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一期末)人造地球卫星在离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处运行,已知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v等于( )
A. B. C. D.
2.(2022·江苏·模拟预测)2020年7月,我国用长征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探测器在星箭分离后,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如图所示,2021年5月在火星乌托邦平原着陆。则探测器( )
A.与火箭分离时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每次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等
C.绕火星运行时在捕获轨道上的周期最大
D.绕火星运行时在不同轨道上与火星的连线每秒扫过的面积相等
3.(2022·山西·吕梁一中高一阶段练习)已知某星球的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的周期分别为T和8T,星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星球赤道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物体,若把星球视为一个质量均匀的球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星球的质量为B.该星球的密度为
C.该星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4RD.赤道对该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4.(2021·河南濮阳·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的线速度
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的向心加速度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
D.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增大
5.(2022·湖南长沙·高三开学考试)“嫦娥四号”携带“玉兔二号”月球车运动到地月转移轨道点后做近月运动成功进入圆轨道Ⅰ,再次经过点时调整速度进入到椭圆轨道Ⅱ,在Ⅱ轨道经过点后再做一系列辅助动作,成功驶抵月球背面实现着陆,截至2021年9月29日,在祖国72华诞来临之际,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工作突破1000天,若以月球为参考系,且忽略其他星体的影响,则有关“嫦娥四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地月转移轨道经过点时,需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Ⅰ
B.沿轨道Ⅰ运行经过点的机械能等于沿轨道Ⅱ运行经过点的机械能
C.沿轨道Ⅰ绕月运行的周期一定小于沿轨道Ⅱ绕月运行的周期
D.在沿轨道Ⅰ运行时,已知引力常量、其绕月线速度和绕月半径能计算出月球质量
6.(2022·河北·模拟预测)近年来我国的火星探测工程和探月工程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已知火星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质量分别为M1和M2,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和g2,第一宇宙速度分别为v1和v2,其对应的轨道周期分别为T1和T2,则( )
A. B. C. D.
7.(2022·广东·金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2021 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对接,对接过程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空间站在距地面约400km、半径为r2的圆轨道III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半径为r1的轨道I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通过变轨操作后,沿椭圆轨道II运动,到达A处与空间站对接后,随空间站在轨道III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约为36000km,则( )
A.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大于24小时
B.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大于7. 9km/s
C.神舟十三号飞船沿轨道II运行的周期为
D.神舟十三号飞船在A点处减速和空间站完成对接
二、多选题
8.(2021·广东·揭阳华侨高中高三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发射同步卫星的一般程序是: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在P点变轨,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该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近地圆轨道上的P点,远地点为同步圆轨道上的Q点),到达远地点Q时再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v1,在椭圆形转移轨道的近地点P点的速率为v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v3,在同步轨道上的速率为v4,由里向外三个轨道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T2、T3,由里向外三个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P点变轨时需要加速,Q点变轨时要减速
B.E1>E2>E3
C.T3>T2>T1
D.v2>v1>v4>v3
9.(2021·四川成都·高一期末)根据新华网转载的科技日报的报道,成都计划在2020年发射3颗“人造月亮”卫星,这个“人造月亮”实质是由位于距地面高度为h五处的三面镜子组成,“3面巨大的反射镜将等分360度的轨道平面”,可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实现24小时固定照亮成都全市,每年将为成都市节约12亿元的电费。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6.6R,忽略地球自转及“人造月亮”间的引力作用,关于“人造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月亮”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人造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
C.“人造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为
D.为保证地球在任意位置都能被“人造月亮”反射的太阳光照亮,则“人造月亮”的最大线速度为
10.(2022·山东·泰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三期末)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与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具有相同周期的地球同步倾斜轨道卫星,以及比它们轨道低一些的中轨道卫星组成。它们均为圆轨道卫星,轨道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地球同步倾斜轨道卫星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可以发射一颗地球同步倾斜轨道卫星,每天同一时间经过北京上空同一位置
C.中轨道卫星与同步轨道卫星相比,中轨道卫星速度较小
D.所有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圆心都一定是地球的地心
1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卫星甲、乙、丙在如图所示的三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甲和乙的运行轨道在P点相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突然变为原来的倍,那么赤道上的物体将会“飘”起来
B.卫星甲、乙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卫星甲的周期最小
D.三个卫星在远地点的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1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引力波探测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双星的运动是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P、Q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点在二者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P星的周期为T,P、Q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P、Q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Δr(P星的轨道半径大于Q星的轨道半径),引力常量为G,则( )
A.P、Q两颗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B.P、Q两颗星的线速度之差为
C.P、Q两颗星的质量之差为
D.P、Q两颗星的质量之和为
三、填空题
13.(2021·黑龙江·青冈县第一中学校高一期中)已知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相应的卫星周期约84分钟,则实际任意一颗圆形轨道的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范围为___________7.9km/s(选填“≤”或“≥”),周期范围为___________84分钟(选填“≤”或“≥”)。
14.(2021·陕西宝鸡·高一期中)如图所示,若忽略其他星体的影响,天体A、B可看做“双星系统”。已知天体A、B的质量分别为、,引力常量为G,它们绕O点运动的周期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天体A、B的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
15.(2021·安徽省涡阳第一中学高一期末)2021年4月9日,“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九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六号”03 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已知“试验六号”03 星在地球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 t,卫星与地球地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是α,那么“试验六号”03 星的环绕周期 T=____;已知“试验六号”03 星的轨道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 G,则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 M=______。
四、解答题
16.(2021·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目前,该组合体在距地面高度为h处的近圆轨道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该组合体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忽略地球的自转。求:
(1)地球的质量;
(2)据报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内部有一固定的压力传感器,质量为m的物体水平放置在压力传感器上,飞船竖直向上发射过程中,当上升到距地球表面某一高度时,飞船的加速度为a,舱内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时飞船离地球表面的高度多大?
17.(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另一点Q上,斜坡的倾角为α,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球的体积公式是。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密度;
(3)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8.(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我国的“风云”二号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因为它与地球自转同步,所以我们看上去就像停在天空中不动一样。请运用开普勒定律,根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相关数据,估算同步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近似地把月球和“风云”二号卫星的轨道看作圆周轨道,已知月球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运行周期约为,地球半径为。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D
6.C
7.C
8.CD
9.BD
10.BD
11.AB
12.AC
13.
14. 相等 m2:m1
15.
16.(1);(2)-R
17.(1);(2);(3)
18.3.7×104k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