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三 材料分析题
类型1 生物多样性
1.(2021·江西样卷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20年10月28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获悉,经过近20年的选育,在两代育种者的努力下,3个杜鹃花新品种获得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权证书,保护期为20年。这3个杜鹃花新品种分别被命名为“流光溢彩”“繁星”“素锦年华”,均通过人工杂交选育获得,其所有亲本均为我国特有并且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高山杜鹃,适宜在我国西南地区推广种植。
(1)从生物分类的角度看,杜鹃花属于________植物。它的茎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杜鹃花新品种通过人工杂交选育获得。该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生殖。新品种杜鹃花的花形与亲本不同,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3)由于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因此杜鹃花的茎能够逐年加粗。
(4)与杜鹃花相比,杜鹃(鸟)多了________这一结构层次。
2.(2021·陕西)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资料一 据调查,秦岭地区分布的植物已超过4 000种,还有1 000多种动物及多种其他生物分布其间。其中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被誉为“秦岭四宝”。
资料二 1981年,在陕西省汉中地区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有关部门在朱鹮的栖息地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经多方努力,目前朱鹮数量已达数千只。
(1)资料一直观地体现了秦岭地区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2)“秦岭四宝”中,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通过胎生繁育后代,属于________动物。
(3)大力保护朱鹮,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东方宝石”的风采,更有利于维护秦岭地区的________平衡。如需更好地保护秦岭地区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_______。
(4)科研工作者计划研究羚牛的起源,最直接且可靠的途径是寻找________作为证据。
3.(2021·江西样卷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大湖池、蚌湖等9个湖泊及周围湖滩草洲。由于水草茂盛、鱼虾丰富、气候适宜,该保护区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地。全区有鸟类几百余种,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越冬鸿雁群体所在地。该保护区是保护、研究鸟类的重要基地。
(1)候鸟迁徙是为了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迁徙属于__________行为。鄱阳湖有许多白鹤,白鹤和鱼虾之间属于________关系。
(2)该保护区的水草、芦苇等植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能通过__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该保护区偶尔受轻度污染,通过一段时间便可恢复到正常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
(3)鄱阳湖生态保护的成功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2021·资阳)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六月底的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林木葱郁,溪流飞溅,鸟鸣悠扬,一派生机盎然。一只红嘴蓝鹊从高高的树冠中飞出,划过溪谷上空。突然一只比它小一些的黑色鸟儿,尖叫着冲向它,勇猛地发起战斗。这只黑色小鸟是紫啸鸫,它主要以植食性的昆虫和蜗牛等为食。几个回合下来,红嘴蓝鹊落荒而逃。
(1)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根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包含紫啸鸫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紫啸鸫亲鸟喂食雏鸟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____(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5.(2021·怀化)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怀化市靖州县排牙山森林公园,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中的珍稀树种有5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有古银杏、水杉、珙桐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树种有楠木等16种;黄腹锦鸡、红腹锦鸡、寒露林蛙、乌龟等多种动物出没林间。该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的植被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排牙山独有的“森林小气候”,享有“大自然空调”的美誉。
(1)文中画线部分体现了____________多样性。
(2)黄腹锦鸡、红腹锦鸡等鸟类前肢变成______;体表覆羽;有气囊辅助呼吸,适于飞行。
(3)炎热的夏季,森林的空气却很湿润、凉爽,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的结果。
(4)寒露林蛙属于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离不开______。
(5)银杏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________包被。
类型2 健康地生活
6.(2021·杭州节选)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寄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它主要随按蚊叮咬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菌的细菌可以感染按蚊,从而导致蚊子唾液中的疟原虫含量大幅减少。而且感染某种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雌性蚊子交配后所产生的卵大概率不能孵化,而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所产生的后代都会感染沃尔巴克氏菌。
(1)疟原虫与沃尔巴克氏菌在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能准确表示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产生后代的选项是______。
INCLUDEPICTURE"21浙真SWY-24.TIF" INCLUDEPICTURE "21浙真SWY-24.TIF" \* MERGEFORMAT
(3)与使用化学杀虫剂杀灭蚊子相比较,用沃尔巴克氏菌感染蚊子控制疟疾流行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7.(2021·临沂)至今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请同学们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图一是小红同学在校学习与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时,每天作息时间分类统计对照图;图二是小红居家学习期间,每天自主活动中各项内容的时间安排。2020年5月20日复学前小红到医院检查视力,并根据检查结果绘制了如图三所示的物体成像示意图。
INCLUDEPICTURE"22SWZTSD40.TIF" INCLUDEPICTURE "22SWZTSD40.TIF" \* MERGEFORMAT
材料二 2021年1月5日,河北省新增20例新冠肺炎患者、43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石家庄19例确诊、41例无症状感染者。河北省委省政府采取果断措施:石家庄市全市停课,闭环管控!客运总站停运,高速劝返!同时积极隔离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隔离与患者亲密接触者,并为医护人员及志愿者注射疫苗。
材料三 截至2021年5月16日下午,临沂市累计免费接种新冠疫苗173.544 4万剂次,有116.986 5万人已接种第一剂次,56.557 9万人完成全程接种。下半年,将推进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接种。
(1)复学之后,小红发现班中很多同学都变成了小胖子,分析材料一,由图一可以看出,这主要是受哪一项作息活动的影响?________;由图三可断定小红近视了,请写出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二可推测导致小红近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材料二中,河北省委省政府采取的预防新冠肺炎传播的措施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部分淋巴细胞受到刺激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这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发挥作用,该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8.(2021·赤峰)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今天,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截至2021年5月末,我国新冠疫苗接种量已达7亿剂次,充分说明了我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在我国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保护水平之前,仍然要保持预防新冠感染和传播的意识,继续保持“戴口罩,一米距,勤洗手,常消毒,食分餐,用公筷”的良好习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出行。
(1)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病毒。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____________,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从传染病预防措施分析,资料中“勤洗手,常消毒,用公筷”属于________________。
(3)给健康人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内就会产生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________,从而具有免疫力。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______________。
9.(2021·河南)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流行。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国内感染风险较低,但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防控新冠疫情比较经济、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有关部门呼吁民众尽快接种新冠疫苗,早日建立我国群体免疫屏障。目前,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三类新冠疫苗均已在河南接种。
资料二 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其表面的S蛋白能激活免疫系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INCLUDEPICTURE"22JXSWFY-215.TIF" INCLUDEPICTURE "22JXSWFY-215.TIF" \* MERGEFORMAT
(1)病毒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是目前河南省接种的新冠疫苗之一。科研人员为获得制备该疫苗所需的大量新型冠状病毒,将少量新型冠状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采用这种方法培养是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__________里。
(3)腺病毒载体疫苗是把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基因嵌入不致病的腺病毒中制备而成。接种该疫苗后,人体内可合成S蛋白,进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能够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即________。从免疫的角度来看,S蛋白相当于________。
(4)制备重组蛋白疫苗首先需要把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基因转入酵母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使之合成S蛋白。这一环节运用到的生物技术中有微生物培养和__________技术。
10.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每年在暴发的非细菌性腹泻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我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输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十分普遍。
(1)有关诺如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B.该病毒可用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来杀灭
C.该病毒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D.该病毒寄生在患者的肠道活细胞内生活
(2)从传染病学角度来说,诺如病毒属于__________。
(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如果某健康儿童血清中检测出相应的抗体,说明该儿童______(选填“有”或“无”)感染过该病毒。
(4)腹泻患者每天要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其排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在________中。
(5)治疗诺如病毒使用抗生素,你觉得合理吗?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雾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和盐粒等颗粒物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在传染病流行时,如果遇到雾霾天气,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增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增高。
(1)雾霾天气外出时要戴合格的口罩,这样不但能有效过滤颗粒物,还能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
(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__________;从免疫的角度看,流感病毒是________。
(4)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道寄生菌,其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便—口传播。例如:共餐、咀嚼后喂食、如厕不卫生等均可导致幽门螺杆菌人际间传染。
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很多,检查过程无痛苦、结果又准确的方式就是“碳13或是碳14尿素呼气实验”了,大多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都会通过药物治疗彻底将其杀死。
(1)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它与酵母菌结构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幽门螺杆菌寄生在患者的胃黏膜表面,胃黏膜在人体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
(3)幽门螺杆菌能够在强酸的胃液中生存,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聚餐使用“公筷”有利于预防幽门螺杆菌传染,这种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
(4)做“碳13或是碳14尿素呼气实验”,呼气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
类型3 社会热点类
13.(2021·湘潭)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常见的双胞胎有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共用一个胎盘;异卵双胞胎由两个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有两个胎盘。
2014年来自澳洲的一名28岁女性,怀孕6周的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她怀上了一对双胞胎,影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一个胎盘,表明这对双胞胎应该是同卵双胞胎,但是14周的超声波检查让医生觉得困惑,影像中显示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而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在同卵双胞胎中的。
如何解释这对奇怪的双胞胎呢?他们极有可能是一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受精融合而成的(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22JXSWFY-216.TIF" INCLUDEPICTURE "22JXSWFY-216.TIF" \* MERGEFORMAT
首先,两个精子进入同一个卵细胞,形成一个异常受精卵,经过特殊的细胞分裂之后,形成了三种细胞,其中一种细胞包含来自两个精子的染色体,也就是说,它只包含来自父亲的遗传物质,没有来自母亲的遗传物质;而另外两种细胞,既包含来自父亲的遗传物质又包含来自母亲的遗传物质。在发育过程中,仅含有父亲遗传物质的细胞死亡,含有父母双方遗传物质的细胞继续分裂,之后分开为两个胚胎,形成了双胞胎,这称为“半同卵”双胞胎。
目前全世界仅发现两例“半同卵”双胞胎,有关双胞胎遗传学的研究还在继续。
请结合短文内容,分析作答:
(1)自然状态下,精子与卵细胞在__________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2)文中提到的这一例“半同卵”双胞胎由异常受精卵发育而成。由图二到图三过程中细胞核1分裂成4和5,2分裂成6和7,3分裂成8和9,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会先________,后均分,进入两个新细胞核中,确保新细胞核与原细胞核含有相同的染色体,若甲体内的染色体来自4和9,那么,乙体内的染色体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3)人的能卷舌(A)对不能卷舌(a)为显性,若妈妈能卷舌,孩子甲不能卷舌,乙能卷舌。据图可知,图二中细胞核1携带的基因为______,孩子乙能卷舌的A基因来自父亲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14.(2020·长沙)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塑料污染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海洋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资料显示,每年有1 200万吨塑料垃圾排入海洋,海洋塑料垃圾总量已超过1.5亿吨。
(1)海水中的塑料在太阳辐射下会形成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由于颗粒微小,极易被海洋鱼类误食,会直接损伤鱼的________系统。纳米级的微塑料还会通过鳃和肠道壁进入鱼的________,再被运输到各个脏器,造成全身性危害。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鱼类属于__________。其误食的微塑料会通过捕食关系沿__________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3)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国际合作,因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________。
15.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2019年9月17日,法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称,温室效应问题比人们先前想象的还要严重,最坏的估计是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增高7 ℃。科学家呼吁人们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美联社报道,受全球变暖、污染和海岸开发的影响,地球上的珊瑚正在逐渐消失。全球气温升高1 ℃受影响最大的是热带珊瑚虫。其中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虫将会全部死亡。全球气温上升2 ℃,格陵兰岛的冰盖将彻底融化,从而使得全球海洋的水平面上升7米。全球三分之一的动植物种群将会灭绝。
(1)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____________气体增加造成的。
(2)珊瑚礁为海洋鱼类提供了生存的________。珊瑚礁发生大面积消失,海洋鱼类的数量会急剧下降,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________作用固定;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将一部分碳释放到大气圈中;伴随着动植物的死亡,体内的碳一部分被__________分解,返回大气圈。
16.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2019年,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衍刚带领团队补充了痒觉调控机制,解开了“痒觉—抓挠”恶性循环产生的奥秘。该团队以小鼠为材料,发现在大脑中存在一群表达速激肽的神经元,在痒觉引起的抓挠行为中,这群神经元被激活;而且激活的这群神经元也调控脊髓水平痒觉信息的处理,引起小鼠的强烈抓挠行为。所以,这群速激肽神经元似乎是大脑中的“痒”神经元。
痒的反射在人类早期就已产生,是原始人类在为生存而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对外界事物快速反射的系统之一,它的功能是保护性的,以防人的肉体受到更多的伤害。
(1)痒觉产生的部位在____________。
(2)当我们的脸被蚊子叮咬时,会去抓挠,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该反射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骨、________、骨骼肌的共同参与完成的。
(3)蚊子叮咬人体,常因抓挠发生感染,严重时引起发热,这时进行血液检查,会发现血细胞中__________的数量高于正常值。
(4)大脑中存在一群表达速激肽的神经元,该神经元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型分类精练】
1.(1)被子 胚芽 (2)有性 可遗传 (3)形成层 (4)系统
2.(1)生物种类 (2)哺乳 (3)生态 自然保护区 (4)化石
3.(1)先天性 捕食 (2)生产者 光合 自动调节
(3)建立自然保护区
4.(1)植物(林木)→昆虫→紫啸鸫 (2)先天性
5.(1)生物种类 (2)翼 (3)蒸腾 (4)水 (5)果皮
6.(1)疟原虫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或沃尔巴克氏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C (3)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7.(1)运动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看电子屏幕的时间较长
(2)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顺序不可颠倒)
(3)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8.(1)动物 遗传信息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 特异性免疫
9.(1)蛋白质 (2)活细胞 (3)抗体 抗原 (4)转基因
10.(1)D (2)病原体 (3)有 (4)脊髓
(5)不合理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而此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11.(1)切断传播途径 (2)没有细胞结构
(3)病原体 抗原 (4)非特异性免疫
12.(1)无成形的细胞核 (2)组织
(3)生物适应环境 切断传播途径 (4)舒张
13.(1)输卵管 (2)复制 5、6(或5、7) (3)a 100%
14.(1)消化 血液 (2)消费者 食物链 (3)整体
15.(1)二氧化碳 (2)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
(3)光合 分解者
16.(1)大脑皮层 (2)简单 关节 (3)白细胞 (4)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