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表格式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表格式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5 22:3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学案
知识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乘积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的乘积加起来得出结果。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及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重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突破思路 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结合点子图和口算的方法来说明每一步的算法,总结其计算方法和规律。
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的每一步的意义。
突破思路 运用口算方法和点子图让学生充分理解与明白笔算的每一步的意义。
课前 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草稿本。
案例 原题 竖式计算:12x12=?
解析 12x12=144
点拔 有些学生会误解成: 这样的计算是没有记准积的位置,十位上的数字相乘的积不能与个位对齐,第二个积是120,而不是12。
归纳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要先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乘积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的乘积加起来得出结果。
存在 问题 (1). ; (2). ; (3). 。
反思 本节课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手段,让学生在出现问题时先想办法解决,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出最合理的解释。例如在教学竖式计算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回想上一节课的口算法并结合点子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活动中相互启发、交流,共同寻找方法来解决。以这种手段来学习和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方法是最有效率的,并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机会,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有些不足,也没有全面地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改进。
针对训练 一、直接写出得数。 70x3= 15x3= 16x30= 45x3= 35x20= 55x20= 90x30= 18x30= 50x60= 二、用多种方法计算13x11。 1.口算:15x10=( ),13x( )=( ) 15+( )=( ) 竖式计算(难度简单): 12x30= 26x30= 48x60= 25x20= 两位数乘两位数可用( )计算,也可用( )计算,它们都是分三步计算的。 用竖式计算(难度中等)。 11x43= 24x12= 44x21=
知识链接 巧解方阵问题 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把人或物摆成正方形的形式,如正方形的体操队列,正方形花坛周围摆花盆,插旗子,还有正方形棋盘上摆棋子等问题。在数学上,人们通常称这类问题为方阵问题。解方阵问题时,应注意观察方阵中行列的排列规律,找出巧妙的解法。 如:军训的学生进行队列表演,排成了一个7行7列的正方形队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要去掉多少人?还剩下多少人?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去掉的一行一列的人数为:7x2-1=13(人),则剩余人数为:7x7-13=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