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第九单元 溶液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下册
1.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及乳化现象的原理;
2.探究几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3.了解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4.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学习目标
实验目的 测定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步骤
知识点1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新知探究
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记录
水中加入的溶质 氯化钠 硝酸铵 氢氧化钠
加入溶质前 水的温度/℃ 20 20 20
溶解现象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20
<20
>20
实验结论
氯化钠溶解时温度变化不明显;硝酸铵溶解时温度降低,说明吸收了热量;氢氧化钠溶解时温度升高,说明放出了热量。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现象 举例
溶解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硝酸铵固体
溶解或稀释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与水反应)
有些物质在溶解时热量变化不明显,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氯化钠固体
物质溶解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微观解释
物质溶解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克服分子(或离子)间的作用力,扩散到水中]吸收热量(Q吸)
水合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Q放)
Q吸 <Q放,
溶液温度升高;
Q吸 =Q放,
溶液温度不变;
Q吸 >Q放,
溶液温度降低
典例1 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C
A.食盐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碳酸钙
日常生活中,衣物上的油污是如何除去的呢?为什么用洗洁精能去除盘子上的油污呢?洗发水是怎么使头发变得干净呢?
知识点2 乳化现象
新知探究
实验一:
(1)向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植物油。
(2)倾倒液体后用水冲洗,观察内壁是否清洗干净。
实验二:
(1)向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植物油和洗涤剂。
(2)倾倒液体后用水冲洗,观察内壁是否清洗干净。
油分散在水中的系列小实验
实验一:
振荡
静置
液体变浑浊,试管内壁沾有油滴
分层
分层
实验结论:
油与水不能互溶,不能形成溶液,振荡后形成乳状浑浊的液体,静置后分层,用水不能冲洗干净。
实验二:
振荡
静置
液体变浑浊,有大量泡沫
分层
不分层
实验结论:
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振荡后可得到较稳定的乳状浑浊液体,这种液体能被水冲洗干净。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水中加入油形成的是乳浊液。
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
密度小的在上层,密度大的在下层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乳化现象
乳化和溶解都是分散,但乳化作用=溶解吗?
乳化作用
溶解
是将大颗粒的油珠变为小颗粒的液滴,最终形成乳浊液
溶解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溶剂中,最终形成溶液
乳化作用和溶解的比较
乳化的应用
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
纺织印染、石油开采、污水处理
工业
生活
乳化作用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农药、医药制剂的合成
日常洗涤剂、化妆品及乳制饮品的配制
农业、医学
①用汽油等溶解油污;
②利用洗洁精等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
③把厨房中的碱面(即苏打)用热水溶解后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
生活中去除油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原理各不相同。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
常见混合物有溶液和浊液两大体系,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你能总结归纳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吗?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征
实例
相同点 均一、稳定
浑浊、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分层
浑浊、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分层
食盐水、碘酒
泥水
牛奶
都是混合物
典例2 下列洗涤污物的方法属于乳化的是 ( )
D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溶解
课堂小结
吸热:硝酸铵
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
溶解与乳化
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无明显热现象:氯化钠
乳浊液
乳化剂
应用
乳化作用
1. [2020四川宜宾中考] 将某物质 5 g 加入 20 mL 水中 , 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该物质可能是 ( )
A.NaCl
B.NaOH
C.NH4NO3
D.CaCO3
C
课堂达标
2. 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下图能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分布的是(水分子未画出) ( )
D
3. 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应选用下列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C
4. 鸡汤是一道传统的汤菜,向来以美味著称。制作原料主要有鸡、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葱、姜、盐、料酒等调味品。这些调味品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有 。
(2)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鸡汤的咸淡情况,可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 的特点。
盐、料酒
均一性
5. [2021浙江金华期中]如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 U形管左边支管中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右边支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A.氢氧化钠
B.蔗糖
C.硝酸铵
D.氯化钠
A
6.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
A.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硝酸铵和氯化钠
C.碳酸钙和氯化钙
D.氯化钠和蔗糖
D
7. [2021山东东营河口区质检改编]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 a 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 b 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 a 和固体 b 的组合可能是( )
A.水和生石灰
B.稀盐酸和碳酸钙
C.水和硝酸铵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C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