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4.2水的蒸发与凝结
教科版 五年级下
新知导入
这三幅图分别描述了哪些现象?
水沸腾变成了水蒸气
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珠
新知导入
聚 焦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气的互相变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水
水蒸气
教学目标
1、水在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后,会发生形态变化。
2、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中有吸热与放热现象。
3、日常生活中存在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
4、制订比较完整的实验计划,开展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探究活动。
5、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分析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4.2水的蒸发与凝结
合作探究
说说生活中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的现象
1
水蒸发
合作探究
说说生活中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的现象
1
冬天玻璃窗户
冰箱里拿出的雪糕
冬天喝汤起雾的眼镜
冰箱里拿出的水杯、试管
烧开水的白汽
锅盖上的水珠
冬天哈出的白起
夏天水管上的水珠
水蒸气凝结
合作探究
交流我们对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与什么有关的看法
2
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快?
升高温度、加快空气流动、加大液面面积
合作探究
交流我们对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与什么有关的看法
2
温度降低的时候;遇到冷的物体的时候
水蒸气一般在什么时候凝结?
合作探究
交流我们对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与什么有关的看法
2
你们认为水蒸发、水蒸气凝结与什么有关?
温度
合作探究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度的关系
3
你们认为水蒸发快慢与温度有着怎样的关系?
水温越高,水蒸发越快。
合作探究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度的关系
3
如何比较水蒸发的快慢呢?
取相同质量的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水的质量,剩余水的质量越小,说明蒸发得越快。
合作探究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度的关系
3
请大家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验证水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合作探究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度的关系
3
实验器材
加热装置
两杯水(质量相等)
电子秤
两支温度计
护目镜
滴管
合作探究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度的关系
3
实验步骤
3
4
记录并对比实验结果。
1
2
合作探究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度的关系
3
注意事项
3
1
2
合作探究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度的关系
3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合作探究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度的关系
3
280
280
272
279
8
1
8
1
温度
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合作探究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度的关系
3
我们也可以把相同的水滴在两个勺子上,一个加热,一个常温,比较两滴水减少的快慢。
水滴加热实验
合作探究
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度的关系
3
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温度越低,水蒸发越慢。
合作探究
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4
两支温度计
食盐
装有冰块的烧杯
干布
合作探究
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4
1
2
3
4
合作探究
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4
为什么加入食盐?
向冰块中加入食盐,可以加快冰块的熔化,加速降温,使烧杯内外的温度相差越来越大
合作探究
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4
烧杯内加冰块 烧杯内加冰块和盐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烧杯内温度
烧杯外温度
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我们发现
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4
烧杯内加冰块 烧杯内加冰块和盐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烧杯内温度
烧杯外温度
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我们发现
温度相差越来越大,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越来越多。
0℃ 0℃ 1℃
21℃ 21℃ 21℃
0℃ -3℃ -5℃
21℃ 21℃ 22℃
烧杯外壁出现一层水雾
烧杯外壁出现小水珠
烧杯外壁小水珠变多
烧杯外壁小水珠变多
烧杯外壁小水珠聚集成水流
烧杯外壁出现了少量小冰晶
研讨
当温度变化时,我们观察到哪些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
1
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低,水蒸发越慢。
②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
给水加热后质量减少更多,这是因为热量加快了水的蒸发。
烧杯内放冰块,会看到烧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结了。
研讨
你认为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有热量的作用吗?
2
①水(液态)蒸发过程中在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气态)。
②水蒸气(气态)遇冷,释放热量,凝结成水(液态)。
知识拓展
自然界中的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跟水蒸气的凝结有关吗?
雪 云 霜
雾
露
雨
知识拓展
陆地和海洋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遇到冷温凝结,就会被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起来就形成云。
当它的质量受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形成雨。
知识拓展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结现象。
知识拓展
夜晚地面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如果此时的露点温度在0℃以上,在地面或地上物上就出现微小的水滴,这就是露水。
知识拓展
霜的形成:冬天的早晨,地面的气温特别低,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凝华,是指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这就是霜。
知识拓展
在低气温的环境里面,运动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就会直接发生凝华现象,形成了比较细小的固态物,这就是雪。
知识拓展
课堂练习
1、自然界中云、雾、霜的形成都与( )有关
A水的蒸发 B水蒸气的凝结 C水的沸腾
2、观察水蒸气凝结现象时,在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内放入盐的目的是( )
A制造更高的温度 B保持0℃ C制造更低的温度
3、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上岸会感觉到冷,这是因为( )
A气温比水的温度低 B人体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 C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
4、相同质量的两杯水,甲杯加热到50℃,乙杯加热到80℃,保持3分钟后,甲杯的水质量( )乙杯中水的质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5、湿衣服可以晾干是因为( )
A水蒸气的凝结 B水被风吹走了 C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课堂总结
1、水在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后,会发生形态变化。
2、水的蒸发和水蒸气的凝结过程中有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作业布置
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蒸发与凝结现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