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单元检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单元检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23:0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单元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南通·高二期末)现在很多耳机都加入了主动降噪技术,其原理是音频接收器采集周围环境噪音,传给芯片,再让扬声器发出一个与噪声频率、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的声音与原噪音相互抵消,实现降噪,该技术处理用到的原理是(  )
A.衍射 B.干涉 C.调制 D.解调
2.(2022·浙江绍兴·高二期末)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5G网络使用的通信频率在3.0GHz以上的超高频段和极高频段,4G网络使用的通信频率在0.3GHz~3.0GHz间的特高频段,5G网络比4G网络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信号比4G信号的波长更长
B.5G信号是纵波,4G信号是横波
C.5G信号传播不需要介质,4G信号传播需要介质
D.相同时间内5G信号比4G信号传递的信息量更大
3.(2022·广东肇庆·高二期末)振荡电路在测量、自动控制、无线电通讯及遥控等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如图甲所示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C极板上的电荷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在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C正在放电 B.电容器C正在充电
C.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 D.回路中振荡电流正在逐渐增大
4.(2022·北京西城·高二期末)过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根据有关规定,工作人员所在处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W/m2。如果一个人距离无线电发射器为10m远的位置,为了保证此人的安全,则要求该无线电发射器的电磁辐射的功率最大不得超过(计算时,可以将该无线电发射器视为发出球面电磁波的波源)(  )
A.157W B.314kW
C.628W D.1256W
5.(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红外线体温计被广泛使用。红外线体温计采用非接触的方式感应人体的体温,安全、方便、快捷。其原理是采用红外传感器吸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由人体最强辐射的波长与物体的绝对温度的关系得出人体表面的温度。已知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在某一温度下只辐射某一固定波长的红外线
B.体温升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都增加
C.温度升高,人体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对应的频率减小
D.某人最强辐射的波长为,其体温约为
6.(2021·浙江嘉兴·模拟预测)预碰撞安全系统是智能技术在汽车安全性上的重要应用。如图所示,后车系统配备的微波雷达发射毫米级电磁波(毫米波),并利用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对前车反射的毫米波进行收集与运算,当系统判断有可能发生碰撞时会发出蜂鸣并显示警示信号,则(  )
A.毫米波的频率比可见光高
B.毫米波遇到前车时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C.后车发射的毫米波频率高于被前车反射后接收到的频率
D.前车的金属尾板遇到毫米波时一定会产生极其微弱的感应电流
7.(2021·江苏·高二学业考试)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存在辐射电磁波,当温度升高时,辐射中波长较短的成分越来越强。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没有能量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
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8.(2021·江苏·高一阶段练习)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 )
A. B.
C. D.
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1年7月4日,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湖南湘潭籍航天员汤洪波走出离地面高约为的中国空间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出舱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输到地面接收站,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活中用微波炉来加热食物,可见电磁波具有能量
B.汤洪波出舱活动的画面从空间站传到地面接收站最少需要约
C.1886年,赫兹通过实验捕捉到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D.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系统总结了人类直至19世纪中叶对电磁规律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他最终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
二、多选题
10.(2022·全国·高三课时练习)LC振荡电路在某一时刻的电场和磁场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容器正在充电
B.电路中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C.电容器正在放电
D.电路中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11.(2022·河北·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高二期末)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为了发现高危人群中的疑似病人,通常利用红外线测量人体的温度。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X射线、γ射线中红外线的波长最短
B.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理疗,紫外线可以消毒
C.微波主要用于广播及其他信号的传播
D.X射线片可以用于诊断病情,γ射线可以摧毁病变的细胞
12.(2021·河北保定·高二阶段练习)电磁波发射电路中的电磁振荡电路如图所示,某时刻电路中正形成图示方向的电流,此时电容器的下极板带正电,上极板带负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向上且电流正在变大
B.电容器中的电场方向向上且极板间的电势差正在变大
C.若在线圈中插入铁芯,则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变小
D.若减少电容器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则发射的电磁波波长变短
三、填空题
1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图为LC振荡电路中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在OA时间内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在AB时间内电容器处于________(填“充电”或“放电”)过程,在时刻C,电容器带电荷量________(填“为零”或“最大”)。
14.(2021·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如图所示,i—t图象表示LC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t=0时刻,电路中电容器的M板带正电,在某段时间里,电路的磁场能在减少,而M板仍带正电,则这段时间对应图象中________段。
15.(2019·上海·高二单元测试)有些动物在夜间几乎什么都看不到,而猫头鹰在夜间却有很好的视力,这是因为它能对某个波段的光线产生视觉。根据热辐射理论,物体发出光的最大波长与物体的绝对温度 满足关系式,若猫头鹰的猎物--蛇在夜间体温是27℃,则它发出光的最大波长为_________________m,属于_________________波段。
四、解答题
16.(2021·江苏·高考真题)国际宇航联合会将2020年度“世界航天奖”授予我国“嫦娥四号”任务团队。“嫦娥四号”任务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在探月任务中,“玉兔二号”月球车朝正下方发射一束频率为f的电磁波,该电磁波分别在月壤层的上、下表面被反射回来,反射波回到“玉兔二号”的时间差为。已知电磁波在月壤层中传播的波长为,求该月壤层的厚度d。
17.(2021·上海·高二课时练习)某居住地A位于某山脉的一边,山脉的另一边P处建有一无线电波发射站,如图所示。该发射站可发送频率为的中波和频率为的微波,已知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为,求:
(1)该中波和微波的波长各是多少;
(2)发射站发出的电磁波是经过干涉还是衍射后到达居住地A处;
(3)若两种波的接收效果不同,请说明哪一种波的接收效果更好?为什么?
18.(2021·河南郑州·高二期中)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
(1)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2)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
(3)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它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热力学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即40 P T ,其中δ是常量.在下面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看作黑体.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如下:太阳半径 ,太阳表面温度T,火星半径r;球面积 ,其中R为球半径.已知光速为c.求
(1)太阳辐射能量的极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 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
(2)t 时间内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
(3)火星接收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以看做在相同的距离下太阳光垂直射到表面积为πr2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n倍,忽略其它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T0.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D
6.D
7.C
8.B
9.B
10.CD
11.BD
12.ACD
13. 电场 磁场 充电 为零
14.cd
15. 红外线
16.
17.(1)750m,1m (2)衍射(3)中波的接收效果更好,因为中波的波长较长,衍射现象明显
18.(1);(2);(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