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4*三月桃花水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C.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D.风儿微笑着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D.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抑制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全神贯注)
B.枝断了,花也落了。(枝折花落)
C.生命力强,富有朝气。(生气勃勃)
D.形容变化极多,使人难以把握。(变化多端)
4.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声音 光茫 铃铛 丝绸
B.河流 醒来 垂柳 绮丽
C.低语 麦苗 石块 叮铛
D.翅傍 裹着 红莲 抖落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月桃花水》的作者是刘湛秋写的。
B.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馈。
C.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D.“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
二、填空题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中桃花水的声音真好听,我还能写出几个描写水声的词语:___________;桃花水真清,我还知道描写水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2.读了课文,我知道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____: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____________。
3.“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这句话是把桃花水当成____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7.辨字组词。
兀( )适( )皇( )碗( )
元( )造( )呈( )蜿( )
三、语言表达
8.仿写句子。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_________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
(2)仿照例句,写拟人句。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写句子。
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
2.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________得像________________似的。
3.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_________,不论_________,不论_________,都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____________;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___________;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______________,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10.把文中的划线处补充完整。
11.作者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明镜,突出了三月的桃花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了突出三月的桃花水的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宝库。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qǐ yǐ)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xuán xuàn)。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hé hè)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3.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4.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想象成春天的( )和( )。
A.竖琴 B.口琴 C.明镜 D.铜镜
15.用“ ”画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这句话为什么打动了你,请写下来。
16.在课文中,作者把春水叫作“桃花水”,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桃花水的____________之情。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完成本题,要反复读句子,找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A、C、D三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桃花水比作明镜。所以,答案选B。
2.D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解答时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
A 句中把“鲜嫩的笋”赋予了人的行为特点“探出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句中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句中把“三月的桃花水”赋予了人的行为特点“舞动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仅是陈述着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独特迷人的风景。
故选:D。
3.A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解释,在本题中,词语和解释不对应的是A项。抑制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应该是:屏息凝视。
4.B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A项,“光茫”应改为“光芒”,其意思是像针状四射的强烈光线。“茫”形容水或其他事物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C项,“叮铛”应改为“叮当”,其为拟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玉饰等相碰的声音。
D项,“翅傍”应改为“翅膀”,其意思是指昆虫、鸟类的飞行器官。“傍”指靠近,临近。
5.D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病句的病因。
选项A错误,病因是词语重复,“作者”和“写的”意思重复。应该删掉“的作者”,或者删掉“写的”。
选项B错误,病因是成分残缺,应该加上“养成”,和“好习惯”搭配,变成“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选项C错误,病因是词序颠倒,应该将“人口”和“是世界上”调换顺序,改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6. 泉水汩汩 碧波荡漾 竖琴 明镜 人 生动形象
略
7. 突兀 合适 皇上 一碗 元钱 造句 呈现 蜿蜒
略
8. 慈祥的老师 一束温暖的阳光 慈祥的老师 一座明亮的灯塔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萤火虫提着灯笼在寻找白天丢失的玩具。
【详解】
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第一句需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二句需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9. 各色鲜艳的花儿 大地的花衣 屋子里热 蒸笼 勤劳的人们 白天 黑夜 在工作着
略
10.裹着白云 如雾如烟 一片片红莲
11.闪亮、平静、清澈
12.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红莲。
10.此题考查对课文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根据选段提供的语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11.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日常生活生活中,明镜就是清澈,表面很平整的物件,作者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明镜,突出了三月的桃花水平静、清澈的特点。
12.此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了突出三月桃花水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进行描述。如: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红莲。
13.qǐ xuán hè
14. A#C C#A
15.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作者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写出了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16.喜爱、赞美
13.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绮丽:qǐ lì
回旋:huí xuán
应和:yìng hè
14.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和“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中可以看出。
15.
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这类题从文章中找出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即可,通常可以找到带修辞的句子分析其中的作用并作为积累。答案不唯一。
16.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三月桃花水”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春水比成了桃花水,体现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