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选择题
1.20世纪40年代,有一批食品在市场上销售,其生产日期是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保质期三年。这批食品的保质期到
A.1944 年 11 月 B.1943 年 11 月
C.1941 年 11 月 D.1945 年 11 月
2.与如图所示事件的发生直接相关的是
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A.鸦片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国民不分种族 信仰一律平等 D.参议院辅佐大总统行使行政权
4.历史教研组有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史的影视作品,计划按照历史发展先后顺序推荐,正确的顺序应当是( )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5.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兴中会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下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 )
A.资本主义 B.封建制度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帝国主义
7.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是( )
A.黄兴 B.孙中山 C.袁世凯 D.宋教仁
8.“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个方面,堪称历史性的创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创举”指的是
A.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探索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完成了艰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9.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会上演说:“中国数千年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该演说强调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0.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敦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牧信仰等自山的权利”这说明,中华民国的立国原则是( )
A.独立富强 B.民主、平等、自由 C.分权制衡 D.民族、民权、民生
12.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3.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 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这首诗从本质上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B.肯定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D.否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4.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5.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用公历,采用民国纪年,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1年),那么1937年是民国多少年?
A.25年 B.26年 C.36年 D.37年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中学历史教学》
材料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成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孙中山阐发的“三大主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首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孙中山以“三大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什么革命。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场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答出任意一点)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孙中山先生作一个简要的评价。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青年时代,孙中山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材料四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习近平《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学习西方和洋务派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小历认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场革命是失败的革命。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生的“未竞之功”。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题干“民国三十年十一月”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三十年十一月的具体时间是1912+30-1=1941年,保质期是3年,应该到1944年11月,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故选A。
2.C
【详解】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C项正确;ABD项与之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BD项。故选C项。
3.D
【详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D项正确;ABC项都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到1842年是鸦片战争,末代皇帝是1908年到1911年,火烧圆明园在1860年,甲午风云在1894年到1895年,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5.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才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排除A项;兴中会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夏威夷王国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迫使清帝退位,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清帝退位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它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只是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项;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并不明确反帝,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B项正确;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的不是黄兴、袁世凯和宋教仁,排除ACD项。故选B项。
8.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创举”指的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探索,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了艰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9.C
【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数千年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要求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强烈愿望,顺应世界民主政治潮流,C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推翻满洲贵族统治,不符题意,排除AB项;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因此这里的“创举”是中华民国的成立,故C正确;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发生在1911年,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没有改变政局,故排除D项。故选C。
11.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民主原则,“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敦信仰,一律平等”体现了平等原则;“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牧信仰等自山的权利”体现了自由原则,B项正确;题干体现不出独立富强的原则,排除A项;分权制衡是各个不能分管不同权力,且相互牵制,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排除C项;民族、民权、民生是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但从根本上讲,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D正确;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排除A;辛亥革命后“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与题干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不符,排除B;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属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C。故选D。
13.A
【详解】
“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但清朝余孽继续当权,列强与军阀相互勾结,掠夺人民,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堪,这从本质上说明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和清朝灭亡的原因,排除BC项;题干叙述辛亥革命后十年的现状,透过现象去寻找事物的本质,没有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4.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约法的反封建、反专制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故B符合题意;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两项是对B项的说明,故AC不合题意;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表述错误,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5.B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的公式: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1937年—1911=26年。从而得出1937年是民国26年。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16.(1)中国同盟会;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武昌起义。
(3)辛亥革命。
(4)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答出任意一点)
(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
根据材料一“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孙中山成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是中国同盟会;孙中山阐发的“三大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因此“首义”指的是武昌起义。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孙中山以“三大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
(4)
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5)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
【点睛】
17.(1)孙中山从政治方面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
洋务派从经济上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2)三民主义。
不同意。理由:虽然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或同意。理由: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可以说这场革命是失败的革命。(两种意见,只答其中一种即可)
(3)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写出其中一项即可)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1)
根据材料一可知,“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说明孙中山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洋务派则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2)
根据材料可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说明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对于小历的观点可以选择不同意,也可以选择同意,或者对两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不同意的理由是从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来说的,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和民权主义,即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同时在思想文化方面也有积极意义,如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选择同意则是从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人物角度来说的,由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可以说这场革命是失败的革命。
(3)
根据所学可知,“未竞之功”指的是辛亥革命最终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可知,“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说,资产阶级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