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反映出( )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2.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的措施有( )
①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其文化遗产
③从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物资等方面大力援助少数民族
④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根据国务院规定:“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自2017年起广西“三月三”被定为法定节日,这说明广西实行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国策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
A.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团结原则 D.荣辱与共原则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党和政府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6.邓小平说:“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如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盟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是因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能使各少数民族自由选择社会制度
B.使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保证了国家统一
C.使各少数民族完全自治,促进民族团结
D.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7.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为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被藏族人民称为吉祥的天路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川藏、青藏公路
C.青藏铁路 D.宝成、鹰厦铁路
8.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加强民族团结,力求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策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制度
9.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是在
A.改革开放后
B.文革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筹建新中国时
10.“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幅对联赞扬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1.据统计,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8%,并且建立了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8万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数2015个。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C.推动西部地区大开发 D.保留少数民族生活方式
12.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情况实行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13.三月三是壮族、黎族等少数民族的节日,可以放假,依据的相关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4.《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指出:要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这些内容体现了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所有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C.优先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 D.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15.我国最早设立的自治区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普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28年的革命过程示意图
(1)1935年是中国共产党28年革命史的重要转折点,请列举1935年前我党经历的挫折和1935年后取得胜利各一例?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2019年4月1日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摘编》
(2)列举中国特色的制度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三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公报中再次强调了八个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已经深深地印刻在全体党员的心中,也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石。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逐渐向小康社会迈进。来到2020年,脱贫攻坚迎来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深圳市生产 总值、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情况简表
时间 1979年 1989年 1997年
深圳市生产总值 1.96亿元 93亿元 1130.01亿元
时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0370亿元 102398亿元 421368亿元
时间 2001年 2011年 2014年
我国进出口总额 5098亿美元 36418亿美元 43030亿美元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
材料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这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习近平2020年5月20日对广西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
(1)材料一中,“小岗”(安徽凤阳小岗村)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实施哪一改革措施?分析这一措施的成功之处。在带领人民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小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
(2)材料二中,“深圳市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对深圳的什么特殊政策?这一政策有何意义?
(3)材料二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92年开始的快速增长,应归功于当年中共哪一次会议做出什么重大的决策?分析2001年开始“我国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4)材料三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5)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四,谈谈建国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国提出什么战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材料“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项正确;我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非是各地区,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改造,无法判断少数民族地区是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使广大农民、农奴、奴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得到了解放,国家还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将它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重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其文化遗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物资等方面大力援助少数民族,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因此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的措施有①②③④,C项正确;AB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A、B、D项。故选C项。
3.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故A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对内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和对外建立经济特区等开放,故B不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一国两制”国策是针对澳门、香港和台湾问题设定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B
【详解】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B项正确;ACD项都是处理民族问题遵循的原则,不是基本政治制度,排除。故选B项。
5.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B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 。故选B项。
6.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故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仍旧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而非宪法和法律,排除B项;“完全”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了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青藏铁路于2005年10月全线铺通,并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营。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工程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创造了铁路史上的奇迹。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到2015年底,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超过12万千米,居世界第二位。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青藏铁路被很多 人称为“吉祥的天路”,C项正确;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排除A项;BD项与“吉祥的天路”称号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8.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协商制度和一国两制制度都不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排除ACD项。故选B项。
9.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各民族的代表共同决定建立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策确定了下来。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是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的。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0.C
【详解】
根据题干“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结合女所学知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设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以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排除B项;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
根据材料“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8%,并且建立了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8万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数2015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表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A项正确;材料不仅仅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排除B项;材料未表明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西部地区大开发,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保留少数民族生活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C项正确;A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B项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基本方针,排除B项;D项是政党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984年5月3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少数民族可以在自己的节日放假,例如三月三是壮族、黎族等少数民族的节日,可以放假,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2021年正式实施的,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时期颁布的法律,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教育方面的法律,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
依据“要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可见国家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意图让各族人民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社会,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D项正确;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体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新中国政府意图让各族人民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社会,体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而不是所有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没有体现优先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区,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6.(1)挫折: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党人;胜利: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胜利。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名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方族地区发展具有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指引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后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信仰。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年前我党经历的挫折有1927年国党右派叛受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国居党大肆屠示共产党人,1934年10日一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粉碎国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国家、党和个人的角度来谈谈认识,方向正确即可,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指引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后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信仰。
17.(1)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之处: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理论: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政策:设立经济特区(答“对外开放”太笼统,不得分)意义: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3)会议:中共十四大;决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
(5)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战略:西部大开发。
【详解】
(1)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徽凤阳小岗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措施的实施。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第1问:“深圳市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外开放政策,1980年我国将深圳设立为经济特区。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3)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决定建立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我国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
(4)根据“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概括可知,材料三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从严治党。
(5)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后为解决民族问题,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21世纪初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