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09:5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选择题
1.7世纪时,日本从中国文明中受益;19世纪时,日本又完成了国家现代化的成功转型。下列有关日本“受益”和“转型”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成为工业强国
C.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D.削弱中央集权
2.下边图中这些措施的实行( )
A.让日本武士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B.使日本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C.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D.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下图漫画《日本加入列强俱乐部》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凡尔赛条约》中瓜分了德国的殖民地
C.华盛顿会议实现了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
D.领先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4.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废藩置县 B.对外掠夺 C.工业立国 D.文明开化
5.明治维新间,政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模或以优的价格让私人资本家,通过补助金和优惠款等形式久支持。明治政府这项改措施是指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建立新式军队
6.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下列选项属于“社会转型”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罗斯福新政 C.明治维新 D.戊戌变法
7.隋唐时期中国人处理事务的方式构成了七世纪日本《十七条宪法》的总体模式,这一时期日本政府模式处处和中国隋唐相像。“这一时期”是
A.日本远古时期 B.大化改新时期 C.5世纪时期 D.1世纪时期
8.有学者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这表明,明治维新(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实现社会形态更替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D.走向对外殖民扩张
9.“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三股潮流是19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三股潮流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 C.殖民扩张 D.经济全球化
10.1866年的日本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主动开放、美国大力扶植 B.推翻幕府、根除封建残余
C.推行改革、顺应历史潮流 D.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
11.“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目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 B.背景: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C.结果: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特点: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12.19世纪中期,最先迫使日本放弃闭关锁国政策的是( )
A.法国 B.英国 C.俄国 D.美国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苏联学者认为,农奴制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生产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可克服的障碍,因而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农民斗争和新生资产阶级及其在政治上代表的压力,实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明治政府大力兴建铁路、工厂,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还积极扶持私人企业,向西方选派留学生,高薪聘请西方专家和技师到日本工作。
(2)材料二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日本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三:美国独立后,北方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黑人奴隶的存废问题成为焦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最终引发了哪一事件?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
(4)综上所述,俄、日、美三国的重大变革反映出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你是如何理解这场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后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二:日本于1868年开始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封建割据让位于中央集权;社会秩序得以重构;……这一连串改革,其重要性有如英国革命之于英国、法因革命之于法国,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摘编自【英】威廉·比斯利《明治维新》
(2)你同意材料二中评价明治维新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山。
(3)综合上述材料,从俄、日近代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15.19世纪60年代以来,东西方世界风起云涌,中、美、俄、日等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革命或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材料三 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四 如果说“文明开化”主要从精神层面推动了日本的进步,那么“殖产兴业”则更多地是从物质层面使日本的实力得到了加强。
(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了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哪一件大事?
(2)材料二中“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最终导致什么战争出现?
(3)结合材料三,分析“站在十字路口的俄罗斯”的最终选择是什么?这项选择对俄国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治维新中“从物质层面使日本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的措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7世纪时,日本进行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19世纪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者相同点是社会性质发生变化,A项正确;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并没有促使日本成为工业强国,排除B项;明治维新促使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排除C项;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2.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可知题干中措施属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这些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项正确;日本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在改革前,排除A项;使日本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是因为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排除B项;不是改革措施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对外扩张是政府的对外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
依据材料“日本加入列强俱乐部”,结合所学可知,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加入列强行列,A项正确;《凡尔赛条约》中瓜分了德国的殖民地是在一战后,漫画没有体现,排除B项;华盛顿会议没有实现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第三次科技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
根据材料“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并结合所学可知,大久保利通的观点是国家强弱,人民贫富的根本原因在于是否鼓励人民发展工业,因此体现的治国思想是工业立国,C项正确;ABD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C项。
5.B
【详解】
根据题干中“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等信息可知,明治政府鼓励私人资本家发展近代企业,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措施是,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B项正确;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政治上的措施,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建立新式军队是明治维新在军事上的措施,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6.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主义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了社会转型,C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和罗斯福新政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排除AB项;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也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实现社会转型,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
根据“这一时期日本政府模式处处和中国隋唐相像”提示词。结合课本所学,公元646年,日本天皇和一些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即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故B符合题意;日本远古时期与中国隋唐时期没有联系,故A不符合题意;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公元一世纪属于中国的汉朝时期。与题干时期不对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B
【详解】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故B项正确;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没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也没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日本军国主义传统促使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扫除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19世纪中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爆发,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引发了1857—1859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由此可知,工业革命大大改变了世界,此后世界出现了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故A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殖民扩张随之而来,排除BC;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D。故选A。
10.C
【详解】
根据“1866年的日本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发生如此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实行明治维新,推行改革、顺应历史潮流。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C项正确;当时美国侵略日本,排除A项;当时日本没有根除封建残余,排除B项;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没有体现“完全西方化了”,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国家面临灭亡的背景下发生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在西方侵略,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进行的,B项正确;旨在维护封建统治与明治维新不符,排除A项;戊戌变法没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排除C项;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只与明治维新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2.D
【详解】
19世纪中期最先迫使日本放弃闭关锁国政策的是美国。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日本被迫打破闭关锁国政策,开始近代化历程。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点睛】
13.(1)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美国内战(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
根据材料一可知,“农奴制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生产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可克服的障碍”说明改革的原因是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和资本主义发展。
(2)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明治政府推行改革措施,所以相关事件是明治维新;根据所学可知,通过改革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并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
根据所学可知,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黑人奴隶的存废问题成为焦点,最终导致了1861年美国内战的爆发。在内战中,为扭转不利局面,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4)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资产统治;俄国和日本则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说明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4.(1)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工业化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大量资金。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同意,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强大起来。
(3)改革推动历史发展。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手段。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是国家发展的推动力等。
(1)
根据“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辅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进行改革。农奴制改革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为俄国工业化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大量资金,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
根据“这一连串改革,其重要性有如英国革命之于英国、法国革命之于法国,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明治维新可以与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相提并论。所以同意材料的观点。
(3)
俄国和日本都通过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促进社会进步。因此改革是强国必经之路。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同时日本改革的特点是向西方学习。因此学习先进文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5.(1)洋务运动
(2)美国南北方因奴隶制存废长期存在矛盾,最终爆发内战。英国商人担忧一旦解放奴隶,将对欧洲棉纺织业发展造成冲击。
(3)选择:进行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积极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4)鼓励兴建工厂和铁路;向西方学习,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1)
根据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军舰”“第一批留学生”“汉阳铁厂的高炉”,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
(2)
根据材料二“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方因奴隶制存废长期存在矛盾,最终爆发内战。根据“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可归纳出英国商人担忧一旦解放奴隶,将对欧洲棉纺织业发展造成冲击。
(3)
根据材料三“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站在十字路口的俄罗斯”的最终选择是进行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4)
根据“那么‘殖产兴业’则更多地是从物质层面使日本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提出“殖产兴业”的口号,鼓励兴建工厂和铁路;向西方学习,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