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7.1、力
一、单选题
1.小明在期末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梳理,他的部分笔记如下:
①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
③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④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
⑤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力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
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归纳中属于错误知识的有(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③⑤⑥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单独一个物体有时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不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3.如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球拍对乒乓球的力 B.斧头对木柴的力
C.手对弹簧的拉力 D.瓶对海绵的力
4.下列运动情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成弧线落下 B.跳水运动员向下压弯跳板
C.在地面上的课桌保持静止 D.篮球碰到篮板后改变运动方向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一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墨子》:”以卵投石,尽天下之卵,不可毁也。“说明只有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不受力
C.力只能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D.“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运动状态
6.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了探究下列哪个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三者都是
7.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8.小明在家进行趣味物理实验“竖辣椒”,通过不断调节,最终把一根辣椒竖立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辣椒的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它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B.物体间要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C.脚踢球时,脚先对球施力使球飞出,然后球对脚施力使脚疼痛
D.在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机因受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0.小明在体育考试中选择了游泳项目。他在练习游泳时,用手向后划水的过程中,使他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手 C.脚 D.水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顺时针方向使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若用同样的力拧螺母,则图______所示的位置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12.如图甲、乙所示,小悟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上,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______有关;如图丙、丁所示,小悟用扳手拧螺帽,图丁比图丙更容易,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______有关。
13.在2022年2月4日北京举行的第24届冬奥会上,将进行被称为“雪上马拉松”的越野滑雪比赛。如图所示,运动员用力向后撑雪杖,人就向前运动,这说明______;同时观察到被雪杖撑过的地方,雪会凹陷下去,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若滑雪运动员沿直线匀速滑行,则他的运动状态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14.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前者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后者说明力改变了落叶的______。
15.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使跳板发生形变,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16.(1)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
(2)如图中,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
(3)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dm。
17.底面积相同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液面上漂浮着一个横截面积为S1的圆柱形物体A,此时木块A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0,如图甲所示.现将物块B置于物块A上方,静止后物块A相对于圆柱形容器下降的高度为h,且仍有部分体积露在液面外,如图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画出此时木块A的受力示意图.
(2)分别求出物块A、B的质量.
18.重力忽略不计的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拍下其运动轨迹(每隔0.02s拍摄一次).如图依次记录了小球在第1、2拍摄时的位置.
(1)请在图甲中画出紧接着的第3次拍摄时小球的位置.
(2)若小球(用“·”表示)只受两个力.图乙中已画出其中的一个力F1,请画出另一个力F2的受理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大小.
( )
19.蹦床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借助弹力床的弹力将身体弹向空中,在 空中做各种体操动作和翻筋斗的竞技运动。
(1)当运动员从高处落向蹦床的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当运动员落在蹦床上后,蹦床逐渐向下凹陷,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当蹦床被压到最低位置时,蹦床具有的______能最大;
(3)当运动员从最低位置竖直向上运动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他的速度 ______(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再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当他离开蹦床向上运动达到最大高度时,______(选填是/不是)处于平衡状态,若此时运动员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运动员将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①说法错误;
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②说法正确;
③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但是人不一定能够听到,比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就听不到,故③说法错误;
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铁和木头都是1kg,质量相同,受到的重力也相同,应该说铁比木头的密度大,故④说法错误;
⑤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是因为重力的力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⑤说法错误;
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故⑥说法正确。
所以,说法错误的是①③④⑤。
故A是错误知识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
A.力的作用效果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则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故B正确;
C.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单独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
D.两块不接触的磁铁间有磁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
ABCD.球拍对乒乓球的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即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斧头对木柴的力,使木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手对弹簧的拉力,使弹簧变长,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瓶子对海绵的力使海绵凹陷,海绵的形状发生变化。可见A项中的力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A.足球在空中成弧线落下,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不能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B.跳水运动员向下压弯跳板,跳板弯曲程度会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符合题意;
C.在地面上的课桌保持静止,物体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不能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篮球碰到篮板后改变运动方向,说明力使物体状态发生变化,不能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一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卵投石时,鸡蛋和石头都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
D.“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也改变了草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6.C
【详解】
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分别在A、B、C处用相同的力推门,控制了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只改变了力的作用点,并且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在C点不容易把门推开,这个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A.小孩推墙时,小孩对墙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墙同时会对小孩施加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速度、运动方向的改变,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是否发生力的作用与物体是否接触无关,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可能发生力的作用,如地球对空中的物体有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人坐在沙发上,人对沙发产生向下的压力,沙发在压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由题知,辣椒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辣椒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二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辣椒上(作用点也可以都画在重心上),故A正确;
B.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B错误;
C.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点不在重心、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
D.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点不在重心、二力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属于基础题目。
9.C
【详解】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力的作用不一定要接触,比如重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受到的外力改变了其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故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方向 乙 作用点
【详解】
[1]沿顺时针方向使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松,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3]图甲和图乙中,力的作用点不同,图乙中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2. 方向 作用点
【详解】
[1]甲、乙两图,甲向下压弹簧,而乙向上拉弹簧,所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丙、丁两图,力的作用点不同,而造成了丁图比丙图更容易拧螺丝,所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3.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变形 不改变
【详解】
[1][2]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运动员用力向后撑雪杖,人就向前运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被雪杖撑过的地方,雪会凹陷下去,形状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3]若滑雪运动员沿直线匀速滑行,此时运动方向与速度不变,则他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14. 形变 运动状态
【详解】
[1]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小树发生了形变,所以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狂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落叶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可以说明力改变了落叶的运动状态。
15. 相互的 运动状态
【详解】
[1]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反作用力。
[2]运动员对跳板施力改变了跳板的形状,跳板对他的反作用力使运动员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16. 1.90
【详解】
(1)[1]如图所示,当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与折射,OB为反射光线。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且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当光发生折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2)[2]由于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相对静止,所以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并且两个力为平衡力。如图所示
(3)[3]由图知:刻度尺上1d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dm=1c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6.00dm对齐,右侧与7.90d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7.90dm-6.00dm=1.90dm
17.(1);(2)为ρS1h0、ρS1h.
【详解】
(1)因为物体A漂浮在液体中,所以物体A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都画在重心处,如图所示:
(2)圆柱形物体A在甲中漂浮,则GA=F浮A=ρgVA排=ρgS1h0,所以,mAρgS1h0g=ρS1h0;将物块B置于物块A上方,静止后物块A仍然漂浮,则G总=F浮总=ρgV排总=ρgS1(h0h),所以,m总 =ρS1(h0h),所以,mB=m总 mA=ρS1(h0h) ρS1h0=ρS1h.
点睛:(1)首先分析出物体A受到的两个力:重力和浮力,然后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出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表示出两个力;(2)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并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列出等式分别求出物体A、物体A和B受到的重力,然后利用重力公式求解其质量.二者之差即为物体B的质量.
18.
【详解】
(1)由题知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保持不变,由1、2两个小球间距离和方位画出第3次拍摄到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2)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均为20N,同时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一条直线上,故画出的另一个力如图所示.
19. 重力势 动 形状 弹性势能 先变大再变小 不是 静止
【详解】
(1)[1][2]当运动员从高处落向蹦床的过程中,高度下降,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3]当运动员落在蹦床上后,蹦床逐渐向下凹陷,蹦床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当蹦床被压到最低位置时,蹦床的形变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
(3)[5]当运动员从最低位置竖直向上运动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刚开始时蹦床的弹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合力的方向向上,运动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速度增大;之后蹦床的弹力小于运动员的重力,合力方向向下,运动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速度在减小。
[6]当他离开蹦床向上运动达到最大高度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到的非平衡力,处于非平衡状态。
[7]当他离开蹦床向上运动达到最大高度时,速度为0,若此时运动员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将保持静止状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