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3、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3、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6 00: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6.3、生活中的透镜
一、单选题
1.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
2.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应将被拍照的物体放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B.应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上
C.应把被放大的物体放在幻灯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D.物体远离照相机,胶片上的像变小
3.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牡丹江市呼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扫码、测温、戴口罩”的出行管理要求。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要用手机扫描健康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扫描的健康码是光源
B.手机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扫码时,健康码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扫码时,健康码经摄像头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4.图中,下列光现象与手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斑马在水中倒影
C.雨后彩虹 D.景物在手机里成的像
5.下列光学元件中,能成缩小实像的是(  )
A. 放大镜
B. 自制照相机
C. 昆虫观察箱
D. 投影仪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 )
①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②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④把蜡烛移至处,透镜保持不动,右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7.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屏上,形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 B.正立、放大的 C.倒立、等大的 D.倒立、放大的
8.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猫在镜中的像
B.水中的筷子弯折
C.水杯的影子
D.手机相机拍照
9.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
B.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
C.进入学校大门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额温枪是利用超声波测量人的体温
10.如图所示,为道路监控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将道路交通实况传输给监视器。道路车辆通过摄像头所成像的性质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
11.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
(1)“飞机过水门”是指两台或多台消防车停在飞机滑行道两旁,用高压水枪向45°方向喷射细水柱,形成“水门”,飞机滑行通过水门时,相对喷水的消防车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寓意“接风洗尘”;有时迎接飞机的是蓝色、黄色和红色的水门,这三种颜色与色光的三原色______(选填“相同”、“不同”);
(2)某次仪式中,迎接的人群能看到飞机,是因为飞机表面发生了光的______现象;摄影师拍摄了如图的照片,水门上方出现的彩虹,是因为太阳光经过水珠发生了光的______(前两空均填光学现象),该现象最早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发现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照相机成像的原理与______(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
(3)过水门不仅有壮观的仪式感,而且对飞机也有保养作用,可以清洗飞机外壳,过水门后,机壳上的水发生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变干,该过程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2.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角_______;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用______。
13.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如图所示。物镜成像特点相当于______,目镜成像特点相当于______(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离观察者很近,再加上目镜所成像的作用,使得观察的视角______。
14.照相机是利用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投影仪是利用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放大镜是利用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
15.如图所示为中国空间站的太空授课情景,“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往水膜里注水就得到了一个水球,接着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神奇的景象出现了:透过水球和气泡能看到一正一反两个像,就好像“套娃”一样!此时大水球中出现了王亚平倒立缩小的像,该像的成像原理跟___________(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___________(填“物”或“目”)镜成像原理相同;气泡中却显示出王亚平正立缩小的像,这是因为带气泡的水球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三、综合题
16.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如图是投影仪的结构图.
(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B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 )
(2)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的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薄凸透镜,焦距为10cm。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幕布上成______(选填“实像”或者“虚像”)。幕布的面做得比较粗糙是为了避免“反光”,即避免光在幕布表面发生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者“漫反射”),如果把幻灯片倒立插入到架上,观众会看到______(选填“正立”或者“倒立”)的像。要使观众在幕布上看到放大的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可以选择以下哪些?______
A、25cm B、16cm C、13cm D、10cm E、6cm
18.某科考船上安装有“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和超声测位仪。
(1)“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______声波,从而预报海上的风暴,这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2)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它发射的声波频率范围为______Hz;
(3)工作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深海植物的切片,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若海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接收到信号?( )
19.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阳光动力2号
如图所示,是进行过环球飞行的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它的翼展达到了72 m,比一种大型波音飞机的翼展还要宽3.5 m;机长22.4 m,接近一个篮球场的长度.但由于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制造,因此,它的质量只有2 300 kg,与一辆中型轿车相差无几.“阳光动力2号”上面共贴敷了17 248片太阳能电池.这些电池可以产生最大70 kW的功率,这些电力输送给四台电动机带动螺旋桨给飞机提供动力.它的起飞速度为46 km/h,最大速度约140 km/h.上面可携带高清照相机,对地面情况进行拍摄.
(1)以飞机为参照物,飞机里的蓄电池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这种“极轻的碳纤维材料”中“极轻”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
(3)在狭小的机舱内,两名瑞士飞行员将轮流驾驶,每次连续飞行5个昼夜,速度按80 km/h计算,每次连续飞行的距离是_______km.
(4)高清照相机的镜头是______(填“凸”或“凹”)透镜,成______、缩小的______像.
(5)为降低飞行时的能量消耗,该机选用新型轻质材料,取面积为1 m2,厚度为1 mm的新型材料,测得其质量为250 g,则该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凸透镜,故 A选项错误;
B.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选项错误;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选项正确;
D.由于是面镜,反光镜利用光的反射提高载玻片亮度,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物体应放在照相机镜头两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故A错误;
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性质制成的,物体到放大镜距离应小于放大镜的焦距,故B错误;
C.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性质制成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故C错误;
D.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是:物远像近像变小。因此,物体远离照相机,胶片上的像将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A.被扫描的健康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手机摄像头成像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故B错误;
C.手机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扫码时,健康码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故C正确;
D.扫码时,健康码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传播,与手影的形成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
B.斑马在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与手影的形成原理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与手影的形成原理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景物在手机里成的像凸透镜成像,与手影的形成原理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自制照相机的主要元件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C.昆虫观察箱中的光学元件是平面镜,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
①物距为30cm,则有
相距为20cm,则有
综上可知
故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故正确;
②图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故错误;
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物距增大,像距应减小,故应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正确;
④把蜡烛移至处,透镜保持不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错误。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
投影仪成像的原理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
A.猫在镜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符合题意;
B.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杯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手机的相机是凸透镜成像,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
A.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吸收热量,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发生了蒸发现象,故A错误;
B.液态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所以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故B正确;
C.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工作的,故C错误;
D.额温枪是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弱来测定温度的,故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
监控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拍照时,行人位于摄像头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A。
11. 运动 不同 反射 色散 牛顿 凸 望远镜 汽化 吸收
【详解】
(1)[1]飞机滑行通过水门时,相对喷水的消防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机是运动的。
[2]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蓝色、黄色和红色三种颜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
(2)[3]由于飞机表面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光进入迎接的人群眼睛中,迎接的人群能看到飞机。
[4]水门上方有许多小水珠,太阳光经过水珠组成的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发生光的色散现象,所以水门上方出现的彩虹。
[5]最先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家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6][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的原理为: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
(3)[8][9]过水门后,机壳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收热量。
12. 2 显微镜
【详解】
[1]由图可知,和相等,因此①是法线,②是界面,由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CO是入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是折射角。
[2]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用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13. 照相机 放大镜 放大
【详解】
[1][2]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
[3]由于被观察物体成的实像离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变大,我们感到像变大了。
14.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1]照相机利用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
[2]投影仪利用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
[3]放大镜利用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的规律。
15. 望远镜 物 发散
【详解】
[1][2]大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王亚平通过水球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说明王亚平位于大水球这个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所以该成像原理与望远镜的物镜成像原理相同。
[3]凹透镜的中央薄,边缘厚,带气泡的水球相当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6. 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成的像也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
【详解】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做出法线,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故答案为(1)如上图;(2)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17. 实像 镜面反射 倒立 BC
【详解】
[1]放映时,幻灯片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2]幕布很粗糙是为了让光在幕布上发生漫反射,即避免光在幕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
[3]放映时,幻灯片通过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把幻灯片倒立插入到架上,观众会看到正立的像。
[4]要使观众在幕布上看到放大的像,胶片应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胶片处于透镜的10cm和20cm之间,故选BC。
18. 次 信息 液体(或水) 大于20000 投影仪 9s
【详解】
(1)[1][2]海上的风暴产生的是次声波,那么“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次声波的,从而得知海上的风暴信息,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
[4]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超声测位仪发射的声波是超声波,所以它发射的声波频率范围为大于20000Hz。
(3)[5]显微镜的物镜作用是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与之相同作用的是投影仪,即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4)[6]由题意可知,测位仪发出信号来回一趟,传播的距离是
测位仪从海面发出声信号到接收到声信号所用时间是
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9s才能接收到信号。
19. 静止 密度极小 9_600 凸 倒立 实 0.25×103kg/m3
【详解】
(1)以飞机为参照物,飞机里的蓄电池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2)“阳光动力2号”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物理含义是密度极小. (3)由v=,可得每次连续飞行的距离是s=vt=80km/h×120h=9600km;(4)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5) 该材料的密度为:= 0.25×103kg/m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