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光的色彩颜色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光的色彩颜色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6 00:3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3.1 光的色彩 颜色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C.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光经过小水珠时发生折射产生的
D.太阳、灯光、月亮、火焰、正在使用的手机屏幕都是光源
2.夜晚的扬子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绿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红花黑叶 B.黑花绿叶 C.红花绿叶 D.黑花黑叶
3.如图甲所示,一束阳光照射到三棱镜后出现的情况。好奇的小明将阳光改成红光仍然沿原来的方向照射到三棱镜上(如图乙),在光屏上a点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现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仍在a点处 B.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在a点上方
C.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D.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4.以下光的概念和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
C.我校艺术节上,小演员表演节目时黄光照在蓝裙子上,观众看到的是绿色
D.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5.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桥在水中的“倒影”可用光的反射来解释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被分解,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具有荧光效应
D.丁图中,发生漫反射后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试卷上的文字是黑色的,这是因为()
A.文字反射黑色光 B.文字吸收黑色光
C.文字反射所有色光 D.文字吸收所有色光
7.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C.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
D.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8.2021年11月16日晚,我市夜空中出现了月偏食这一天文现象。下列现象中与月偏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人眼成像 B.波光粼粼 C.雨后彩虹 D.小孔成像
9.“白纸黑字,一清二楚”,我们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光照在纸和字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在纸和字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黑字不反光
C.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0.如图为气势恢宏的壶口瀑布。关于壶口瀑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彩虹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远处听到瀑布声,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瀑布声低沉有力,是因为人听到的是次声波
D.附近居民夜间休息要关窗户,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能够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光芒万丈的太阳 B.发光水母 C.璀璨夺目的钻石 D.色彩斑斓的电脑屏幕
12.清秋送爽,菊花盛开,喜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黄菊花是因为(  )
A.黄菊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黄菊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黄菊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D.黄菊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二、填空题
13.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__光组成的。
14.如图所示,图案装饰灯不透明的筒形外壳内,装有一盏白炽灯,筒底是一块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通电后悬挂到高处,地面上就会观察到一幅美丽的红花绿叶图案。现将灯筒内的白炽灯换成红色灯泡,则地面上观察到的图案中,花朵呈 _____ 色,叶片 _____ 色。
15.如图所示,是一种有趣的“看得见的声音”实验装置。将橡皮膜固定在圆筒的右端,并在橡皮膜上粘一个平面镜,激光笔发出的绿色激光照射到橡皮膜上的平面镜发生______后,在绿色的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色亮点。在圆筒的左端发出声音,就会发现由于橡皮膜的振动使光屏上的亮点变成了各种形状,说明声音具有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
16.电影银幕是白色的,是因为白色银幕能________所有颜色的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色的。
三、综合题
17.2008年9月27日下午16点40分左右,历史将永远在这一刻定格﹣﹣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顺利打开“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舱门,在幽蓝色地球的背景下,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着一面国旗向全国人民致意,中国人太空出舱的梦想就此实现!
(1)如图为长征二号F型火箭运载着“神七”离地升空的照片,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这是利用水在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降温,水池上方出现大量的白色气团,它们是_____形成的.
(2)“神七”进入预定轨道后发射了一颗“伴飞小卫星”.“伴飞小卫星”上装有与“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弹射后将摄制中国首张飞船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七”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CCD的第二层“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光的三原色来组成.
(3)为“神七”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飞船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可以将电池板可以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4)在太空环境下,以下哪个事情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_____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 D.举行露天大型演唱会.
18.光的色散实验说明了什么?舞台表演时,让一束红光照在一个头戴蓝帽子,身穿白西服、脚穿黑皮鞋的演员上,那么观众看到这个演员戴的是什么颜色帽子?穿的是什么颜色西服和什么颜色的皮鞋?
19.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在欣赏优美的琴声时观察到老师在弹钢琴时手指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能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不同。当红光照射在舞台上主持人蓝色的西装上,看到西装的颜色是________。
20.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百叶箱,箱内有两支温度计(分别记录天中的最高气温和任意时刻气温)和一个湿度计装置(是用两只温度计做成的,其中一个是湿球温度计,它的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另一个是干球温度计,它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1)如图甲,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___(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
(2)百叶箱中的温度计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____的改变量相同;如图乙,干球温度计的示数一般会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湿球温度计的示数,这是因为____.
(3)如图丙,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示数是____,它和____ (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汽车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冬天,前挡风玻璃上出现白雾时,汽车能自动启动除雾功能,向前挡玻璃吹出热风,一会儿白雾就消失了。车身配有多个雷达,能够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车窗采用“智能玻璃”,这种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而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的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如图像甲。
(1)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这是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2)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汽车雷达能够发出次声波,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B.透过玻璃看到的“车外的景物”是景物的虚像
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D.汽车倾斜的前挡玻璃,使车内物体成的像位于司机平视的下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3)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______(选填“黑色”或“白色”);
(4)车窗“智能玻璃”在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朝向车______(选填“内”或“外”)一侧;根据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甲可知,当车外光照度为12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______%;
(5)在某段区间测速路段,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乙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速度是340m/s),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0.95s,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米______?汽车速度又是多少米每秒______。(写出具体解答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把红、绿、蓝叫色光的三原色,故A错误;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这个数值小,故B错误;
C.夏天,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灯光、火焰、正在使用的手机屏幕都是光源,而月亮本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由题意可知灯筒底部的玻璃图案是红花绿叶,白炽灯发出的是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照射到红色的花上只透过红光,照射到绿色的叶上只透过绿光,所以会出现红花绿叶的图案。当白炽灯更换为绿色光源时,照射到红色的花上会被吸收,所以能看到黑色的花;照射到绿叶上时,绿色光透过,所以叶仍是绿色,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AB.现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紫光偏折程度大,保持光屏位置不变,故光斑在a点处下方,故AB错误;
C.保持光屏位置不变,故光斑在a点处下方,将光屏向左平移,故可能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故C正确;
D.保持光屏位置不变,故光斑在a点处下方,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将在a点处的下方,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3×105km/s,故B正确;
C.小演员表演节目时黄光照在蓝裙子上,黄光会被吸收,裙子不反射光,观众看到的是黑色,故C错误;
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D错误。
故选B。
5.B
【详解】
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平静的水面可视为平面镜,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正确;
C.丙图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是红外线,有热效应;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是紫外线,有荧光效应,故C错误;
D.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不反光,即吸收所有的色光,而文字看上去是黑色的,是因为文字吸收了所有的色光。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
A.人们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潜望镜的构造主要是两块平行的与水平面成45°的平面镜组成,其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光的反射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
月偏食这一天文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A.人眼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波光粼粼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的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黑字把光吸收了,与白纸形成对比,所以我们可以同时看清白纸和黑字。
故选B。
10.B
【详解】
A.壶口瀑布附近有小水珠,太阳光照射进入瀑布附近不均匀的空气时,太阳光会折射,即发生色散现象,从而形成彩虹,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声,远处听到瀑布声,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B正确;
C.瀑布声低沉有力,说明声音的音调低、响度大,不是因为人听到的是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次声波的,故C错误;
D.附近居民夜间休息要关窗户,关窗户后能够隔开外界的声音,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A.太阳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母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
C.钻石自身不能够发光,不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
D.色彩斑斓的电脑屏幕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详解】
黄菊花不是光源,不能发出光。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色的花,是因为太阳光中的黄色光被黄菊花反射了,而太阳光中的其它色光都被黄菊花给吸收了。
故选B。
13. 色散或折射 色
【详解】
[1]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7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14. 红 黑
【详解】
[1][2]将灯筒内的白炽灯换成红色灯泡,红色的灯光照射到红色的花朵时,红光能够透过,花朵呈红色,照射到绿色叶片时,红光被吸收,所以看到是黑色的叶片。
15. 反射 绿 能量
【详解】
[1][2]激光笔发出的绿色激光照射到橡皮膜上的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在绿色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绿色亮点。因为绿色的不透明光屏只发射绿光,而激光笔发出的光是绿色的,所以光屏上的亮点是绿色的。
[3]在圆筒的左端发出声音,就会发现由于橡皮膜的振动使光屏上的亮点变成了各种形状,是因为左端传来的声音带有能量,让橡皮膜发生了振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16. 反射 黑
【详解】
[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色光,因此白色银幕能够反射各种色光。
[2]红色上衣只反射红光,当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蓝光被吸收,观众看到的是黑色上衣。
17. 汽化 液化 红 绿 蓝 太阳 电 D
【详解】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就是为了吸收这些热量,防止发射台熔化,水吸热后迅速汽化,所以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
水池上方出现大量的白色气团,这些“白气”产生的原因是:水池内的水汽化形成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红、绿、蓝光的三原色来组成.
(3)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为“神七”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
(4)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举行露天大型演唱会,而用刻度尺测长度、用放大镜看物体、用平面镜改变光,都不会受到太空环境的影响.故选D.
18.见详解
【详解】
光的色散实验说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让一束红光照在一个头戴蓝帽子,身穿白西服、脚穿黑皮鞋的演员上,由于蓝帽子只反射蓝光,吸收其它色光,所以帽子呈黑色;白西服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呈红色;黑皮鞋吸收所有色光,所以呈黑色.因此,观众看到这个演员戴的是黑色的帽子、穿的是红色西服、穿的是黑色的皮鞋.
19. 音调 音色 黑色
【详解】
[1]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2] 能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3]不透明的物质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红光被蓝色西服吸收了,故看到的是黑色的。
20. 反射 体积 大于 湿球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吸收了一部分热量 14℃ 体温计
(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
(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物质在同种状态下,体积的变化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湿球温度计上的水蒸发要带走一部分热量;
(3)体温计在使用时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体温计的示数如果不甩的话,继续进行温度测量,它的示数只会上升,是不会下降的;
【详解】
(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
(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物质在同种状态下,体积的变化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干泡温度计示数比的湿泡温度计示数高;
(3)温度计分度值是2℃,图示中示数是14℃;为了记录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值,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所以它和体温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点睛】
本题通过气象站的百叶箱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气象温度计的特点,综合性强;
21. 内 液化 B 黑色 外 50 34m 40m/s
【详解】
(1)[1][2]白雾的实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冬天室外温度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在玻璃内测发生液化。
(2)[3]A.汽车雷达发出的是超声波而不是次声波,故A选项不正确;
B.透过玻璃窗,我们看到的“车外的景物”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虚像,故B选项正确;
C.单向玻璃的透过的光也是具有可逆性的,只不过玻璃上镀了一层膜,导致亮的一面有强烈的反射光,所以只能单向透光,故C选项不正确;
D.汽车倾斜的前挡玻璃,使车内物体成的像位于司机平视的上方,妨碍司机视线,故D选项不正确。
故选B。
(3)[4]白色反射所有色光,黑色吸收所有色光,黑色能够减少光的反射,所以应该设计成黑色。
(4)[5]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所以反射面必须在玻璃外侧。
[6]根据图丙可知,车内光照度
300Lx×20%=60Lx
当车外光照度为120Lx时,透明度会调节
(5)[7][8]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15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15s=51m
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
s'=s1'-s2'=85m-51m=34m
这34m共用了
t'=t-t1'+t2'=0.95s-0.25s+0.15s=0.85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