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圆周运动 精选训练题
一、选择题
1.角速度描述了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在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 )
A.m/s B.rad/s C.r/s D.s
2.对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过的弧长越长,线速度越大
B.转过的角度越大,角速度越大
C.线速度大,角速度一定大
D.角速度大,转速一定大
3.一个小球绕圆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圆周半径为r,该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v,则它运动角速度的大小为( )
A. B.vr C. D.
4.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断变化的是 ( )
A.频率 B.角速度 C.周期 D.线速度
5.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也一定大 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大
C.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大 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6.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新疆鸟鲁木齐市处于高纬度地区,而广州则处于低纬度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鲁木齐一昼夜的时间要比广州一昼夜的时间略长
B.乌鲁木齐处物体的角速度大,广州处物体的线速度大
C.两处物体的角速度、线速度都一样大
D.两处物体的角速度一样大,但广州处物体的线速度比乌鲁木齐处物体线速度要大
7.把某一机械手表的分针与时针上的端点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且分针长度是时针长度的1.5倍,则( )
A.分针与时针的周期之比为1:60
B.分针与时针的角速度之比为12:1
C.分针与时针末端的线速度之比为8:1
D.分针与时针末端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1
8.如图所示为旋转脱水拖把,拖把杆内有一段长度为35cm的螺杆通过拖把杆下段与拖把头接在一起,螺杆的螺距(相邻螺纹之间的距离)d=5cm,拖把头的半径为10cm,拖把杆上段相对螺杆向下运动时拖把头就会旋转,把拖把头上的水甩出去。某次脱水时,拖把杆上段1s内匀速下压了35cm,该过程中拖把头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拖把头边缘的线速度为1.4πm/s
B.拖把杆向下运动的速度为0.1πm/s
C.拖把头转动的角速度为7πrad/s
D.拖把头的转速为1r/s
9.共享单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张山学习圆周运动后明白了自行车提速的原理∶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与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而后轮与小齿轮是绕共同的轴转动的。设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的半径分别为r1、r2、r3,在它们的边缘分别取一点A、B、C。设A点的线速度大小为v,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点的线速度大小为 B.C点的线速度大小为
C.大齿轮转动的角速度 D.自行车前进的速度等于v
10.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不变 B.角速度不变
C.周期不变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1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已知大轮的半径是小轮B的半径的3倍。、B在边缘接触,形成摩擦传动,接触处无打滑现象。B为主动轮,B转动时角速度为,边缘的线速度为,则( )
A.轮边缘的线速度为
B.轮的角速度为
C.两轮边缘的线速度之比为
D.两轮转动的周期之比
12.如图,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有a,b,c三点,已知Oc=Oa,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c三点的角速度相同
B.a,b两点线速度相等
C.c点的线速度大小是a点线速度大小的一半
D.a点的加速度是c点的两倍
13.A、B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sA∶sB=2∶3,转过的角度之比ΔθA∶ΔθB=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运动半径之比rA∶rB=2∶3
B.它们的运动半径之比rA∶rB=4∶9
C.它们的周期之比TA∶TB=2∶3
D.它们的转速之比nA∶nB=2∶3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A、B两轮半径之比为1:3,两轮边缘挤压在一起,在两轮转动中,接触点不存在打滑的现象,则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_____。A轮的角速度与B轮的角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_____。
15.A、B两小球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道半径是B球轨道半径的2倍,A的角速度是B的。则两球的线速度之比vA:vB=_______;周期之比TA:TB=_______。
16.作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其角速度为6rad/s,线速度为3m/s.则在0.1s内,该物体通过的圆弧长度为_______________m,物体连接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__rad,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为_______________m.
17.如图所示,放在地球表面上的两个物体甲和乙,甲放在赤道处,乙放在纬度为处.它们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甲乙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甲乙的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
18.如图, 半径为r和R的圆柱体靠摩擦传动,已知,分别在小圆柱与大圆柱的边缘上,是圆柱体上的一点,,如图所示,若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则∶∶ =_____________ωA∶ωB∶ωc=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B2.D3.A4.D5.D6.D7.B8.A9.B10.BC11.BCD12.ACD13.BC
14.1:1 3:1
15.1:1 2:1
16.0.3 0.6 0.5
17.1;1; ;
18.2∶2:1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