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选择题
1.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二九运动 B.八一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华北危机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D.三大战役的胜利
3.下列是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其中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一二八事变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条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七七事变的爆发
B.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5.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 )
A.长征途中 B.西安事变后 C.九一八事变后 D.七七事变后
6.前不久,网上曝出上海震旦学院老师宋庚一在课堂上大放厥词质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的视频,其不当言论引起公愤,她也被学校开除。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是
A.3万 B.5万 C.20万 D.30万以上
7.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针对的斗争对象是
A.北洋军阀 B.八国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国民党右派
8.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 )
A.要寻求美国帮助 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9.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在遭遇重大民族灾难中遇难同胞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下列事件中,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A.卢沟桥事变 B.华北危机 C.南京大屠杀 D.东三省沦陷
10.桐城某校2021年12月13日,各班举行了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哀悼活动。从图中,你能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
A.大屠杀结束于12月13日 B.中国死难者达30万人以上
C.国共合作实行全面抗战 D.南京是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
11.《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现在已再没有所谓的“红军”和“白军”互争胜负的斗争了。第八路军和国民党士兵现在肩并肩地做同样广大的战斗。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时期是(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中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确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全国公祭日时间,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时间是( )
A.1931年9月 B.1936年10月 C.1937年7月 D.1937年12月
13.艺术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下图漫画《将来我们所看得见的结果!》(1937年11月)创作的主要意图是( )
A.呼吁开始抗战 B.揭露日军暴行
C.鼓舞国人斗志 D.庆祝抗战胜利
14.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该是在( )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5.小艳同学在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个单元的内容时,绘制了下列年代尺,年代尺上呈现的内容反映的主题最确切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综合题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主要的政治力量,他们之间的合作与斗争贯穿了当时整个历史时期。请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部编版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1)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请任举两例?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
材料三 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个伟大的事件”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由谁领导?
材料四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4)根据材料四,判断“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说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5)以史为鉴,振兴中华。从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17.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9月26日致电台湾朱立伦,祝贺其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期望两党登高望远,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守民族大义……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回望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携手】
材料一:……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探索前行】
材料二: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外敌入侵】
材料三: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实,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同仇敌忾】
材料四: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变为入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共揭手,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障。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指的是什么?这道路开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针对“沈阳日军行动”蒋介石的态度如何?导致怎样的结果?
(4)材料四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个?
【归纳总结】
(5)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因此从2014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主要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的受难者。C项符合题意;一二九运动,是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排除A项;八一三事变,是指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排除B项;华北危机,是指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史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选项C符合题意;1931年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排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排除;三大战役的胜利,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D排除。故选C。
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B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排除A项;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把战火烧到了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首都南京的门户上海,排除C项;一二八事变是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图谋侵占中国东部沿海富庶区域,而在1932年1月28日蓄意发动的侵略事件,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B
【详解】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B项正确;AD项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排除AD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C项。故选B项。
【点睛】
5.D
【详解】
根据材料“……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及所学可知,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D项正确;长征途中,国共两党属于对峙状态,排除A项;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6.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D项正确;ABC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项。
【点睛】
7.C
【详解】
根据题干“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面旗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中日矛盾,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摒弃前嫌,精诚合作。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C项正确;北洋军阀与“抗击日本侵略者”不符,排除A项;八国联军中有日军,但与“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不符,排除B项;国民党右派与“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派各界各军”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
卢沟桥事变后,中华危机危机深重。“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说明蒋介石要求抗击日本侵略者,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抗击日军,不是寻求美国援助,排除A项;不抵是之前实行的政策,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是1927年4月,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C项正确;卢沟桥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开始,排除A项;华北危机与题干反映的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无关,排除B项;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B
【详解】
根据材料所给提示信息可知,在南京大屠杀中,中国死难者达30万人。图片显示了“12月13日”,不能看出来这是开始还是结束的时间,排除A项;材料中也不能体现国共合作,排除C项;重庆是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C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第八路军和国民党士兵现在肩并肩地做同样广大的战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产党的军队改编成立八路军和新四军,与国民党的军队并肩作战。C项正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组成了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也叫作国民革命时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项;解放战争时期是国共内战时期,与肩并肩地做同样广大的战斗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2.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D项正确;1931年9月的重大事件是九一八事变,排除A项;1936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排除B项;1937年7月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
根据“全面抗战”“1937年11月”以及图片可知,图片反映全面抗战的刀插在敌人(日本人)的胸膛,敌人倒地,表达了全面抗战终会取得胜利,图片主要意图是鼓舞国人斗志,C项正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抗战,排除A项;图片没有体现揭露日军暴行,排除B项;1945年抗战取得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
根据材料“30万亡灵的冤魂”可知这一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长达六周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故这段文字应放置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纪念馆门前,D项正确;AB项与“30万亡灵的冤魂”无关,排除;抗日战争中伤亡的中国军民达3000万以上,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
根据年代尺和所学可知,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所以年代尺的主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A项正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指的是七七事变,排除B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于1942年,排除C项;年代尺上没有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的战役或会战,排除D项。故选A项。
16.(1)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2)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主张合作抗日,团结抗日是中华民族的共识。
(3)南昌起义;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
(4)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为为安;播下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当前,两党应加强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1)
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2)
根据材料二可知,“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说明国共再次合作的原因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族面临生死存亡;“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说明合作的原因是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说明合作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主张合作抗日。
(3)
根据题干可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指的都是南昌起义,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4)
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指的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共中央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即红军长征。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长征胜利的重大意义是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为为安;播下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国共两次合作取得重要成果,国共合作破裂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伤害,说明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从当前看,因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导致祖国至今没能统一,所以两党应加强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17.(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主要成果:创办了黄埔军校,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相反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标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3)态度:不抵抗政策。结果:东北三省沦陷。
(4)标志:1937年9月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正面:台儿庄战役;敌后: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5)启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详解】
(1)标志:依据所学知识,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成果: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见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1928年春,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通过井冈山斗争的实践,开创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3) 态度:依据材料三“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实,以免事态扩大”可见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境沦陷。
(4)标志: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正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战役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战役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5) 综合上述材料,可见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于社会进步,分裂不利于民族利益,由此可知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实现民族团结、合作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我们期盼国共两党能够再次以民族大义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民族振兴而努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