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在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矛盾激化,出现的两大对立阶级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B.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D.地主阶级和无产阶级
2.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的机器是( )
A.飞梭 B.水力纺纱机 C.珍妮纺纱机 D.手摇纺纱车
3.当中国清王朝正做着“天朝大国”美梦的时候,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改变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是( )
A.宗教运动 B.国际工人运动 C.工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4.中国城市人口和从事工业、服务业的人口,第一次超过了真正种地的农业人口,中国走到了工业革命中期(马立诚《最近四十年中国各种社会思潮》)。材料说明了作者衡量工业革命程度的标准之一,那就是
A.城市人口 B.人口总量 C.人口质量 D.福利水平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大量雇佣劳动者被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场合,分工协作,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大规模机器生产,从而形成了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 C.工厂制度 D.流水线生产
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技术水平停滞不前 B.农业歉收导致食物短缺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7.下图为英国1750~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英国
A.农村人口大量死亡 B.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
C.城市化不断推进 D.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8.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C.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D.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9.下图信息表明,英国( )
A.成为“日不落帝国” B.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
C.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D.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10.下面是小赵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图片①②③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B.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反法同盟的形成—工业革命
11.如图《梳棉、拉棉和纺纱》是一幅关于1835年英国工厂理想化的生产场景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采用现代工厂制度进行管理 B.工厂生产使用水力作为动能
C.传统的手工作坊完全被大工场替代 D.从事生产的雇佣工人多为成年男工
12.工业革命是一次巨大的、深刻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大变革。下列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②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
③确立了英国 “世界工厂”的地位
④人们可以乘坐汽车上班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3.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使国人在短暂的假期中都能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铁路交通的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追溯历史,“铁路时代”始于1825年蒸汽机车正式通车。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
A.本茨 B.瓦特 C.斯蒂芬森 D.富尔顿
14.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来未有的欣慰,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下列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表现不包括
A.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B.出现城市化浪潮
C.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D.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15.美国建国之初,农业立国是主流的经济思想,美国建国100年以后变工业立国为主流思想。导致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农业的衰败 B.建国领袖的去世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美国内战的结束
二、综合题
16.14世纪至20世纪初是世界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了解近代化历程】
材料一: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
(1)结合所学,完善材料一示意图。
【解读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2)材料二中“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我们的独立和主权已经得到了确认。
——华盛顿
(3)美国的“独立和主权”是在哪一年得到英国承认的?战后不久美国依据哪部法律文献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感受科技创新】
材料四:1840年前后,“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英国近代史》
(4)材料四中的“新的动力”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描述的事件中在交通工具上有什么新的发明?
1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创新”的论述,可谓数次提及,掷地有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某学校九年级(2)班同学对民主和法制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下列的活动。
材料一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对你们讲话。”
(1)哪一部文件的制定标志着人类首次将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该文件的颁布,使英国逐步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
材料二 下图是美国国家权力构成示意图
(2)图中这种权力结构的确立,直接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请简要概括这种国家权力构成的特点。
材料三 第一条: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第十七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摘编自法国《人权宣言》
(3)材料三中《人权宣言》实质上是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
◆思想创新
材料四
(4)与图1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2人物创立的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一理论不断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科技创新
材料五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5)据材料五回答,材料中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材料中的“火车”是谁发明的?
(6)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以C项符合题意;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为封建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在奴隶社会形成的对立阶级,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地主阶级和无产阶级属于不同社会性质的阶级,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2.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右键有惊喜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业革命开始,C项正确;飞梭仅仅提高了织布速度,没有引起工业上的变革,排除A项;1785年,理发匠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使织布工效提高了四十倍,排除B项;手摇纺纱车效率低,实现不了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3.C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清王朝正做着‘天朝大国’美梦”指的是清朝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如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改变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革新”指的是工业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项正确;宗教运动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革新无关,排除A项;国际工人运动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后,排除B项;资产阶级革命改变的是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城市人口和从事工业、服务业的人口,第一次超过了真正种地的农业人口,中国走到了工业革命中期”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兴起,工厂兴起,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同时带动从事服务的第三产业兴起。所以作者把城市人口超过农业人口标志“走到了工业革命中期”,即判断标准为城市人口,A项正确;BC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A项。
5.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大量雇佣劳动者被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场合,分工协作,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大规模机器生产,从而形成了工厂制度,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C项符合题意;AD项是手工业生产的场所,不是机器生产,不符合题意;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6.C
【详解】
根据材料“1883年、伦敦、肺结核大量发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造成了空气污染,导致肺结核大量发生,C项正确;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农业歉收导致食物短缺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根据材料“英国1750~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对数据分析可知,1750年,城市人口比例小于农村,随着18世界60年代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C项正确;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农村人口死亡,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英国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排除B项;从材料中不能体现城市数量增加,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8.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工业革命的到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9.C
【详解】
根据材料“1750—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情况图”可以看出此图表现为在1750—1870你那间,英国农村人口比例持续下降,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说明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C项正确;成为“日不落帝国”是英国先后战胜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拓展殖民地,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确立时间是1689年,排除B项;从材料不能体现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
分析题目中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因此①是文艺复兴运动,②处对应的是开始形成整体世界,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为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也被称为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因此②应是新航路的开辟,③处对应的是机器大生产,工业革命就是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到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因此③应是工业革命。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1.A
【详解】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采用现代工厂制度进行管理,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英国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A项正确;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排除B项;19世纪,英国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不是完全替代,排除C项;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很难招收到成年男工,只能雇佣妇女和贫民救济院的穷孩子,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2.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①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错误,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④人们可以乘坐汽车上班错误,因为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②③表述正确,故此题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13.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工业革命中,斯蒂芬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铁路时代”到来了,C项正确;本茨发明了汽车,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是工业革命进程中的标志性成就,体现了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飞跃,C项错误,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促进了人口增长,同时工业化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更高,也促进了大众教育的逐渐普及,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业化会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推动城市化的进程,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业化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工业污染和阶级剥削,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15.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776年7月4日(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宣言》发表,宣布独立。1783年 英国正式承认其独立。18世纪,珍妮纺织机的出现,标志着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故C符合题意;美国农业的衰败,与史实相悖,故A不符合题意;建国领袖的去世,与美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没有直接联系,故B不符合题意;美国内战的结束,与美国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没有直接联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1)①文艺复兴;②新航路开辟;③法国大革命;④工业革命。
(2)君主立宪制。
(3)1783年;1787年美国宪法。
(4)蒸汽机。汽船、火车。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的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后扩展至欧洲其他各国;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18世纪开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进步的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因此,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可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近代欧洲的两次思想文化运动;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三大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一场以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革命。因此填写①文艺复兴;②新航路开辟;③法国大革命;④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中“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证,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3年,英国与美国签订巴黎协定,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美国通过新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4)根据材料四,由“1840年前后”可知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的动力”指的是蒸汽机。1807年,富尔敦以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汽船;1825年,斯蒂芬森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火车。
17.(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或分权和制衡;互相制约,互相监督)
(3)资产阶级
(4)文艺复兴;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蒸汽机;斯蒂芬森。
(6)①要善于学习,要有扎实的基础②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③要善于质疑④要勇于实践⑤要不怕失败等言之成理即可。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的制定标志着人类首次将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2)
题目给出的是三权分立示意图这种权力结构的确立,直接是依据的法律文献是1787年宪法;这种国家权力构成的特点是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3)
材料中《人权宣言》实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人权宣言》,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4)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人物是但丁,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图2人物是马克思,创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
据材料五“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可知,材料中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是蒸汽机;材料中的“火车”是斯蒂芬森发明的。
(6)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①要善于学习,要有扎实的基础②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③要善于质疑④要勇于实践⑤要不怕失败等。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