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07:5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选择题
1.1949年3月,中共在河北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中共)进京赶考,不能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李自成。是因为李自成起义(  )
A.推翻了明王朝
B.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C.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又被赶出了北京
D.攻占了北京城
2.《台湾通史》记载:“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材料中的“贵国”和“余”分别是
A.金国、岳飞 B.俄国、康熙帝 C.俄国、乾隆帝 D.荷兰、郑成功
3.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杰出贡献是
A.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B.率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C.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为了加强对祖国南疆地区的管理,清朝在海南地区设立的管理南海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是( )
A.台湾府 B.宣政院 C.琼州府 D.伊犁将军
5.下图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 )
A.西藏 B.新疆 C.黑龙江 D.台湾
6.1662年,他率领军队收复台湾。他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派人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材料中的“他”是( )
A.关天培 B.戚继光 C.康熙 D.郑成功
7.1771年,乾隆皇帝派大臣专程至新疆伊犁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并妥善安置,使他们很快安下心来重建家园。这反映出清朝政府( )
A.加强东南海防 B.反抗外来侵略
C.巩固西北边疆 D.促进中外交往
8.1661年,郑成功回复揆一:“今日我来索地,则地当归我。其他私人财物,可听带走而归。”1662年2月,揆一在战败投降协议书上签字,率领残余士兵乘船退出台湾。揆一是
A.西班牙人 B.英国人 C.荷兰人 D.日本人
9.我国古代史就是一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史。下图实物史料反映出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理
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台湾
10.某朝为加强对下图“①”处的有效管辖,设置了相应的机构。据图判断朝代和机构分别是( )
A.汉朝西域都护 B.元朝宣政院 C.元朝澎湖巡检司 D.清朝驻藏大臣
11.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时,有一次投降的人就达“七千余众”;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叛乱时,“降者蔽山(遮住了山,形容人多)而下,声如奔雷。”下列对这两段史实的评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祖国统一安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B.破坏和平团结的叛乱注定是失败的
C.清朝皇帝只采用招安的办法对付叛军 D.清朝为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努力
12.下列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推动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发生 B.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规定了分配土地采用的方案
二、综合题
1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友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友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友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友好的活动。
——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帝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这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落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一例秦汉时期民族关系“阶段性的战争”和隋唐时期民族关系“阶段性的友好”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一例清朝政府“同外部侵略势力斗争”和“同内部民族分裂势力斗争”的史实。
(3)材料三有两个观点:一是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二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的两个史实说明之。(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清楚,并且史实能够说明观点)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了解文明历程,感悟文明魅力。阅读下列材林,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中庸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两汉时期的独尊……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两汉时期的独尊”与汉武帝采取的哪项措施有关?
材料二:贞观六年,太宗对大臣们说:“纵观古代帝王,有兴有亡,都由于君主耳目受蒙蔽,不知政治得失,忠诚正直者不敢直言劝谏,邪恶谄谀者日渐得势,最终灭亡。这真可怕啊!”魏征答道:“臣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摘编自《贞观政要》译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良好社会局面?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三十大发明》中,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于1550年最早提出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的三大发明,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3)从材料三“中国的三大发明”中任选列举一例,说说它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四:在古代史上,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边疆地区,清廷的统治者们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地区 史实
新疆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①_____________管辖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新疆地区。
西藏 元朝:设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②_____________(官职),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台湾 清朝:1684年,设置③_____________(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台湾的东南海防。
(4)请你将表格中①、②、③处内容补充完整。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于少数民族人才也大胆地予以重用。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李谨行等都深受重用,有的还成了驸马。开元、天宝之际,少数民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唐朝宰相总数的6%左右。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
材料二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三
1690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联合沙俄攻打北京。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清军击溃噶尔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交流的表现,据此分析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期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出现的新民族。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明朝末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投降清朝,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导致李自成被赶出了北京,起义失败。1949年3月,中共在河北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中共)进京赶考,不能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李自成。是因为李自成起义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又被赶出了北京。C符合题意;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包含于C项内容,A不符合题意;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不符合材料中的题意,B不符合题意;攻占了北京城包含于C项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详解】
依据题干“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大致意思台湾是中国的土地,被贵国占据很久了,现在我要索取回来,此地应当归我国……结合课本所学,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力衰败之机,出兵侵占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初,在福建坚持抗清的郑功成,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众多将士,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进攻台湾海峡。到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攻打,荷兰殖民者投降。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D正确;岳飞抗击金军,属于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A排除;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康熙帝领导了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收回雅克萨。B排除;乾隆没有领导抗击俄国的斗争,C排除;故选D。
3.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故A项正确;戚继光率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郑和先后七次出使西洋,乾隆帝平了定大小和卓叛乱,均与题干“郑成功”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4.C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清初,在海南设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将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C项正确;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排除A项;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排除B项;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封达赖五世);康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形成册封制度。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西藏地区行政体制和法规。设立金瓶掣签制度,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来确定达赖和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A项正确;新疆地区设立伊犁将军等进行管辖,排除B项;清朝在黑龙江设置黑龙江将军等进行管辖,排除C项;台湾地区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排除D。故选A项。
6.D
【详解】
1662年,郑成功率领军队收复台湾,D项正确;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抗击英军,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将领,康熙是清朝皇帝,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7.C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新疆属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乾隆皇帝派人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使他们很快安下心来重建家园,有利于巩固西北边疆,C项正确;东南海防与新疆地理方位不符,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清朝政府反抗外来侵略,排除B项;安置土尔扈特部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关系,而非中外交往,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窃据我国宝岛台湾,明清之际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因此揆一应是指荷兰人,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9.B
【详解】
依据题干“达赖金印”和“驻藏大臣”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与西藏有关,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由朝廷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并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图“①”处为西藏地区,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D项正确;汉朝西域都护管辖的是新疆地区,排除A项;元朝宣政院是中央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排除B项;元朝澎湖巡检司管辖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对边疆地区的准噶尔部和回部贵族的叛乱,进行了积极的平叛,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时和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叛乱时归降的人众多,说明祖国统一安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不能说“清朝皇帝只采用招安的办法对付叛军”,C项符合题意;排除A项;破坏和平团结的叛乱注定是失败的,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清朝为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努力,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2.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均田”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免粮”反映农民要求平均财富的愿望,B符合题意;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粮”明末农民起义已经发生,A不符合题意;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只是反映农民要求得到土地、平均财富的愿望,没有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C不符合题意;李自成提出的口号仅仅是口号,没有具体规定分配土地采用的方案,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3.(1)战争: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或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或漠北之战)。
友好: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吐蕃。(任一)
(2)外部:康熙帝进行雅克萨之战。内部: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观点一: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论据:秦朝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统一。西晋结束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元朝结束辽宋夏金元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任二)
观点二:入侵者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论据: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实行改革,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促进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元朝统一后,参照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清朝确立全国统治后,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清朝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实行八股取士。(任二)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可知,战争有,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或漠北之战。友好有,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吐蕃。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可知,外部斗争有,康熙帝进行雅克萨之战。内部斗争有,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
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可任选其一,在论述中,史实必须准确,能支持观点,如,观点一: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论据:秦朝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统一。西晋结束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元朝结束辽宋夏金元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观点二:入侵者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论据: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实行改革,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促进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元朝统一后,参照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清朝确立全国统治后,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清朝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实行八股取士。
14.(1)核心思想: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局面:贞观之治(可以不用引号)。原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太宗虚心纳谏;重视人民,减轻人民负担。
(3)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应用于军事,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任写其一即可)
(4)①伊犁将军②驻藏大臣③台湾府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中庸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是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局面为“贞观之治”。根据材料二的“纵观古代帝王,有兴有亡,都由于君主耳目受蒙蔽,不知政治得失,忠诚正直者不敢直言劝谏,邪恶谄谀者日渐得势,最终灭亡。”可以概括出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太宗虚心纳谏;根据材料二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概括出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重视人民,减轻人民负担。
(3)从材料三“中国的三大发明罗盘、印刷术和火药”中任选一例,说出它对世界的影响即可。如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应用于军事,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依据材料四的“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管辖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新疆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驻军设哨,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故①填伊犁将军。雍正帝时(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故②填驻藏大臣。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故③填台湾府。
15.(1)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少数民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开明。
(2)民族融合;回族
(3)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4)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唐朝对于少数民族人才也大胆地予以重用。”可以概括唐朝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交流的表现是重用少数民族人才;根据材料一的“开元、天宝之际,少数民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可以概括唐朝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交流的表现是少数民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据以上史实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依据材料二的“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根据材料三的“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清军击溃噶尔丹。”可知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平定叛乱;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达赖金印”可知,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4)综合题干三则材料,我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有: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