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的三轮车,也是全球第一辆汽车,现保存在斯图加特本茨博物馆内。为该车提供动力的是
A.人力 B.畜力 C.改良蒸汽机 D.内燃机
2.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最早发明汽车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3.科学家发现煤不仅能生产焦炭和照明用的煤气,还能生产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在煤焦油中藏着许多宝贝,如:数百种染料、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等,现代化学工业由此发展起来,材料说明
A.生产领域的发明创造源于劳动实践 B.科研成果推动新的应用领域产生
C.现代化学工业发展源于资金保障 D.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渐衰退
4.《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工业革命 C.大学的兴起 D.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他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B.电话机开始进入生产生活
C.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 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6.2021年3月22日,湖南郴州北湖机场迎来了第一架小型飞机。这架飞机是专用的民航校验飞机,开展此次校飞距离正式通航又迈进一步。世界上最早的飞机发明者是( )
A.本茨 B.莱特兄弟 C.爱迪生 D.法拉第
7.在大约30年时间内,德国经历了英国用100多年才完成的工业革命,将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落后国家转为一个现代高效率的工业技术国家。材料强调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
A.加速了德国统一的进程 B.促进了德国跨越式的发展
C.推动德国垄断组织出现 D.加剧德国对殖民地的掠夺
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蒸汽与煤炭 B.丝绸与化工 C.蒸汽与电力 D.电力与钢铁
9.全球经济演变的本质就是科技突破带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工业革命都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
B.两次工业革命最早都在多国同时发生
C.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D.两次工业革命中都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10.下列发明创造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国---奥拓---煤气内燃机 B.美国---斯蒂芬森---蒸汽机车
C.美国---本茨---汽车 D.法国---夏尔多内---现代塑料
11.分析“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趋势示意图”,其中,直接导致煤炭占比下降、石油占比上升的科技发明是(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12.下图是某中学校服上的标签,标签上“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 )
上衣
M(160/84A)
主要面料成分
棉:80%
人造纤维:20%
A.诺贝尔 B.海厄特 C.福特 D.夏尔多内
13.19世纪70-90年代,美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40%,资本总额却增加了30%,从21亿美元上升到65亿美元;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它所雇佣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材料表明美国( )
A.电力广泛应用 B.工业化进程加快 C.贫富差距加大 D.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1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这里表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
A.特点 B.经过 C.成就 D.影响
15.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瓦特是仪表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 西门子是物理学家。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C.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D.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在17世纪40年代爆发了一场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发生了一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却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
材料二: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 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获得成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中后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德国、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1913年 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7%,美国为35.8%
——据盛朝讯《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次“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突出特点。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阶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某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三】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1)材料一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这一历史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
(2)英王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是在哪一年?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空格处①应该填什么?
(4)材料三中的“飘扬这星条旗的国家”指的是哪个国家?该国通过什么战争获得了民族解放?这次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该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是在哪一事件之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的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以内燃机做动力,D项正确;传统交通工具以人力、畜力为动力,排除A、B项;改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卡尔·本茨最早发明内燃机汽车;因此最早发明汽车的国家是德国。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推动新的应用领域产生,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之一,B项正确;发明来源于劳动实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排除A项;本题题干中没有涉及与“资金保障”相关的信息,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是加强的,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因此,依据材料中“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大多数是工匠经验的总结,排除B项;12世纪大学的兴起尚未出现工业革命,排除C项;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17世纪,尚未出现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5.D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他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的信息,排除A项;电话机开始进入生产生活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不是特点,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在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6.B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故世界上最早的飞机发明者是莱特兄弟,B项正确;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排除A项;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等,排除C项;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7.B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在大约30年时间内,德国经历了英国用100多年才完成的工业革命,将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落后国家转为一个现代高效率的工业技术国家。”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用极短的时间实现了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过程,苏金龙德国跨越式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关于德国统一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关于垄断的描述,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殖民地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D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900年处于第二次工业期间,“璀璨耀眼的展览馆”体现的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或电灯炮的发明,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应与钢铁有关,D项正确;蒸汽与煤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AC项;丝绸与化工与“璀璨耀眼的展览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
9.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跃,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并出现了垄断组织,大企业或大资本家控制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大多数发明也是由英国人发明,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并没有紧密结合,发明者大多是工匠或者技师,发明成果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A项正确;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排除B项;发明汽车的是德国人卡尔·本茨,排除C项;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的是人造纤维,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发明,这是以石油为燃料的动力机器,客观上促进了石油开采量的上升,以燃烧煤产生动力的蒸汽机已经落伍, 煤的产量下降,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动力是电力,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D项正确;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排除A项;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排除B项;1913年,美国福特公司首次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资本增速高于企业增速,到20世纪初,大企业数量少,但是拥有工人的数量和创造产值数量均较高,这明显是垄断组织的特征,D项正确;电力广泛应用与大企业数量减少无关,排除A项;工业化进程加快与大企业数量减少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贫富差距加大,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4.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垄断组织出现”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所以表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D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排除A项;题干描述的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影响,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经过和成就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
根据材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瓦特是仪表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 西门子是物理学家”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科学与技术结合的程度加深,D项正确;A项本身说法错误,排除A项;科学理论与生产经验对于发展生产来说都挺重要,排除B项;科学创新需要生产经验做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6.(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2)突出特点: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变化: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论点: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论述: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成为工厂主要动力来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火车,人类进入铁路时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发明出自德国和美国,电力开始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人爱迪生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汽车,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
材料“英国在17世纪40年代爆发了一场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革命”反映的是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发生了一 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却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反映的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两者的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
由材料“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突出特点有: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可拟定论点: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论述环节,可以两次工业革命为证。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发明出自德国和美国,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点睛】
17.(1)《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宣告独立。(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2)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3)①——总统。
(4)美国,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激励了欧洲和拉大美洲的革命运动。第二次工业革命。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可知,此内容出自《独立宣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宣告独立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英王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是在1783年;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图示反映的是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故①——总统。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飘扬这星条旗的国家”指的是美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激励了欧洲和拉大美洲的革命运动;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