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古印度,社会等级制度非常严格,按这个制度划分,商人是属于下面四个等级中的( )
A.第一等级婆罗门 B.第二等级刹帝利 C.第三等级吠舍 D.第四等级首陀罗
2.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佛教诞生于古代埃及 B.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C.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D.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
3.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印度种姓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农民身份的是( )
A.掌管祭祀大权 B.掌管军事和行政大权
C.纳税并供养第一和第二等级 D.可与官吏的女儿成婚
4.“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传教土和中国皈依者……到公元4世纪后期,中国西北部十分之九的居民都信奉了。”这里“传入中国”的是( )
A.基督教 B.白莲教 C.佛教 D.道教
5.一位老师在飞机上遇到了一位自称是“婆罗门”后裔的印度人,他用极其自豪的言语讲述了自己家族的谱系和历史。这个印度人的自豪感根源于( )
A.印度经济发展 B.印度的大国身份
C.印度的种姓制度 D.印度文化灿烂
6.公元前2500年左右,孕育亚非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7.图片中的建筑与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有关的是( )
A.
B.
C.
D.
8.古印度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耳中”这表明了古印度( )
A.法律制度残暴严苛 B.注重维护社会的稳定
C.加强对人民言行的控制 D.维护上层种姓的特权
9.与下图信息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公元前6世纪,提倡“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A.胡夫 B.乔达摩悉达多 C.阿育王 D.图特摩斯三世
10.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说:“感个婆罗门不是和一般人一样,经由母亲怀胎而出生的呢 怎么能说自己是最尊贵的种族呢 持这种论调的婆罗门,实在是所言不实,是没道理和不光彩的。”这表明释迦牟尼( )
A.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B.受到民众的支持
C.拒绝婆罗门入教 D.宣扬“忍耐顺从”
11.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历史,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如通过下图中箭头的指向,可以看出下图反映的是
A.基督教的传播 B.亚历山大东征
C.佛教的传播 D.孔雀王朝的扩张
12.下图反映的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它出现在(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二、综合题
13.
(1)请分别写出图二、图三文明成果的名称
(2)上图都属于什么类型的文明,造成这种文明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文字的产生被认为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图一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字——甲骨文,图二代表的文明产生的文字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不同的文明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距今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
——部编版《世界历史》上册
(1)简要列举大河流域孕育的人类文明,最少列举三项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希罗多德根据传闻,记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况:“(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材料二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图1分别反映了哪个国家的文明?说出它们文明的发源地。
(2)材料二中图1的文物上雕刻的是什么文件?你能谈谈这个文件的历史地位吗?
(3)材料二中图2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4)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三个文明的发源地及政治制度的共同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被定为第三等级吠舍,C项正确;.掌握神权的祭司、贵族被定为第一等级婆罗门,排除A项;掌握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的国王、武士和官吏被定为第二等级刹帝利,排除B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被定为第四等级首陀罗,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地区,而非古代埃及,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项;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BC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3.C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农民属于第三等级的吠舍,他们要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C项正确;掌管祭祀大权的是第一等级婆罗门,与农民身份不符,排除A项;掌管军事和行政大权的是第二等级的刹帝利,排除B项;可与官吏女儿成婚的是第二等级刹帝利,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
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由材料“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传教土和中国皈依者……到公元4世纪后期,中国西北部十分之九的居民都信奉了。”这里“传入中国”的是佛教,故C项正确;基督教1世纪产生,唐朝传入我国,排除A;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道教是东汉末年在我国产生的宗教,排除BD。故选C项。
5.C
【详解】
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婆罗门”可知,这个印度人的自豪感根源于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种姓制度各等级界限森严,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C项正确;ABD项与“‘婆罗门’后裔”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6.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古代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河恒河流域,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因此孕育四大国的相同地理因素是河流,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D项。
7.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信奉的是佛,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是佛教的典型文化代表,D项是乐山大佛,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建筑都不是佛教的建筑,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8.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人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一贱民, 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律制度残暴严苛,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注重维护社会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加强对人民言行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9.B
【详解】
根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提倡‘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B项正确;胡夫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排除A项;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排除C项;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埃及第18王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埃及帝国的缔造者,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
根据材料“感个婆罗门不是和一般人一样,经由母亲怀胎而出生的呢 怎么能说自己是最尊贵的种族呢 持这种论调的婆罗门,实在是所言不实,是没道理和不光彩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释迦牟尼否定婆罗门的地位,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对种姓制度有一定的冲击,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佛教受到民众的支持,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只是释迦牟尼不赞同婆罗门的地位,并没有体现拒绝婆罗门入教,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佛教宣扬“忍耐顺从”,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佛教创立于印度,后传入东南亚、中亚,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基督教,排除A项;图片内容与亚历山大东征无关,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孔雀王朝的扩张,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2.C
【详解】
根据材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结合所学可知是故印度的种姓制度,它是一种等级森严的不平等制度。“种姓制度”规定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掌握军事和行政权利;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等;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从事农业等,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等级制度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传。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3.(1)《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种姓制度
(2)大河文明 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地势平坦,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适合人类生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楔形文字,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二中的文明成果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根据“梵天”、“婆罗门”、“刹帝利”等可知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一是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图二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图三反映的是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文明成就;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都属于大河文明。造成这种文明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地势平坦,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适合人类生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两河流域产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4.(1)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中国文明(回答三项即可)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等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代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代表了恒河流域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中国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国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15.(1)古埃及;尼罗河。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2)《汉谟拉比法典》;迄今所知人类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3)种姓制度。等级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能等级的人之间不能通婚。
(4)大河流域;专制制度。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可知,这是古埃及文明;这个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1可知,这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它发源于两河流域。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可知,图片1是《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所知人类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可知,图片2是种姓制度;它的特点是,等级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能等级的人之间不能通婚。
(4)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文明均发源于大河流域,政治制度均是专制制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