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12:4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下图便签记录的信息,反映的内容是( )
时间:1115年 民族:? 首领:阿骨打 都城:会宁 国号:金
A.契丹建国 B.党项族的勃兴
C.女真族的崛起 D.蒙古族的兴起
2.下图所示人物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他受人敬仰主要是因为他是( )
A.抗元英雄 B.抗倭英雄 C.抗辽英雄 D.抗金英雄
3.我国古代北方地区流传着“女真满万不可敌”的说法,女真建金后先后攻灭的政权是
A.辽、北宋 B.西夏、辽 C.辽、北宋、西夏 D.北宋、辽
4.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隋 ②金 ③契丹 ④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5.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A.岳飞 B.卫青 C.文天祥 D.戚继光
6.历史示意图有助于形成时空观念。在下面朝代更替示意图中,金应该填在( )
A.A B.B C.C D.D
7.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于1115年建立大金政权的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8.“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唱得我们热血沸腾。这首歌曲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
A.寇准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9.下图反映民族政权的并立,图中①②分别代表
A.①隋②唐 B.①北宋②南宋 C.①南宋②元 D.①五代十国②北宋
10.宋徽宗和宋钦宗是宋朝的两位皇帝,后来又被称为“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王”和“公”是分封的爵位)。此变化是由于( )
A.南宋偏安 B.金灭亡辽 C.宋金和议 D.靖康之变
11.下图为发生在1140年的郾城大捷示意图,这一战事的交战双方是( )
A.辽与北宋 B.西夏与北宋 C.金与北宋 D.金与南宋
12.如果把“西夏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岳飞抗金、偏安一隅”提炼为一个学习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国家建立巩固 B.时代繁荣开放
C.民族政权并立 D.盛世危机四伏
13.分析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邺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建立大一统国家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力量此消彼长
14.“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材料反映了( )
A.北宋灭亡 南宋灭亡 B.南宋灭亡
C.宋金对峙 D.辽国灭亡
15.“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北宋与辽签订和议互送岁币
B.南宋与金和议中,金割让领土给宋
C.北宋向金称臣并送岁币
D.南宋与金和议,以淮水为界双方休战
二、综合题
16.观察下图,据图回答。
注: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
(1)将字母填入地图中空白的部分。
A 东京 B 长安
(2)观察上图,简要分析地图中两宋时期榷场分布的特点。
(3)写出榷场的设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摘编自教材中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女真族原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1115年,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1125年,金兵灭辽,占领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7年,金兵继续南下,灭北宋,占领开封。中国历史进入金、南宋、西夏时峙时期。(如下图)
材料二: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体制,又颁行女真文字,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南宋与金议和后,1153年,金迁都燕京,同时将大批女真人迁至中原地区,积极发展农业,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史书记载女真人“自幼惟习汉人风俗”。
材料三: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威胁到北宋都城汴京的安全,宰相寇准力主宋真宋亲自率军征讨辽军。宋真宗在前线军事占有利条件下,接受了议和条件,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财,换取辽撤军。宋辽议和后,寇准被宋真宗罢相,真宗任命王钦若等为相,从此广建宫殿,岁出日增。
(1)依据材料一填一填:1127年,赵构定都临安(今 市),建立南宋。南宋与金以 和 一线为界,中国历史进入金、南宋、 等政权并立时期。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概括金能够灭掉北宋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辽、西夏、金与并立对中国民族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1115年,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定都会宁。因此便签记录的信息反映的内容是女真族的崛起,C项正确;契丹建国与耶律阿保机相关,排除A项;党项族建立西夏,排除B项;蒙古族建立元,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为教材插图“浙江杭州岳庙中的岳飞塑像”。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D项正确;由此可知,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因此,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3.A
【详解】
宋金夹击攻辽,宋败。1125年,辽被金灭亡。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A项正确;BCD项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4.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了大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所以按照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应是①③④②,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5.A
【详解】
根据材料中“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这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南宋初年,岳飞坚持抗金,秦桧向宋高宗诬告岳飞谋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杭州百姓出于对秦桧的痛恨,制作出了油炸“桧”这一食物,也寄托了人们对岳飞的同情与肯定,故选A;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与油炸“桧”不符,故排除B;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抗元名臣,与油炸“桧”不符,故排除C;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英雄,与油炸“桧”不符,故排除D。
6.B
【详解】
金朝1115年建立,1234年灭亡,故选B项;916年-1125年为辽,排除A项;北宋的时间为960年-1127年,排除C项;南宋的时间为1127年-1279年,排除D项。排除ACD项,故选B项。
7.A
【详解】
女真族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公元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建立金朝,故A项正确;契丹族于公元960年建立辽朝,党项族于1038年建立西夏,蒙古族于1271年建立元朝,排除BCD。故选A项。
【点睛】
8.B
【详解】
依据《精忠报国》,结合课本所学,岳飞精忠报国,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抗金是在女真贵族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所以岳飞抗金是正义的,功绩不可磨灭。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因此岳飞应该是一位具有优秀品质的杰出的抗金英雄。本题中的歌词就是对岳飞的赞美。B项符合题意;寇准是北宋抗战派宰相,排除A项;文天祥是南宋灭亡后坚持抗元的大臣。排除C项;戚继光是明代将军,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寇。排除D项;故选择B。
【点睛】
《精忠报国》是解题的关键,有岳飞母亲在岳飞后背刺“精忠报国”四字的典故。故“精忠报国”指代的是岳飞。
9.B
【详解】
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朝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形成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局面,其中北宋统治区域在南,辽的统治区域在北,西夏统治区在西北地区。后受辽控制压迫的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在杰出首领阿骨打的率领下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金先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掉北宋,结束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局面。北宋皇族赵构于同年重建宋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金军几次南下欲灭亡南宋,遭到了主战派岳飞等的抵抗,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西夏政权一直存在,后来与金先后被蒙古所灭,南宋则被元朝所灭。故①处填北宋,②处填南宋,排除ACD,B项正确。故选B项。
10.D
【详解】
根据材料“宋徽宗和宋钦宗是宋朝的两位皇帝,后来又被称为‘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王’和‘公’是分封的爵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徽宗和宋钦宗由皇帝变成郡王的主要原因是靖康之变,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的事件史称“靖康之变”,D项正确;宋徽宗是北宋的皇帝,排除A项;金灭亡辽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宋金和议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郾城大捷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郾城大捷是公元1140年,金朝撕毁和约,再次以金兀术为统帅,兵分四路大举进犯,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所以交战双方是金与南宋,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
12.C
【详解】
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时代特点,根据题干“西夏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岳飞抗金、偏安一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和西夏、辽对立,南宋和西夏和金对立,体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特点,和“国家建立巩固”无关,排除A项;材料仅仅列举了两宋和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不能看出“时代繁荣开放”,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两宋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看不出“盛世危机四伏”,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期,是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北宋和辽经历了多次战争,最后签订了澶渊之盟,保持了很多年的和平,北宋和西夏,金,南宋和金等国家政权之间也是战争不断,但总体上说,此时期是一个各民族政权并立,力量彼此消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的时期,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都违背了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
14.A
【详解】
本题考查金灭北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故A项符合题意,排除D项。1276年,元朝灭亡了南宋,排除B项;南宋与金和议之后,继而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15.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同时,岳飞被冤杀,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金,排除A项;南宋割领土给金,排除B项;南宋向金称臣并送岁币,排除C项。故选D项。
16.(1)A
(2)呈带状分布在政权交界处
(3)有利于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商业的发展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空白处是东京,故选A。
(2)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榷场分布的特点是,呈带状分布在政权交界处。
(3)根据所学可知,榷场的设立,有利于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商业的发展。
17.(1)杭州市;淮河和大散关;西夏。
(2)原因:金朝向中原王朝学习,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金朝实力不断增强;北宋投降派不思进取,只图享乐,政治腐败。
(3)影响:民族关系上,促进了契丹党项、女真等边疆少数民族发展;促进了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方面交流。(答对任意一点即可)。社会经济上,有利于对中国边疆地区开发;通过签订和约,促进了边境贸易发展;长期对立,又造成战争时常发生,对社会经济造成破坏。(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1127年,赵构定都临安,即今天的杭州市,建立南宋。宋高宗和秦桧害怕以岳飞为首的抗金力量过于强大,杀害岳飞后,南宋与金签订合议,以淮海和大散关一线为界,中国历史进入金、南宋、西夏等政权并立时期。
(2)
根据材料二“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体制,又颁行女真文字,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同时将大批女真人迁至中原地区,积极发展农业”结合所学可知金朝向中原王朝学习,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金朝实力不断增强;根据材料三“宋真宗在前线军事占有利条件下,接受了议和条件,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财,换取辽撤军”结合所学可从北宋投降派不思进取,只图享乐,政治腐败等方面回答金能灭北宋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二“金迁都燕京,同时将大批女真人迁至中原地区,积极发展农业,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 可知在民族关系上,促进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方面交流。根据材料一“1125年,金兵灭辽,占领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7年,金兵继续南下,灭北宋,占领开封”可知辽、西夏、金等长期对立,又造成战争时常发生,对社会经济造成破坏。根据材料三“宋真宗在前线军事占有利条件下,接受了议和条件,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财,换取辽撤军”可知通过签订和约,促进了边境贸易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