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2.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样,一道儿白,…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上冒着点热气,…”上面的文字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结冰”是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C.“热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冰”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凝固成“人工雪”
C.夏末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雾滴
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
4.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玻璃上的“冰花” B.嘴里呼出“白气” C.湿衣服变干了 D.雪人直接变小
5.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6.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 )
A.公路上撒水车喷出的水被晒干——蒸发
B.做饭时锅里冒出的“白气”——汽化
C.刚从冷库取出的猪肉表面有一层白霜——凝固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外表面上的冰花——凝华
7.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冬至滴水成冰 B.仲夏白露沾草
C.初春冰雪消融 D.深秋霜满枝头
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的烫伤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汽化放出大量的热
B.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都可以液化
C.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重,是因为出冷库时空中的水蒸气在肉表面液化成霜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蒸发所致
9.从冷冻柜中取出的冰淇淋常会看到有“冒烟”现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冰淇淋吸热后的蒸发现象 B.这是冰淇淋正在放热
C.这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10.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
C.“窗花”是水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要放出热量
D.冰块液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1.将少量干冰放入适量的热水中,会看到杯口产生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气态的水
B.“白气”是干冰升华后形成的气态物质
C.干冰升华过程中放热
D.“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
12.下列关于物质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窗户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吃的冰棒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可乐罐放在桌面,一会儿后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
D.用久了的白炽灯的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丝先汽化后再凝华的结果
13.下列物态变化,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霜的形成 B.水结成冰
C.涂在皮肤上的酒精逐渐消失 D.烧水时壶口冒出“白气”
14.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包含很多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熔化 B.盛夏,山野里的大雾——汽化
C.深秋,路边小草上的薄霜——凝固 D.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凝华
15.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滑雪场地,需要造雪机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的工作原理是:水在专用喷嘴里由高压空气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再被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就能变成雪花,如图所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二、填空题
16.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船返回时将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因此,给飞船降温就显得十分重要。有一种非常有效的降温方式叫“烧蚀防热”,它的做法是:在飞船表面涂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上述过程,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这些物态变化都是______过程。
17.下图是一种新型可以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热(选填“吸”或“放”)实现快速灭火。
18.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说明在冰中加入盐后,冰的熔点会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白霜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19.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则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是固态,由乙到丙是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20.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将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三、综合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冰箱
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在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冷凝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 ,气态的冷凝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处冷凝剂又液化放热,使电冰箱背面温度 ,液态的冷凝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冷冻室,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电冰箱冷冻室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18℃以下,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情况下会结霜,结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此外,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
目前比较先进的电冰箱设有定时自动化霜系统,每个无霜冰箱都有机械或电子的化霜系统,当压缩机工作一段时间后(8﹣12小时左右)翅片蒸发器表面也会结霜,如不进行化霜,霜会越结越厚,到时会将翅片蒸发器结满而将风道堵死,致使冷风不能循环制冷效果下降。在翅片蒸发器的中部装有电加热丝和双金属温控及温度保险丝,化霜时通过电加热丝加热蒸发器到一定温度后双金属温控断开化霜结束后,恢复制冷。除霜所形成的水,由箱内经引水管流至冰箱底部蓄水盒中,受热自动蒸。每月应取蓄水盘清洗1次,以保持清洁和蒸发效果
(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_____②_____;
(2)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__;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3)从节能角度来说,电冰箱放在_____处;
(4)电冰箱冷冻室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自动除霜实际上就是通过加热使霜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2.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 霜是由________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
2. 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 和________ .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_______.
3. 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_____.
23.阅读短文:
电冰箱的工作循环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分组成(如下图).它的工作循环如下:
回答问题:
(1)冷凝剂是在______中吸热,在_____中放热的(选填“蒸发器”或“冷凝器”);
(2)放冰箱的房间的温度_____其它房间温度(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冷凝剂在冷凝器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下列事例发生的物态变化,与冷凝剂在冷凝器内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24.自然现象解释:
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以后,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滴就会变成小冰珠】,最后有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变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这些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为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请你依次写出上文用“【 】”括起来的文字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
25.阅读完短文后,请在表格中填写对应物态变化的名称。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物态变化,厨房就是一个物态变化的“魔术”间,一进入厨房,我们发现炉子上正架着一口装了水的锅,拧动转钮点燃火开始加热锅里的水并盖上锅盖,几分钟后,我们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水声从锅里传来,揭开锅盖,“一股白气”扑面而来;接着,我们来看看冰箱里有什么,我们看到冰箱上层的隔板上放有先用水洗净一些蔬菜,仔细 观察后发现其中有些蔬菜上“长着”一些小冰粒。当我们把蔬菜拿出放在案板上,不一会儿那些小冰粒就消失了,只剩下一些水珠还留在蔬菜叶上。这时我们再打开冰箱下层的冷冻柜,取出一支冰棍,我们发现冰棍的包装纸上粘着一些白色的粉末。
现象 物态变化
一股“白气”扑面而来 ( )
小冰粒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剩下一些水珠还留在菜叶上 ( )
冰棍的包装纸上粘着一些白色的粉末物态变化 ( )
26.(1)一个透明杯子装有适量的冷水,小凯把一大块烧红的工件浸没水中,发现工件周围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如图所示。
①工件周围的水沸腾了吗?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
②“白雾”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降雨时,常利用飞机将干冰洒到云层里,干冰在云层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该过程是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雪”的形成过程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凝华放热,故A错误;
B.“结冰”是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
C.“热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
D.“冰”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
A.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蜡烛“流泪”是由固体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
D.雪的形成是一种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工雪”是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
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雾的形成是液化;
A.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
B.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
C.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属于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雪人直接变小是固态的雪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先要根据图反映的情景,说出每幅图观察到的现象。然后结合物态变化过程给予解释说明即可。
【详解】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故A错误;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熔化形成的。故C错误;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A.公路上撒水车喷出的水被晒干,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蒸发)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做饭时锅里冒出的“白气”是锅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
C.刚从冷库取出的猪肉表面有一层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内侧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
A.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白露沾草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满枝头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
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的烫伤严重,是因为水蒸气遇冷之后液化放出大量的热,造成二次烫伤,故A错误;
B.一切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液化过程中要放热,故B正确;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冻肉上凝华成霜(或液化成水滴),导致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重,故C错误;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从冷冻柜中取出的冰淇淋温度较低,冰淇淋周围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冒烟”现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
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错误;
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正确;
C.“窗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C错误;
D.冰块熔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A.“白气”是小水珠组成的,是液态的水,故A错误;
B.“白气”是干冰升华后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
A.深秋的早晨,窗户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
B.夏天,我们吃的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从冰箱取出可乐罐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罐体,放热液化,所以一会儿后表面会有水珠,故C正确;
D.用久了的白炽灯的灯泡内表面发黑,是因为钨丝工作时在高温下先升华为钨蒸气,然后停止工作时,又放热凝华为固态钨附在灯泡内表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13.C
【详解】
A.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皮肤的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是蒸发现象,故C符合题意;
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详解】
A.冰封的湖面解冻,是冰吸热熔化成水,故A正确;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山野里的大雾就是由无数这样的小水滴会聚形成,故B错误;
C.深秋,温度骤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放热凝华成冰霜,附着在小草上,形成肉眼可见的霜,故C错误;
D.冰冻的衣服变干,衣服中的水直接变成了水蒸气,这叫升华,故D错误。
故选A。
15.A
【详解】
人工造雪过程中,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固现象,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熔化 汽化 升华 吸热
【详解】
[1][2][3]飞船表面的高分子固体材料在吸收热量后可能从固态变为液态—熔化,从液态变为气态—汽化,也可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所以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
[4]熔化、汽化、升华这三种物态变化都需要吸热,能够防止飞船在高温下烧坏。
17. 升华 吸
【详解】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
[1][2]当灭火弹外壳破裂后,固态二氧化碳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发生升华现象,从周围吸收热量实现快速灭火目的。
18. 降低 凝华
【详解】
[1]冰的熔点是0℃,由于冰与盐水混合物温度低于0℃,所以,在冰中加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2]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19. 乙 升华
【详解】
[1]由图可知,丙放热变成甲,甲再放热变成乙,可知丙是气态,甲是液态,乙是固态。
[2]由乙到丙即由固态直接吸热变成气态,这个过程是升华。
20. 保持不变 放热 凝华
【详解】
[1]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打开锅盖取粽子时,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为小水滴,液化放热,故要注意防烫伤。
[3]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冰晶。
21. 降低 升高 A 温度较低 凝华 熔化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根据冷凝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特点确定其性质;
(3)冰箱耗电量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越高,耗电量越多;
(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
【详解】
(1)[1][2]液态的冷凝剂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降低,气态的冷凝剂在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内液化,液化放热,使冰箱背面温度升高;
(2)[3]冷凝剂要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沸点低;
(3)[4]“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所以要将冰箱放在温度较低、容易通风散热较快的地方;
(4)[5][6]电冰箱冷冻室中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自动除霜实际上就是通过加热使霜熔化。
22. 水蒸气; 凝华; 空气湿润; 气温在0℃以下; 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 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4)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充分常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进行对比实验,方可得出结论.
【详解】
(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
(2)根据文中的“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可知:霜的形成条件是:空气湿润且温度在0℃以下;
(3)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中,没有提供两种不同的空气湿润环境;故不能验证猜想;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设计实验要结合题意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23. 蒸发器 冷凝器 高于 液化 BD
【详解】
(1)[1][2]由题意知冷凝剂是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2)[3]由冰箱的工作过程可知,冰箱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汽化和液化,将冰箱内的热量搬运至冰箱外,会使放冰箱的房间的温度高于其它房间温度;
(3)[4]由题意知冷凝剂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5]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符合题意;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符合题意.
24. 汽化(或蒸发) 液化 凝固 凝华 汽化(或蒸发)
【详解】
解答:(1)海水在阳光下,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降落下来变成雨;雨在下落过程中,如果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变成冰雹;冬天,水蒸气在高空中温度急剧下降,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下落下来就是雪花;(2)其中属于吸热的是汽化.
25. 液化 熔化 凝华
【详解】
[1]一股“白气”扑面而来,“白气”是从锅里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2]小冰粒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剩下一些水珠还留在菜叶上,是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3]冰棍的包装纸上粘着一些白色的粉末,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26. 沸腾了 见解析 见解析 升华 吸热
【详解】
(1)①[1][2]工件周围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由下往上变大,说明水沸腾了。
②[3]“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2)[4][5]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云层里,干冰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