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7.1 走进分子世界
一、单选题
1.以下几条摘录的是某同学在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玉兰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下列关于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荷叶上露珠靠近时能够聚集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春天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手捏海绵,海绵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3.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不可能同时存在
B.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C.由于压缩固体十分困难,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D.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4.近年来,我县青树嘴镇全面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以美丽河湖滋养翠蔓青树,擦亮生态文明优势,绘就了“水美家乡”的绿色画卷。居民们介绍:“没整治之前,河道又黑又臭”原来“很远能闻到臭气”, 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 )
A.花香满园 B.两铅块被紧压之后吸在一起
C.尘土飞扬 D.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6.如图所示,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静待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关于“糖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糖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少
B.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
C.糖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
D.固态糖分子固定不动
7.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长期堆放的煤会渗透进地板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春天柳絮飞扬
D.将糖放入水中,水会变甜
8.下列有关的现象与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 )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面包轻轻一捏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D.两个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挂较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 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 原子构成的
10.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分子动理论的解释的是( )
A.甲图:电子显微镜下金块的微观构造
B.乙图:火山爆发时漫天灰霾
C.丙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美丽的蝴蝶
D.丁图:将两铅柱底面削平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11.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放量,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1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增加
B.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C.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二、填空题
13.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变黑,说明_________;俗语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___________;“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_____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________ (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
14.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存在______;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______。
15.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新冠病毒是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 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在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中,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是用酒精消毒,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做______。
16.在平静的水面上轻轻滴一滴油,油会慢慢扩展开来,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油膜的面积不会无限扩大,因为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三、综合题
17.①将50cm3的水与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则混合液的总体积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下同)100cm3,密度_____ 0.9×103 kg/m3.
②如图,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在膨胀,我们可以把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看成是宇宙,把_____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小塑料粒周围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_____(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18.如图所示为交警检测驾驶员是否酒驾、醉驾所用的酒精测试仪的原理图.其中R0是定值电阻,R1是酒精气体传感器,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对着R1呼气时,由电压表改装的仪表既可显示出被侧者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大小.
(1)在一次交通勘察时,交警还未打开出门,就闻到了浓浓的酒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属于_____现象.若酒驾标准是0.2mg/mL≤酒精气体浓度≤0.8mg/mL.交警在对驾驶员进行呼气测试时,显示其酒精气体浓度为0.4mg/mL.则该司机_____(选填“是”或“不是”)酒驾.
(2)请分析:随着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测试仪(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__________ 。
19.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的核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
(2)由于一系列的爆炸,使得大量的核燃料外泄,周围的人们处在核污染中.为了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法来有效降温,这是用_____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在喷水过程中,会看到的核反应堆外壳冒出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先后经过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后_____.
(3)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 t的煤炭.6×106 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J.(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
(4)“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
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D.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入垃圾箱
20.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小区周边的污染情况做了调查,并到环保监测部门获取了该小区内某监测站记录的数据(一个空气监测仪每隔两小时记录的 PM2. 5 参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PM2.5/(μg/m3) 40 80 100 140 110 120 140 90 80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 PM2. 5 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
(2)分析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3)请你分析造成该区域大气污染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1.近几十年来,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明显加长,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储量并不丰富,人类打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在湖南益阳建有桃江核电站.但核电站也有安全隐患,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1)核电站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了核_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
(2)由于一系列的爆炸,使得大量的核燃料外泄,周围的人们处在核污染中,图中是核辐射标志的是_____.
(3)“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_______ .
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
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D.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入垃圾箱.
(4)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t的煤炭.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__________ ?(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玉兰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A.荷叶上露珠靠近时能够聚集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正确;
B.春天柳絮飞扬,是柳絮在力的作用下的机械运动。故B错误;
C.手捏海绵,海绵变小,是海绵内部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
A.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故A错误;
B.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固体间,比如长时间堆放煤的地方变黑了,故B错误;
C.由于压缩固体十分困难,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而不是分子间没有间隙,扩散现象说明任何物体分子间都存在间隙,故C错误;
D.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不断运动,才会进入对方,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河道的臭味,是因为臭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人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A。
5.D
【详解】
A.花香满园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两铅块被紧压之后吸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尘土不是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
A.糖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A错误;
B.糖在加热过程熔化,内能增加;慢慢变硬形成“糖画”的过程,糖由液态凝固为固态,凝固放热,内能减小,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所以糖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故C正确;
D.分子总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态糖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A.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上,地板会变成黑色,是煤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属于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酒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春天柳絮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将糖放入水中,过一会整杯水都变甜了,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
A.“破镜难圆”是分子间距离太大,没有分子间作用力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面包轻轻一捏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小孔,并不是间隙,故B不符合题意;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挂较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A.根据分子动理论内容知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一般地,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
A.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种物质的微观结构,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可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是火山爆发,漫天灰霾,是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不可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故B符合题意;
C.蝴蝶能够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可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两铅柱底面削平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可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详解】
A.图示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最后会混合在一起,两个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相同,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颗粒在做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B错误;
C.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颜色相同后,气体分子仍然在做运动,故C错误;
D.原来上方瓶中为空气,现在两瓶颜色相同了,说明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混在一起了,所以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荷的总量并没有变化,故A错误;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的,分子间间距变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变小,反之,都变大,故B错误;
C.肉眼看不到分子,因此也不能观察到分子间的空隙,故C错误;
D.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这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故D正确。
故选D。
13. 分子永不停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较大 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详解】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变黑,说明分子永不停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4]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分子间作用力几乎没有。“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所以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14. 间隙 引力
【详解】
[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但不能无限制的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荷叶上的雨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5. 不是 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详解】
[1]新冠病毒是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所以飞沫传播的方式是颗粒物的宏观运动,而不是微观分子的扩散现象。
[2]根据分子动理论知识,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16. 不是 引力
【详解】
[1]扩散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油膜不是扩散现象。
[2]油膜的面积不会无限扩大,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7. 小于 大于 小塑料粒 类比法
(1)解答本题需把握: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2)“宇宙大爆炸”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详解】
(1)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将50cm3的水与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总体积小于100cm3;若混合后总体积为100cm3,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则密度为:.但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质量不变,根据可知,混合液的密度大于0.9×103kg/m3.
(2)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在膨胀,课本上将一个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看着宇宙,小塑料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小塑料粒周围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运用的是主要一种思维方法是类比法.
故答案为(1)小于;大于;(2)小塑料粒;类比法.
【点睛】
分子动理论记住三句话: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
18. 扩散 是 根据图乙图象可知,当酒精气体浓度增加时,酒精气体传感器R1的电阻变小,由图甲可知,R1和R0串联,故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I=U/R可知,总电流将增大,而电压表测量的R0两端的电压,在R0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变大则其两端的电压变大,即测试仪(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反之,即测试仪(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
【详解】
试题分析:(1)交警还未打开出门,就闻到了浓浓的酒味,这是因为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属于扩散现象.驾驶员进行呼气测试时,显示其酒精气体浓度为0.4mg/mL,酒驾标准是0.2mg/mL≤酒精气体浓度≤0.8mg/mL,因为0.2mg/mL<0.4mg/mL<0.8mg/mL,所以该司机是酒驾.
(2)根据图乙图象可知,当酒精气体浓度增加时,酒精气体传感器R1的电阻变小,由图甲可知,R1和R0串联,故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I=U/R可知,总电流将增大,而电压表测量的R0两端的电压,在R0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变大则其两端的电压变大,即测试仪(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反之,即测试仪(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
【考点定位】
扩散现象;欧姆定律的应用
19. 裂变 热传递 汽化 液化 1.8×1017 D
【详解】
解:(1)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裂变时释放出来的;(2)喷水降温是将反应堆外壳的热量传递给水,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聚集中空中;“白气”形成先后经过的物态变化是水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再液化成小水珠;(3)放出的热量Q=qm=3×107J/kg×6×109kg=1.8×1017J;
(4)用太阳能替代电能,养成及时关水关灯的好习惯,废旧物品的二次利用等都符合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要求,只有将废电池与生活垃圾丢在一起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
20. 12:00和 18:00该区域大气中PM2. 5含量最高 汽车排放的尾气
【详解】
(1)[1]根据表格描点,并将各点顺次连接,如下图:
(2)[2]分析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天中,12:00和 18:00该区域大气中PM2. 5含量最高。
(3)[3]造成该区域大气污染的原因可能是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等。
21. 裂变 C D 1.8×1017J
【详解】
解答:(1)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了可控的核裂变;(2)结合对各种标志的认识可知,A是噪声有害的标志,B是一般是当心触电,C是指电离辐射或核辐射.因此,C符合题意; (3)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角度来分析,“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等,都是很好的习惯和做法,值得提倡,唯独将废电池与生活垃圾装在一起丢入垃圾箱的做法不妥,因为电池含有汞等重金属,可污染土壤和水源,应单独存放与处理,故选项D符合题意.(4)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qm=3×107J/kg×6×106×103kg=1.8×1017J,
点睛:(1)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来最终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2)明确图中三个标志的含义,即可判断哪一个是核辐射的标志;(3)主要考查了一些生活小常识,结合自己的认识可做出选择.(4)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qm可计算煤炭燃烧放出的热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