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单选题
1.用分子动理论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2.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带电轻质小球,发现两者相互吸引,则小球(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 D.无法判断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麦浪起伏 B.尘土飞扬 C.花香四溢 D.大雪纷飞
4.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电子半径的数量级小于10-9nm。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原子 原子核 电子
B.电子 原子 原子核
C.原子核 原子 电子
D.原子 电子 原子核
5.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6.水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
A.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水分子之间有引力
C.水分子之间有斥力 D.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7.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分子动理论的解释的是( )
A.甲图:电子显微镜下金块的微观构造
B.乙图:火山爆发时漫天灰霾
C.丙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美丽的蝴蝶
D.丁图:将两铅柱底面削平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8.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9.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破镜难圆---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摘较大的水银---分子间有引力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存在空隙
D.施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0.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
B.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带了电,说明小勺是导体
11.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涂料小液滴喷向物件是因为分子热运动
1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大风起兮云飞扬 B.柳絮飞时花满城
C.满架蔷薇一院香 D.秋雨梧桐叶落时
13.如图所示的甲、乙表示氧原子及其组成粒子的结构图。各粒子和氧原子分别用a到e符号表示,则( )
A.a表示氧原子 B.b表示原子核 C.c表示电子 D.d可能带负电荷
14.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的a端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若此时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吸管的a端和b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与吸管a、b两端均相互吸引
B.玻璃棒与吸管a、b两端均相互排斥
C.玻璃棒与吸管a端相互吸引,与b端相互排斥
D.玻璃棒与吸管a端相互排斥,与b端相互吸引
1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也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丝绸与玻璃棒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甲中,玻璃棒A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D.图乙中,金属箔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球B上
二、填空题
16.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由于__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带正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与图中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现象相同。
17.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a、b接触时,电子转移的方向为______到______(选填“a”或“b”)。
18.当玻璃棒和丝绸摩擦时,丝绸带_____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丝绸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反复摩擦后,发现玻璃棒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19.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_带正电;玻璃棒属于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用久的风扇扇叶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带了______,具有______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20.静电发动机的制作: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台静电发动机。他将两个塑料杯的外面都包了一层铝箔,将两个杯子套在一起并在外面再套一个塑料杯,制作成简易电容杯,再将一个塑料杯周围均匀的贴上铝箔条,用笔尖在塑料杯顶端顶出个凹坑,制成转杯。用笔将转杯支撑在底座上,然后将电容杯中接出的一个铝箔条与转杯一侧的铝箔条接触,用塑料吸管做支架,固定一个铝箔条并使其与转杯的另一侧接触。静电发动机就制作完成,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将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重复几次后,便观察到转杯转动了起来。
(1)转杯转动的主要原因是: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其带电,用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使电容杯带电后,通过铝箔条把电荷传导到转杯的铝箔上,由于_______,在力的作用下,转杯就转了起来;
(2)此次实验影响成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根据你的实验经历写出你的猜想。_______
三、综合题
21.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__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________ 电的原子核和带________ 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2)以氢原子为例,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________(甲/乙/丙/丁).
22.阅读以下短文,请找出三个跟物理知识密切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并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
近段时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深圳大部分市民都倾向从网上选购每日菜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盒马鲜生”因为品质高,位列超市附近居民的首选行列。
提到“盒马鲜生”,它最与众不同的是庞大的生鲜区。各种海产生鲜应有尽有,透过透明水缸,你可以看到水里色彩鲜艳的波士顿龙虾,身披黄金盔甲的帝王蟹等等。比较有活力的是鱼缸,鱼儿摆动着尾巴,就能在水中游来游去,让鱼虾保持活力的是鱼缸底部的氧气泵源源不断地供氧,有些小气泡从缸底慢慢升上来,越变越大,直至到达液面破裂开来。有些冰鲜保存的海产如八角鱼、带鱼等则会放在大量的碎冰上保持冷冻状态供顾客挑选。
为了促进生鲜区的销售,“盒马鲜生”还提供现场烹饪的服务。一走进熟食区香浓的海鲜味就扑面而来,如果选择现场烹饪,冒着“白气”的海鲜大餐几分钟就能端到顾客的面前。
当然,“盒马鲜生”更黑科技的是它的扫脸支付,自动收银系统的摄像头通过拍照捕捉你的脸部信息,匹配你的支付宝账号,只需要输入手机尾号就能成功扫脸支付。买单完成后,几秒钟你的手机就能收到支付账单信息。
序号 原文 涉及的物理知识
示例 手机就能收到支付账单信息 手机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1 ______ ______
2 ______ ______
3 ______ ______
23.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 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
(2) 1um金箔包含了30000 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__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
A.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C.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净化器.
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其工作过程(如图甲)是: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时,灰尘被正电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流到负电格栅板时,带电灰尘被吸附,此后经过活性炭层时,化学有毒气体被吸附,排出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多次循环后变成洁净空气.
洁净空气量(CADR)是反映其净化能力的性能指标,CADR 值越大,其净化效率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评估其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CADR=2.3V/t(V:房间容积; t: 空气净化器使房间污染物的浓度下降90%运行的时间,)其铭牌如表所示:
规格 额定电压 频率 额定功率 洁净空气量(CADR)
GH-2034A型 220V 50HZ 44W 138m3/h
(1)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房间的使用面积为18m2,高度是3m此空气净化器___ (能 /不能)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
(3)可变电阻是制作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常用元件,图乙为其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保持6V恒定,Rt为可变电阻,其阻值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如图丙所示,R0为定值电阻,当浓度为0. 031%时,电压表示数为1V,则R0阻值为_______Ω,当电压表示数大于3V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_______________%,此时空气净化器会自动报警.
25.(1)如图所示,利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质量、初温均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相同时间,观察到食用油比水的温度变化大,说明食用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______。
(2)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由此得知橡胶棒是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箔能够张开,是由于_____。
26.阅读《静电喷涂》回答下题.
静电喷涂
传统液体喷涂一般采用人工手喷的作业方式,存在油漆浪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清理困难、生产效率低、产品有色差、质量不稳定及损害工作人员健康等问题.而静电喷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它的原理与静电除尘相同,是利用高压所形成的静电场来进行喷漆的新技术.它不单能节俭涂料,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而且能够使喷涂工艺机械化、连续化、减少喷涂的不良率.获得的漆膜质量高,附着力好,漆膜均匀、光洁.静电喷漆技术结合自动化生产,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大型工厂的喷涂车间往往见不到工人,只需少量人员设置喷涂参数,系统就精确地按照轨迹近乎完美地进行喷涂.如图1所示就是某国产品牌自动喷涂车间.
喷涂前,被喷涂的工件被送至喷涂车间,接正极并与大地相连接.工作时,静电喷涂的喷枪或喷盘喷杯,涂料微粒部分接负极,在高压电源的高电压作用下,喷枪(或喷盘、喷杯)的端部与工件之间就形成一个静电场.涂料微粒所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和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成正比,而与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成反比.雾化的涂料微粒在直流高压(60~120 kV)电场中,经喷嘴雾化后喷出,被雾化的涂料微粒通过枪口的极针或喷盘、喷杯的边缘时因接触而带电带负电荷,在静电场作用下,向带正电荷的工件表面运动,当经过电晕放电所产生的气体电离区时,将再一次增加其表面电荷密度.这些带负电荷的涂料微粒互相排斥均匀散开,扑向工件,最终牢牢的沉积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膜,见如图2.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喷出的涂料之所以能精准地飞向被涂工件,它的根本原因是利用了_____的性质.
(2)从喷枪喷出的涂料,之所以会均匀散开,这是因为_____.
(3)关于涂料微粒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正确的是_____,k为某常数.
A.F=k B.F=kQUR C.F=k D.F=k
(4)在静电喷涂工艺的诸多优点中,说出你最看重的某个优点,并说明你为什么看重这个优点.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是由于气体分子间隔随着压力的变大而减小,证明了分子间有间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是因为破碎后的玻璃碎片间的分子间隔太远,所以引力无法发挥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此带电轻质小球带正电,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A.麦浪起伏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尘土飞扬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花香四溢是由于花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大雪纷飞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
因为1nm=10-9m,所以
10-9nm=10-18m
故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原子、原子核、电子。
故选A。
5.B
【详解】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A错误;
B. 摩擦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而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故B正确;
C.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橡胶棒向验电器转移,两箔片带了负电荷,故C错误;
D. 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上与两箔片上的都带了负电荷,电荷电性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
水在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水比较难以被压缩。
故选C。
7.B
【详解】
A.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种物质的微观结构,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可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是火山爆发,漫天灰霾,是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不可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故B符合题意;
C.蝴蝶能够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可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两铅柱底面削平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可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
由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当将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进入零件分子间的间隙,从而渗入零件的表层。这种渗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详解】
A.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A符合题意;
B.两滴水银能自动结合,是因为相水银分子之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相互吸引,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存在间隙,故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施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是因为盐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
A.塑料勺经过摩擦带了电,带电体吸引胡椒粉这样的轻小物体,故A正确;
B.若塑料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电子,故B错误;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摩擦起电不能说明物体是导体,塑料小勺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A.物体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也可以不带电,故A不符合题意;
BC.小液体之间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液滴不是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
A.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和花看得见,故不是分子,故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满架蔷薇一院香,是香味分子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秋雨梧桐叶落时,雨、梧桐叶都是看的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详解】
如图乙所示,b可以分成a、c,a又可以分成d、e,故b是原子,原子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故a表示原子核,c表示核外电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详解】
已知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吸管a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a端也带负电荷;此时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吸管的a端和b端,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和a端是异种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玻璃棒会吸引吸管a端,b端不带电,但玻璃棒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玻璃棒会吸引b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D
【详解】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了,丝绸得到电子,那么玻璃棒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丝绸的弱,故A错误;
BC.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B接触时,金属箔上的电子受到A的吸引而向A移动,于是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于是金属箔张开了一定角度,故BC错误;
D.图乙中,带正电的A靠近B,B因为受到A的吸引,于是电子集中在B靠近A的那端,于是金属箔上的一部分电子会向金属球B转移,故D正确。
故选D。
16. 失去 甲
【详解】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
[2]实验室中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常用仪器是验电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图甲中的现象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与图甲中的现象相同。
17. b a
【详解】
[1][2]丝绸摩擦玻璃棒a,玻璃棒a失去电子带正电。用带正电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金属球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a上,因此a、b接触时,电子转移的方向为从b到a。
18. 负; 得到; 做功
(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消灭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改变内能的方式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详解】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同时丝绸得到了电子,所以丝绸带负电.
反复摩擦后,发现玻璃棒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9. B 绝缘体 电 吸引轻小物体
【详解】
[1]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不带电物体。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带正电,A与C吸引,说明C带负电或不带电,A与B排斥,说明B带正电。
[2]玻璃棒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3][4]风扇叶转动时,与空气摩擦而起电,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扇叶会布满灰尘。
20.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见解析
【详解】
(1)[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其带电,用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橡胶棒的电荷转移到转杯的铝箔细条片上,此时转杯的铝箔细条片和电容杯的铝箔带有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转杯就旋转了起来。
(2)[2]支架上固定的铝箔接地不良好,原因是转杯上铝箔带上负电,旋转一周后,电容杯的铝箔与转杯上的铝箔的前后两侧都排斥,会影响转杯的转动,应该让支架上的铝箔接地,当转杯上的带电铝箔旋转到支架一侧,与支架铝箔接触,将负电荷释放,转杯上的铝箔将不带电,由于惯性,继续旋转到电容侧,于电容杯的铝箔接触,带电排斥旋转。
21. 分子 卢瑟福 正 负 丙
我们把保持物体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卢瑟福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核核式模型.
【详解】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 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原子是由处于核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核外电子构成的.
(2)氢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且原子核相比原子的体积很小,故丙正确.
故答案为(1)分子;卢瑟福;正;负;(2)丙.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微观世界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22. 看到水里色彩鲜艳的波士顿龙虾 光的折射 鱼儿摆动着尾巴,就能在水中游来游去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香浓的海鲜味就扑面而来 分子热运动
【详解】
[1][2]透过透明水缸看到的波士顿龙虾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4]鱼儿摆动尾巴就能游来游去,是因为鱼尾对水用了力,那么水也对鱼有力的作用,所以鱼能游起来,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6]香浓的海鲜味扑面而来,闻到海鲜味是由于海鲜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23. 不会 原子核 B C
【详解】
(1)[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通过原子间间隙,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被反弹发生偏转;
[2]极少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2)[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4]由α粒子散射实验可推断,原子是由具有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与C描述最相符.
24.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能 10 0.035
【详解】
(1)[1]由图甲知,正电钨丝使灰尘带正电,因为异种电荷相吸引,所以负电格栅板能吸附灰尘的;
(2)[2]由题可知,房间体积V=Sh,由表格数据知:洁净空气量CADR=138m3/h,
所以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的时间:
t= == =0.9h,
所以能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
(3)[3][4]由图乙知,R1、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电压,由图象知,当浓度为0.031%时,R1=50Ω,电压表示数为1V,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得:
R0== =10Ω;
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R1的阻值:
R′1= =10Ω,
由图象知,R1阻值越小,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为0.035%,即:当电压表示数大于3V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0.035%。
25. 小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详解】
(1)[1]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说明吸收热量相等,因为食用油比水的温度变化大,根据公式可得食用油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2)[2]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上的电荷发生了转移使金属箔上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
26. 惯性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 静电喷涂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环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1)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涂料微粒所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和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成正比,而与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成反比;
(4)静电喷漆的原理与静电除尘相同,是利用高压所形成的静电场来进行喷漆的新技术,它不单能节俭涂料,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而且能够使喷涂工艺机械化、连续化、减少喷涂的不良率.
【详解】
(1)涂料被喷出后,由于涂料具有惯性,所以喷出的涂料能精准地飞向被涂工件;
(2)被雾化的涂料微粒通过枪口的极针或喷盘、喷杯的边缘时,因接触而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涂料均匀散开,扑向工件,最终牢牢的沉积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膜;
(3)由题文中的信息可知,涂料微粒所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和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成正比,而与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成反比,电场力的表达可能为:;故D正确;
(4)现在环保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我看重的优点是:静电喷涂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
故答案为(1)惯性;(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D;(4)静电喷涂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环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静电喷涂的原理、优点,了解文中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