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十一(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十一(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1-28 15:1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十一(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如图,半径为2的两个等圆⊙O1与⊙O2外切于点P,过O1 作 ⊙O2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与⊙O1分别交于C、D,则弧APB与弧CPD的弧长之和为( )

A. B. C. D.
2.如图,∠ACB=60°,半径为2的⊙O切BC于点C,若将⊙O在CB上向右滚动, 则当滚动到⊙O与CA也相切时,圆心O移动的水平距离为 ( )

A. 4 B. C. D.
3.如图(2)所示,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4.如图,过上一点作的切线,交直径的延长线于点D. 若∠D=40°,则∠A的度数为( )
A.20° B.25° C.30° D.40°
5.如图,⊙P内含于⊙,⊙的弦切⊙P于点,且.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则弦的长为( )
A.3 B.4 C.6 D.9
6.某花园内有一块五边形的空地(如图),为了美化环境,现计划以五边形各顶点为圆心,2m长为半径的扇形区域(阴影部分)种上花草,那么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 )
A.6πm2 B.5πm2 C.4πm2 D.3πm2
7.一个圆锥的母线是10,高为8,那么这个圆锥的表面积是 ( )
A.116π B.96π C.80π D.60π
8.如图,若AB是⊙0的直径,CD是⊙O的弦,∠ABD=58°, 则∠BCD=(  )
A、116°   B、32°     C、58° D、64°
9.下列各命题正确的是 : ( )
A.若两弧相等,则两弧所对圆周角相等
B.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C.垂直于弦的直线必过圆心
D. 有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0.如图,⊙O中,弦、相交于点,若,, 则等于( )
A.30° B.35°
C.40° D.50°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如图,“凸轮”的外围由以正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半径的三段等弧组成.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则凸轮的周长等于   .
12.如图,已知∠OCB=20°,则∠A= 度.
13.把球放在长方体纸盒内,球的一部分露出盒外,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EF=CD=16厘米,则球的半径为 厘米.
14.如图,为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P的半径为,当⊙P与直线相切时,则点的坐标为 .
15.已知扇形的半径为3 cm,圆心角为1200,则此扇形的的弧长是 cm,扇形的面积是 cm2(结果保留π)。
16.某同学掷出的铅球在平地上砸出一个直径约为10cm,深约为2cm的小坑,则该铅球的直径约为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
已知:如图,AB为⊙O的直径,AD为弦,∠DBC =∠A.
17.求证: BC是⊙O的切线;
18.若OC∥AD,OC交BD于E,BD=6,CE=4,求AD的长.
19.
 又PE⊥CB于E,若BC=10,且CE∶EB=3∶2,求AB的长.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
20.如图,△ABC内接于⊙O,直径BD交AC于E,过O作FG⊥AB,交AC于F,交AB于H,交⊙O于G.
(1)求证:OF?DE=OE?2OH;
(2)若⊙O的半径为12,且OE:OF:OD=2:3: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
21.如图,A、B为⊙O上的两个定点,P是⊙O上的动点(P不与A、B重合),我们称∠APB为⊙O上关于A、B的滑动角。
(1)已知∠APB是上关于点A、B的滑动角。
① 若AB为⊙O的直径,则∠APB=
② 若⊙O半径为1,AB=,求∠APB的度数
(2)已知为外一点,以为圆心作一个圆与相交于A、B两点,∠APB为上关于点A、B的滑动角,直线PA、PB分别交于点M、N(点M与点A、点N与点B均不重合),连接AN,试探索∠APB与∠MAN、∠ANB之间的数量关系。
22.如图,直线EF交⊙O于A、B两点,AC是⊙O直径,DE是⊙O的切线,且DE⊥EF,垂足为E.
(1)求证:AD平分∠CAE;
(2)若DE=4cm,AE=2cm,求⊙O的半径.
已知:如图,是的直径,, 切于点垂足为交于点.

23.求证:;
24.若, 求的长
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弦,OD⊥AC于点D,过点A作⊙O的切线AP,AP与OD的延长线交于点P,连接PC、BC.
25.猜想:线段OD与BC有何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6.求证:PC是⊙O的切线
如图,中,,为直角边上一点,以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恰好与斜边相切于点,与交于另一点.
27.求证:
28.若,,求圆O的半径及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9.如图,已知为⊙O的弦(非直径),为的中点,的延长线交圆于点,∥,且交的延长线于点.::,。求⊙O的半径.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C
6.A
7.B
8.B
9.D
10.C
11.π。
12.70°。
13.10。
14. 或
15.,
16.14.5cm
17.证明:(1)∵AB为⊙O的直径
∴(D=90°, (A+(ABD=90°
∵∠DBC =∠A
∴∠DBC+∠ABD=90°
∴BC⊥AB
∴BC是⊙O的切线
18.∵OC∥AD,(D=90°,BD=6
∴OC⊥BD
∴BE=BD=3
∵O是AB的中点
∴AD=2EO -
∵BC⊥AB ,OC⊥BD
∴△CEB∽△BEO,∴
∵CE=4, ∴
∴AD=
19.
 
   ∴CD⊥AB
  又∵BC=10
  CE∶EB=3∶2
   ∴EC=6,BE=4
  又∵PE⊥BC
   ∴Rt△BEP∽Rt△BPC
    
  
  
   
 
20.(1)证明:∵BD是直径,∴∠DAB=90°。
∵FG⊥AB,∴DA∥FO。∴△FOE∽△ADE。
∴,即OF?DE=OE?AD。
∵O是BD的中点,DA∥OH,∴AD=2OH。∴OF?DE=OE?2OH。
(2)解:∵⊙O的半径为12,且OE:OF:OD=2:3:6,∴OE=4,ED=8,OF=6。
代入(1)中,得AD=12。∴OH=AD=6。
在Rt△ABC中,OB=2OH,∴∠OBH=30°,∴∠BOH=60°。
∴BH=BO?sin60°=12×。
∴S阴影=S扇形GOB﹣S△OHB=。
21.解:(1)①900。
②如图,连接AB、OA、OB.
在△AOB中,∵OA=OB=1.AB=,∴OA2+OB2=AB2。
∴∠AOB=90°。
当点P在优弧 AB 上时(如图1),∠APB=∠AOB=45°;
当点P在劣弧 AB 上时(如图2),
∠APB=(360°-∠AOB)=135°。
(2)根据点P在⊙O1上的位置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点P在⊙O2外,且点A在点P与点M之间,点B在点P与点N之间,如图3,
∵∠MAN=∠APB+∠ANB,
∴∠APB=∠MAN-∠ANB。
第二种情况:点P在⊙O2外,且点A在点P与点M之间,点N在点P与点B之间,如图4,
∵∠MAN=∠APB+∠ANP=∠APB+(180°-∠ANB),
∴∠APB=∠MAN+∠ANB-180°。
第三种情况:点P在⊙O2外,且点M在点P与点A之间,点B在点P与点N之间,如图5,
∵∠APB+∠ANB+∠MAN=180°,
∴∠APB=180°-∠MAN-∠ANB。
第四种情况:点P在⊙O2内,如图6,
∠APB=∠MAN+∠ANB。
22.(1)证明:连接OD,
∵OD=OA ∴∠ODA=∠OAD ………… 1分
∵DE是⊙O的切线
∴∠ODE=90° OD⊥DE ………… 2分
又∵DE⊥EF ∴OD∥EF …………… 3分
∴∠ODA=∠DAE ∴∠DAE=∠OAD ∴AD平分∠CAE. ………… 5分
(2)解:连接CD ∵AC是⊙O直径 ∴∠ADC=90°………………… 6分
由(1)知:∠DAE=∠OAD ∠AED=∠ADC
∴△ADC∽△AED ∴ ………………… 7分
在Rt△ADE中,DE=4 AE=2 ∴AD= ………………… 8分
∴ ∴AC=10 ………………… 9分
∴ ⊙O的半径是5. ………………… 10分
23.证明:连结

由是切线得-------------------------------1分


又由得


∴ --------------------------------------------4分
24.解:为直径
∴--------------------------------------------5分


--------------------------7分
∴ ----------------------------------8分
又且
--------10分
25.略
26.略
27.切⊙O于,在和中,
(4分)
28.设半径为,在中,,
解得由(1)有,,
解得.(10分)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