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20:0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选择题
1.“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第一次在我国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义原则“的文件是
A.双十协定 B.《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土地改革法》
2.下图是1953-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总产量示意图。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科技强军战略的实行
3.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从根本上说明了(  )
A.国民经济困难得到根本好转
B.工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C.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
D.发展社会经济一定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经历了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共同纲领》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文革”时期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终结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D 平反刘少奇冤案 拨乱反正工作完成
A.A B.B C.C D.D
5.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别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十一届三中全会
6.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几经变化。下图中农业总产值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梦糜以求的理想。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
B.“一五”计划
C.改革开放
D.三大改造
8.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
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9.下表反映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发展领域是( )
A.农业 B.商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0.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红卫兵”“走资派”“上山下乡”等流行语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12.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20世纪50年代最初几年里……他们缺少农具及牲口,以便能够有效地耕作其土地……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只靠简单地重新分配村中的土地就能解决的。”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建立生产合作社 C.实行公私合营 D.建立人民公社
13.“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这段话反映了什么事件的严重后果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 C.改革开放 D.“文化大革命”
14.第三套人民币一分钱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15.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二、综合题
16.“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中央决定开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1)据材料一,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国家颁布的一部重要文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历史意义。
(3)据材料二,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两个失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图中,指出A、B、C、D中   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实现了两千多年来农民的土地梦;   段的措施使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5)综上所述,在制定“三农问题”政策时应该注意什么或坚持什么原则?
17.看图识史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取得了巨大成就。大規规模的工业化建设逐渐改変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中国、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比较表
看一看
(1)对比数据图,1952-1957年的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想一想
(2)为什么在艰难环境中,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1954年一届人大会议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体现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故C正确;双十协定是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排除A;《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没有体现出人民民主和社会义原则,排除B;《土地改革法》主要是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法令,排除D。故选C。
2.B
【详解】
依据题干中的“1953—1957年”可知,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时间。示意图中反映的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情况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50—1952年,排除;C项发生在1958年,排除;D项科技强军战略实行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故选B。
3.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导致国民经济损失惨重,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说明发展社会经济一定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A错误,D项正确;故选D项。工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都是国民经济调整取得的成就,排除BC项。故选D项。
4.B
【详解】
根据题干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选项B逻辑关系正确;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项错误;文革结束后,我国开始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是终结,C项错误;拨乱反正工作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进行的,平反刘少奇冤案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项错误。故选B。
5.C
【详解】
依据题干的“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事”指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后事”提供了教训。故C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年浩劫”不符,排除AD;大跃进运动与题干的“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不符,排除B。故选C。
6.B
【详解】
根据图表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3-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量稳步增长,主要原因是这个时期实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A项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年到1952年,故A不符合题意;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是1958年,是农村经济探索的一次失误,故C不符合题意;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间是1978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了工业化的体系,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8.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故A项正确。题目考查的是政治角度,B项和C项是经济角度,故排除B、C项。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A。
9.D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可知,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属于重工业,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属于重工业,喷气式飞机和机床厂都属于重工业,由此可知,下表反映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重工业,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
10.C
【详解】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它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造反派冲击和批判各级领导干部,很多干部被打成走资派,知青上山下乡,C符合题意;AB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择C。
11.B
【详解】
据“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可知,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B项正确;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犯的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在1976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
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最初几年里”“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于1953年—1956年底进行三大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B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士地所有制,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实行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从一九五八年夏季开始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3.D
【详解】
依据题干“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人民的人身安全等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遭到破坏,法制形同虚设,故D项符合题意;A项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题意不符;B项大跃进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经济出现的失误,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与题意不符;C项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与题意不符。故选D
14.B
【详解】
依据题干“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结合所学知识,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成就就包括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了第一批解放牌汽车,B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1919-1949年间,A排除;文化大革命时期是1966-1976年间,C排除;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D排除。故选B。
15.B
【详解】
第一个五计划是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成了沈阳第一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B项正确,大庆油田建成投产是在1959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ACD项都不是一五计划成就,排除。故选B项。
16.(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4)A;B。
(5)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利益。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满足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依据所学看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由图二“公社语录”可知,这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由图三“玉米千斤重”可知,这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由于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党和国家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重大失误。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了两千多年来农民的土地梦的是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A段1950-1952年是土地改革进行的时间,所以A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实现了两千多年来农民的土地梦;使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指的是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以B段的措施使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5)综上所述,在制定“三农问题”政策时应该注意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利益。
17.(1)大幅提高。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苏联的援助;人民的辛苦劳动。
(1)
根据所学和材料示意图可知,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提高。
(2)
根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苏联的援助,人民的辛苦劳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