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20:0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阿拉伯帝国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发明了阿拉伯数字②信奉伊斯兰教
③8世纪时最为强大④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这体现了阿拉伯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 )
A.拒绝学习 B.质疑创新 C.全盘否定 D.吸收传播
3.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被誉为阿拉伯文学瑰宝的是(  )
A.《罗马民法大全》 B.《马可 波罗行纪》
C.《天方夜谭》 D.《荷马史诗》
4.它的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初接壤,四临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材料中的“封建大帝国”( )
A.确立了伊斯兰教为国教 B.最终分裂为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国
C.吸收了唐代文化的精髓 D.镇压了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后逐渐走向衰落
5.“在向外拓疆的过程中,他们从落后的游牧民族,迅速成长为‘整个中世纪高举文明火炬的民族’。他们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之间承前启后,又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中充当媒介”。材料中的“他们”来自( )
A.查理曼帝国 B.古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6.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世界;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据此可知,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
A.桥梁沟通角色 B.吸收改革角色
C.破坏毁灭角色 D.充实提高角色
7.8世纪中期,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着这个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该帝国是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罗马帝国
8.下面三幅图片展示的内容共同反映了( )
A.文明的多元化 B.高超的雕塑艺术
C.多彩的印度文化 D.恢宏的希腊建筑
9.将中国古代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及古印度人发明的“0——9”十个数字符号传播到欧洲,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文化交流桥梁的是( )
A.罗马人 B.希腊人 C.阿拉伯人 D.西班牙人
10.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  )
A.《掷铁饼者》、阿拉伯数字 B.《医学集成》、楔形文字
C.《天方夜谭》、象形文字 D.《医典》、阿拉伯数字
11.某九年级同学代表学习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是指古代的( )
A.埃及人 B.希腊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
12.以下各项为某同学梳理的世界古代史笔记,其中记录错误的一项是( )
A.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延续千年
D.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13.“帝国版图内的居民经过长期融合,逐步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民族,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统一的宗教信仰。”“帝国”是指
A.查理曼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4.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世界三大宗教是
①佛教②基督教③印度教④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伊斯兰教创立于( )
A.辽东半岛 B.亚平宁半岛
C.朝鲜半岛 D.阿拉伯半岛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传播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B代表哪个国家?佛教是谁在什么时候创立的?
材料二 地跨三洲大帝国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是什么帝国?哪一宗教对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这一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卓越贡献?
17.阿拉伯世界对于艺术美有独特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伊斯兰教的产生】
材料一 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伊斯兰教称这一迁徙事件为“希吉拉”(旧译“徙志”)。雅特里布亦因穆罕默德的到来而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材料二 公元8世纪中叶到9世纪初,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和贸易繁荣,是帝国的鼎盛时期。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传播】
材料三 阿拉伯人在数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体现在21世纪对印度数字与零符号体系的改造与推广,它不仅方便了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也导致了人类计算领域的一场革命。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地点。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徙志”后建立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以及性质是分别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建立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阿拉伯文化中的数学成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它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有密切的关系,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帝国时代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②③④正确;①错误,古代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D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阿拉伯人对于希腊文化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可见阿拉伯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既有吸收也有传播,D项正确;题干反映了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希腊文化,因此没有体现拒绝学习或全盘否定,排除AC项;题干没有体现阿拉伯人对希腊文化的批判和创新发展,而是保存、传播,排除B项。故选D项。
3.C
【详解】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作品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C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编撰的法典, 《马可 波罗行纪》是依据意大利航海家马可 波罗的东方见闻所著的游记,《荷马史诗》属于古希腊文学的代表,排除ABD项。故选C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帝国,632年建立,它的极盛时期,东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初接壤,四临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它的国教是伊斯兰教,A项正确;查理曼帝国最终分裂为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国,日本大化改新吸收了唐代文化的精髓,罗马帝国镇压了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后逐渐走向衰落,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5.D
【详解】
根据材料“在向外拓疆的过程中,他们从落后的游牧民族,……他们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之间承前启后,又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中充当媒介。”由题干关键信息游牧民族以及东西文明的交融中充当媒介,可得出“他们”是阿拉伯帝国。有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原是阿拉伯半岛落后的游牧民族,在阿拉伯帝国建立后,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他们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的桥梁,并用阿拉伯文保留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献,D项正确;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定都亚琛,查理曼帝国与题干中游牧民族不符,排除A项;古罗马帝国 和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不是游牧民族与题干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
6.A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世界,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A项正确;吸收改革、破坏毁灭、充实提高,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7.A
【详解】
根据材料“8世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伊斯兰教”,结合所知穆罕默德创办伊斯兰教,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不久,阿拉伯半岛统一,到8世纪中期,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A项正确;奥斯曼帝国建立于15世纪,排除B项;查理曼帝国不是地跨欧亚非三洲,排除C项;罗马帝国在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因而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文明成就。故三幅图片展示的内容共同反映了文明的多元化,A项正确;高超的雕塑艺术,多彩的印度文化,恢宏的希腊建筑,都只能描述一幅图,排除BCD项。故选A项。
9.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将中国古代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及古印度人发明的“0——9”十个数字符号传播到欧洲,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0.D
【详解】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我们常说的“西医”,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医典》、阿拉伯数字,故D项正确;《掷铁饼者》是古希腊的文就,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的古老文字,古代阿拉伯的文字属于拼音文字体系,排除ABC。故选D项。
1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这是个独特的民族……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对应的是阿拉伯人创立的伊斯兰教逐渐向外传播,穆斯林是指伊斯兰教徒,“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对应的是阿拉伯人成为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对应的是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代印度人,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故A说法正确;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当时的统治者为屋大维,故B说法正确;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堡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在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故C说法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创立的宗教是伊斯兰教。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世纪时,伊斯兰教传到亚洲其它地方和北非等地,对这些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B。
14.C
【详解】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印度教是印度土生土长的宗教,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宗教,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
【点睛】
15.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宣扬世间唯一的真神是真主安拉,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6.(1)古印度(印度)。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
(2)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
(1)
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因此B处应是古代印度。人物和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4世纪,北印度产生了多个重要的思想流派,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派别,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
(2)
帝国,根据“阿拉伯帝国”结合图片信息可知,阿拉伯帝国是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极盛时期,其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因此图中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是阿拉伯帝国。宗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对阿拉伯帝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点睛】
17.(1)7世纪初;麦加。
(2)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国家。
(3)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4)传播阿拉伯数字,创立完整的代数学。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是7世纪初,地点是麦加。
(2)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徙志”后建立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是穆斯林公社,性质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3)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建立的影响是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橫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域最大的帝国。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文化中的数学成就包括传播阿拉伯数字,创立完整的代数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