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20:1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都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A.给交战各国带来沉重灾难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2.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往往有许多共同之处。下列材料反映的两次国际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但是,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要求。
A.两次会议都引发了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 B.两次会议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C.两次会议都是由美国和苏联共同操纵 D.斯大林和罗斯福都参加了两次会议
3.“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入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退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相吻合的是( )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以上都不是
4.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下列史实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诺曼底登陆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莫斯科保卫战
5.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偷袭珍珠港 D.柏林战役
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
A.1931——1945年 B.1939——1945年
C.1937——1944年 D.1933——1946年
7.苏联承担了抗击法西斯元凶德国的重担,付出了重大牺牲,击败了德军主力;中国人民在东方长期抗击第二号法西斯强国日本;英美两国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力量,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经济合作与相互支援。这一形势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开展国际合作是解决各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的基本途径。下列未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雅尔塔会议 B.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C.莫斯科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9.下列图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其共同主题是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海战 阿拉曼战役
A.二战全面爆发 B.二战出现转折
C.二战达最大规模 D.二战的最终胜利
10.2021年12月20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出席2021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时说:“台湾是终将回家的游子,而不应是被人利用的棋子,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下列文献能够证明“台湾是终将回家的游子”的是( )
A.《九国公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
11.此漫画反映了二成初期美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后来将美国拖入战争的事件是( )
右边床上的人们正饱受各种疾病的煎熬:斯大林搔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已经气如游丝,命悬一线。左边床上头戴星条帽的人的内心真实写照:“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A.小莫斯科保卫战 B.闪击波兰 C.七七事变 D.珍珠港事件
12.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装击。从此,苏联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苏联军民经历了1418个日日夜夜的残酷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下列体现了苏联人民英勇斗争的战役是
①诺曼底登陆 ②十月革命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莫斯科战役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13.1945年雅尔塔会议结束后,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这说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是
A.为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提供依据 B.出卖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C.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14.绘制时间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以下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时间轴,①处应该填写( )
A.德国突袭苏联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莫斯科保卫战 D.雅尔塔会议
15.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打破德军和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分别是( )
A.莫斯科保卫战和平型关大捷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台儿庄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和台儿庄战役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平型关大捷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崛起》
材料三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四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希特勒按照准备已久的侵略计划(“白色方案”),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英法两国政府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照会遭到拒绝……于9月3日先后对德宣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写出材料一中促使人们“充满了忧虑和失望”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的应对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创造”正式形成的标志,并概括其“创造”最主要的成果。
(3)根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并分析这种“试验性疗法”与材料二中苏联的做法的相似之处。
(4)请写出材料四反映的战争性质。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呈现出的特点的认识。
17.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完善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组 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促使农村自然经济瓦解,封建农奴制日趋崩溃。
第二组 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
第三组 15世纪末叶,欧洲人发现通往印度洋和美洲的航路,自此,商业和贸易中心逐渐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殖民国家扩张活动遍及世界各地。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资本主义产生所起的积极作用。材料二
开始时间 名称 影响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
18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 提高了生产力,现代工厂制度建立起来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成为俄国历史上发展的转折点,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些历史事件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巩固和扩展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
电力 内燃机 垄断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瓜分世界的狂潮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一战爆发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德、日法西斯 二战爆发 《联合国家宣言》 欧洲优势地位的动摇及终结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材料“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可得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由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亚非拉都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浪潮,众多的殖民地通过斗争纷纷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崩溃。ACD项在题文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2.B
【详解】
根据材料“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可知,巴黎和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根据材料“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要求”可知,雅尔塔会议同样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据此可知,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B项正确;巴黎和会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而雅尔塔会议没有引发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排除A项;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操纵,雅尔塔会议由美苏操纵,排除C项;斯大林和罗斯福并未参加巴黎和会,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进攻波兰,然后进攻法国和英国,再进攻苏联。所以第三种趋势与二战进程相吻合,C项正确。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排除A项;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法西斯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排除B项;D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4.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使日本的利益受到了限制,美国获得了利益,造成了美日之间的矛盾加剧。这导致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故C正确;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故排除A项;诺曼底登陆是美英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打击德国,故排除B项;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和苏联之间的战争,故排除D项。故选C。
5.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投降,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苏德战场以及二战的转折点,B项正确;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爆发后的一次著名战役,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排除C项;柏林战役是苏德战场结束战役,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爆发。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二战结束,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7.B
【详解】
根据题干“苏联承担了抗击法西斯元凶德国的重担,……中国人民在东方长期抗击第二号法西斯强国日本;英美两国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可知,苏联、中国、英美等国家协同作战,共同反抗法西斯力量,这一形式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B项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的转折,排除A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排除C项;雅尔塔会议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最后胜利而召开的,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莫斯科保卫战是苏联单独对抗德军进攻的战役,体现不出“开展国际合作是解决各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的基本途径”,且1941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还没有建立,C项正确;雅尔塔会议是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最后胜利而召开的国际会议,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是雅尔塔会议上苏联作出的承诺,诺曼底登陆是英美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重大军事行动,以上均发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相互配合共同对抗法西斯国家的事件,排除ABD项。故选C项。
9.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打败了日本;阿拉曼战役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由此可知,题干图片的战役都属于二战的胜利战役,D符合题意;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A不符合题意;B说法片面,不符合题意;珍珠港事件使二战达最大规模,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3年12月《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故《开罗宣言》与台湾有关,C项正确;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排除A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提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排除B项;《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遭到武装攻击,应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攻击,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题干漫画反映了二战初期美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后来将美国拖入战争的事件是珍珠港事件,D项正确;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与苏联之间的战争,排除A项;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开始,排除B项;七七事变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941年6月后,苏联开始的‘卫国战争’,体现了苏联人民英勇斗争的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③④符合题意;①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不符合题意,可排除;②十月革命,是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后,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945年雅尔塔会议结束后,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是“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C项符合题意;为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提供依据,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出卖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排除BD项。故选C项。
【点睛】
14.B
【详解】
根据时间轴“1941年珍珠港事件”“1944年诺曼底登陆”可知“1942年一1943年”的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根据所学可知1942年7月一1943年2月发生的是苏联对抗德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B项正确;德国突袭苏联是1941年6月22日,与时间轴不符,排除A项;莫斯科保卫战是1941年10月开始,排除C项;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莫斯科保卫战是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A项正确;BC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A项。
16.(1)经济大危机(或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2)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或苏联实现工业化)
(3)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国家干预经济。
(4)反法西斯战争。
(5)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调整;法西斯势力扩张;世界大战爆发等。(任答一点即可)
(1)
根据材料一“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或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的“创造”指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斯大林模式的实行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或苏联实现工业化)
(3)
根据材料三“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可归纳出目的是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罗斯福新政和材料二反映的斯大林模式的相似之处是国家干预经济。
(4)
根据材料四“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希特勒按照准备已久的侵略计划(‘白色方案’),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
(5)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呈现出的特点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调整;法西斯势力扩张;世界大战爆发等。
17.(1)第一组: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第二组: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组: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美国独立战争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巩固和扩展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统治。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了垄断阶段,同时造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争夺,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个对立的军事同盟,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遭受重创。一战后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战后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维护了世界和平。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组建了反法西斯同盟,打败了法西斯的侵略。二战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再次遭受重创,欧洲优势地位的最终被美国取代。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组: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促使农村自然经济瓦解,封建农奴制日趋崩溃,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第二组: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组: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美国独立战争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确立了早期的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巩固和扩展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统治。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电力、内燃机、垄断”可知,这三个词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了垄断阶段,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争夺,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个对立的军事同盟,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遭受重创。一战后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战后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维护了世界和平。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组建了反法西斯同盟,打败了法西斯的侵略。二战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再次遭受重创,欧洲优势地位的最终被美国取代。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