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草木皆兵”成语历史典故是出自下列哪一次战役(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 )
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4.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的汉化政策”有利于( )
A.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B.消除与汉族的民族隔阂
C.鲜卑族统一北方 D.经济重心南移
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
A.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B.提高了国家的实力 C.加速了民族融合 D.加快了国家统一步伐
6.下图为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社会发展的特点是( )
A.政权分立割据,民族交融
B.北方战乱频繁,有利实现统一
C.北方经济衰退,南方经济发展
D.北方局势稳定,加强民族交融
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指
A.东汉 B.东周 C.东晋 D.西晋
8.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曾经出现过的统一政权有
①前秦②西晋③东晋④北魏⑤曹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9.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这反映了孝文帝( )
A.希望减少洛阳地区人口 B.迫切要求融入中原文化
C.体恤本族人民思乡之苦 D.期待以此消灭鲜卑贵族
10.以下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外交往 B.汉化改革 C.民族交融 D.经济交流
11.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北方的统一 B.鲜卑族与汉族矛盾的激化 C.北方的民族交融 D.北魏的衰败
12.“东山再起”“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描述的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
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阪泉之战 D.长平之战
13.与早期佛像相比,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文景之治 B.张骞通西域 C.孝文帝改革 D.淝水之战
14.历史学科的学习要把握每一历史阶段发展的时代特征。下图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人类的出现和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交融
15.下面为我国古代某历史阶段朝代更替示意图。图中①政权的建立者所属的民族是
A.氐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女真族
二、综合题
1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读图学史——时空观念】
(1)据材料,找出两个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
秦 西汉 东汉 魏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蜀 西魏 北周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活动二【提取信息——史料实证】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人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这一交融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联系加强,长江中下游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这次大交融的高潮在南北朝时期。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任举一例说明材料中的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实现“汉化”的?
活动三【分析史实——历史解释】
材料一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与希腊的古风到古典时代不仅在时间上大体相当,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上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发财致富和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王大庆《本与末: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3)从思想史的角度,举例说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
17.阅读材料,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 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价孝文帝的改革。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D符合题意;ABC项战役与“草木皆兵”无关,排除。故选择D。
2.D
【详解】
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中国的历程,其余时间都是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加速了不同民族的迁徙,各民族人民生活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更是加快了北方的民族融合,由此可以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项正确;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活动内容包含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原始农耕生活等第一单元的内容,排除A项;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史实,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指的是秦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东汉灭亡后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司马炎废掉魏国皇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亡,统一全国。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420年,东晋灭亡,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后来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合称北朝,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政权是夏朝、商朝和周朝,排除A项;秦汉时期包括秦朝、西汉、新、东汉政权,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是东周的两个阶段,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
根据“汉化政策”“鲜卑国主”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迁都洛阳,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汉礼,这些汉化政策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交融,A项正确;材料措施没有消除与汉族的民族隔阂,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是在鲜卑族统一北方后,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促进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
商鞅变法中确立了郡县制和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社会封建化的发展;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也有利于社会的封建化进程,A项正确;提高国家的实力不是从社会进程发展的角度来看,排除B项;商鞅变法和民族融合无关,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没有推动北魏统一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
从示意图可以看出,东汉之后我国出现三国鼎立之势,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之后分裂为东晋和十六国,之后一直是南北对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是政权并立,割据混战,王朝更迭频繁,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外,其他时期都处于分裂状态,不利于实现统一,排除B项;由于北方战乱,经济遭到破坏,但材料并未体现出“衰退”迹象,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稳定”之说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
分析题文的“公元383年,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可知这场战役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C项正确;ABD项在公元383年之前已经灭亡,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8.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有曹魏、西晋、前秦、北魏。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定都洛阳,统一北方;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逐渐强大起来。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所以黄河流域曾经出现过的统一政权有①②④⑤,B项符合题意;而③东晋统治区域在南方,排除。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9.B
【详解】
据材料“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迁都洛阳,并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以此促进鲜卑族的汉化、融入中原文化,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而不是迁出洛阳的人口,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强调的是“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未体现体恤本族人民思乡之苦,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并不是消灭鲜卑贵族,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C
【详解】
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由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坐具”“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饺子、点心”结合所学可知胡人坐具被汉人使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食,可知体现的是民族相互促进,民族交融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没有涉及中外交往、汉化改革合经济交流,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种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C项正确;孝文帝改革前北方就统一,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加速民族融合,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促进北魏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东山再起”“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描述,可知与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B项符合题意;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排除A项;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排除C项;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大大地削弱了赵国,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材料中云冈石窟中佛像的变化体现出的是民族融合的特点,C项正确;文景之治是汉初的盛世,排除A项;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奠定基础,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东晋和前秦的战役,促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4.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属于短暂统一的王朝外,其他时期均处于分裂状态,出现了多个政权,北方多是內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北方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所以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D项正确;人类的出现和文明的起源指的是我国境内出现的远古人类和原始农耕的出现,排除A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排除B项;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指的是秦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①是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C正确;氐族、匈奴和女真族都没有在这一时期统一北方,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6.(1)秦朝;西晋。
(2)方式:经济文化交流,战争,共同生产生活,改革。
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3)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各学派的创立,必须叙述准确)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4)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次要的;统一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同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作斗争。
(1)
根据材料可知,秦朝是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了统一。
(2)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人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方式是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西南地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联系加强,长江中下游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方式是共同生产生活;“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说明了民族交融的方式是改革。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通过一系列汉化措施如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贵族通婚等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
(3)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代在思想上的的表现是各家学派的创立,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老子创立道家学派,战国时期出现了更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诸子百家著书立说、聚众讲学、相互辩论,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从春秋战国的分裂到秦朝的统一,从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以及之后的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出现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也说明了统一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同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作斗争。从民族交融的角度来说,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等言之成理即可。
17.(1)原因: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中原文化先进的吸引。等
(2)措施: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汉服。现象:民族交融
(3)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据“魏初风俗至陋……”得出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据“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得出中原文化先进的吸引,再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因此孝文帝改革之前已经出现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等。
(2)第一问依据材料一“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可知反映了孝文帝改革中迁都洛阳,依据材料一“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可知反映了改革中要求学说汉语的措施;依据材料二“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可知反映了改革中要求穿汉服的措施。第二问依据材料二可知“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可知反映了北方民族交融的现象,少数民族和汉人的生活习俗相互影响。
(3)依据材料二“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可知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依据材料三“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可知改革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繁荣和发展奠定基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