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8 17:1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顺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20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幽僻(pì) 椽子(cuán) 瞥见(piě)  弥望(mí)
  B.脉脉(mò) 落寞(mò) 暧暧(ài) 倩影(qiàn)
  C.敛裾(jū) 垝垣(ɡuǐ)     嘶叫(sī)  驯鸽(xùn)
  D.袅娜(nuó) 落蕊(ruǐ) 纤细(xiān) 涸辙(hé)
2.下列句子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落寞 芰荷 荒诞 没精打彩
  B.账单 弥望 磐石 游目骋怀
  C.迁徙 葱笼 幽辟 夙兴夜寐
  D.嘻戏 狼藉 躁动 沧海一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都不以为然,觉得对这些问题不必较真,学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的。
  B.近日,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使得中日两国关系日益紧张,而日系车更是首当其冲成为“眼中钉”。
  C.最近,市民许女士一不小心就遭遇了保险“鸿门宴”,酒桌上一时冲动购买了一款用不上的保险,等后悔想退保时却为时已晚。
  D.请明星代言虽说有些俗套,但明星身上的光晕和人气却是商家最为看重的元素,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来提升产品销量,成为营销界屡试不爽的法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寒假将至,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旅客出行特点作了精心安排,准备了充足运力,尽量避免各地不出现旅客积压滞留的情况。
  B. 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C.文化传统的积淀对文艺家的个性形成以及在艺术表现中呈现独具特色的风貌是大有帮助的。
  D.随着国内家庭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让不少存在“教育焦虑症”的家长盲目为子女选择出国留学。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城长沙 , ,集青山之钟秀,汇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烈英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岳麓山屏峙其中,秀如琢玉; ; 。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①文化历史悠久
  ②自然景观优美
  ③湘江奔腾北去,碧如飘带
  ④橘子洲横卧江心,状若长岛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②④③
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后面问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雪线高度引起我的兴趣。它的雪线高度达到了海拔6200米,是全世界雪线最高的地方。
所谓雪线,就是永久性积雪的下限。用术语说,就是冰雪积累和消融相抵,平衡了的地方。按道理,雪线应该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所以,雪线最高的地方,应该在赤道地区的雪山上,如乞力马扎罗雪山,但我们知道,乞力马扎罗雪山的高度才是5895米,雪线大约在5000米的地方,其它地区的雪线按理只能低于这个高度。
在东绒布冰川上,我们已经爬过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雪山的5895米的高度,但这里仍然没有冰雪。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想想看,在非洲赤道那么热的地方,5000米左右的地方就已经白雪皑皑了,可是在北纬28度的珠穆朗玛峰峰区,6000多米的东绒布冰川旁的高山上竟还留不住冰雪。
最先注意到这一现象并给予解释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洪堡。他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我们知道一地的温度,并不是直接来自太阳光,而是由地面先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再将热量以长波的形式辐射出来。青藏高原高耸于地表之上,体量巨大,能够吸收和辐射出巨大的热量。因此导致青藏高原上雪山的雪线比同纬度甚至赤道上的高山的雪线还高。
关于雪线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按道理,雪山南坡的雪线应该高于北坡,因为南坡向阳,纬度更低,但事实是喜马拉雅山北坡的雪线比南坡高得多。其南坡雪线虽然各有差异,但大体在海拔4500-5000米范围,北坡雪线大体在海拔5500-6000米之间。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喜马拉雅山南坡正对着印度洋,从印度洋上涌来的水汽被喜马拉雅山高大的山体所截,在南坡形成丰沛的降水,因此南坡冰川冰雪补给充分,补给和融化的平衡线即雪线大大降低。而水汽越过喜马拉雅山脊到达北坡,已成强弩之末,以致北坡的冰川无法获得丰富的冰雪补给,融化的力量大于冰川向下运动的力量,因此雪线上移。
6、下列说法与文章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东绒布冰川雪线之所以引起作者的兴趣,就是因为它的海拔高度竟然超出了赤道雪山的雪线。
青藏高原雪山雪线高于赤道雪山雪线,洪堡认为是青藏高原高耸于地表,体量巨大,能够吸收和辐射出巨大的热量。
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在海拔4500-5000米之间,北坡雪线在5500-6000米之间。
喜马拉雅山北坡无法获得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补给,冰雪的消融速度大于积累速度,因而雪线上移。
7、根据文意,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文章中所说的“雪线”,应该是夏季积雪的下限。作者本次对东绒布冰川雪线的考察也应该是在夏季。
地球上雪线高度最低的地方应该是南极和北极。
乞力马扎罗雪山之所以没有能够成为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完全是因为那里雨水充沛,能获得足够的冰雪补给。
喜马拉雅山地区南坡雪线低于北坡雪线的现象将在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内继续存在。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4分)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 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 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 谢:推辞
9.下列加点虚词用法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 来而记之者已少
B.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 若属皆且为所虏
C.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 以为治中从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
D.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8分)
  (1)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2)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4分)


四、古诗文阅读及名句默写(1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你认为这首诗创造了怎样的意境?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3分)




13、名句默写。(每空1分,10分)
(1)真的猛士,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5)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16分)
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林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作者:林清玄〈台湾〉文章有删节)
14. 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4分)


15.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4分)


16. 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4分)


17. 百合己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4分)

六、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40分)
常有人感叹自己远离幸福,其实,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的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想,那就是幸福……当然,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
请以“幸福离我们有多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记叙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