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13:1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元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 B.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灭金
C.1276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于大都 D.元朝建立后,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2.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B.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C.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D.都被农民起义推翻
3.《元史》记载“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溯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世祖至开平,即位,还定都于燕。”此材料反映的是元朝( )
A.行省制度 B.定都大都 C.重农抑商 D.民族政策
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也是疆域最大的王朝。建立元朝的少数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鲜卑族 D.蒙古族
5.观察下列不同时期形势(疆域)图并依据所学,分析所体现出的趋势是( )
A.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不断重现 B.各民族间交融趋势受到阻碍
C.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时断时续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
6.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成吉思汗 D.赵构和忽必烈
7.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8.在某祠内的石碑上刻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岳飞 B.元昊 C.文天祥 D.忽必烈
9.某学生正在阅读图中的书籍,他可以读到主人公的成就是(  )
①统一了蒙古草原 ②灭南宋 ③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他结束了大草原上的部落纷争,南征北战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被毛泽东评价为“一代天骄”。“他”是( )
A.完颜阿骨打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忽必烈
11.下列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按照建立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辽——西夏——北宋——金 B.北宋——辽——西夏——金
C.西夏——金——南宋——元 D.西夏——南宋——金——元
1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骨打 D.阿保机
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辽 B.西夏 C.元朝 D.清朝
14.排序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15.南宋和北宋相比,其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有( )
①与少数民族政治并立 ②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③皇帝重文轻武,靠议和苟安 ④都是通过发动兵变夺取政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过零丁洋》《正气歌》等是文天祥千古传诵的不朽佳作,他在这些作品里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意志,修建了文丞相祠。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文天祥当时的决心和意志是( )
A.抗击元朝的掠夺 B.抗击西方国家的侵略
C.抗击金朝的掠夺 D.抗击南宋的腐朽统治
17.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案上摆着《资治通鉴》 B.蒙古军队进攻西夏时使用突火枪
C.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18.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开始形成于
A.西夏灭亡后 B.蒙古草原统一后
C.金朝灭亡后 D.忽必烈即汗位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9.宋元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
材料一:如图
(1)请写出材料一标注字母A的政权建立者?图中D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中大宋皇帝的承诺内容源于哪一盟约?这一盟约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名冠中外的两宋经济】
材料三: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临安城有10.4万户14.58万人,至咸淳(1265-1274)增加到18.63万户、43.2万人一百年间人口增长将近两倍《梦粱录》记述,“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矣”这是杭州历史上的全盛期。
——《杭州历史沿革》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渭南文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足见杭城繁盛矣”说明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材料五:(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摘编自[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最早的“纸钞”是什么?“(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变的历史发展趋势】
如图所示:
(5)如图是宋元时期民族政权演变的示意图,请将其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依据示意图内容概括这一时期政局的主要特点。
材料六: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拆除了宋、辽、西夏、吐蕃等各政权并立以来的此疆彼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何瑞军《大统一对少数民族发展的积极影响》
(6)材料六中的“它”是哪个朝代?由两宋到“它”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0.伟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了普通人不能做出的伟大业绩,对当时或者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哪位皇帝?“一代天骄”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2)材料二中提到的“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写出此“河”中心点是什么地方?此“河”开凿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3)历史上将材料三中“朕”的统治称为什么?这则材料反映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
材料四:《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4)材料四中的“世祖”指的是哪位皇帝?材料中“御史台”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C项符合题意;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排除A项;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灭亡西夏,1234年灭金,排除B项;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和元朝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如前者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后者创建了行省制度,A项正确;隋朝定都长安,即今西安,元朝定都大都,位于今天的北京,排除B项;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但是隋朝不是,排除C项;隋朝是被太原太守李渊所灭,元朝被农民起义推翻,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溯漠”“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强调大都的重要地位,“世祖至开平,即位,还定都于燕”指的是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于大都,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与“幽燕之地”重要地位无关,行省制度是元朝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政策,题干没有提及,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及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1271—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1271年忽必烈取,改国号为元,是为元朝。D项正确;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金,排除A项;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辽,排除B项;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是北魏,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5.D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五代十国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江北宋西夏时期,相比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数量减少,元朝完成了大一统,可见,从五代十国到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发展,D项正确;藩镇割据的局面描述的主要是唐朝末期,五代十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民族交融,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西方国家与中国的交往,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祖是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宋太祖指的是赵匡胤。1206年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A项正确;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但不是一代天骄,排除B项;赵构是宋朝第十位皇帝,排除CD项。故选A项。
7.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是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各民族政权之间时战时和,民族关系不断发展,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并实现了大一统,元朝的大一统使元朝时民族融合得到大发展。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元朝时期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B项正确;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排除A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排除C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他的《过零丁洋》。与题干内容有关的历史人物是文天祥,C项正确;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排除A项;西夏景宗李元昊(1004-1048),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国号大夏,史称西夏,排除B项;忽必烈,蒙古族,即元世祖(1215年-1294年),元朝的创建者,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朝的最终完成统一,此主人公是:忽必烈,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①统一了蒙古草原是成吉思汗的功绩,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结束了大草原上的部落纷争”“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一代天骄”指的是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的铁木真,他被尊为“成吉思汗”,即毛泽东词中的“一代天骄”,B项正确;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首领,他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排除A项;努尔哈赤是明朝后期的女真族首领,他是建立的政权是大金,史称后金,排除C项;忽必烈是铁木真之孙,他继承蒙古汗位,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故按照建立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西夏——金——南宋——元,C项正确;960年,赵匡胤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而西夏是11世纪前期,排除A项;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排除B项;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大金,而南宋建立于1127年,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 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铁木真,A项正确;忽必烈建立元朝,排除B项;阿骨打建立金,排除C项;阿保机建立辽,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C项正确;辽、西夏与宋朝并立,当时国家处于分裂时期,排除AB两项;清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但晚于元朝,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1234年蒙古灭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为②③①④,C项正确;而ABD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5.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南宋与北宋都是与少数民族政治并立,①符合题意;1127年,金军攻下东京,北宋灭亡,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②符合题意;南宋和北宋的皇帝都重文轻武,靠议和苟安,③符合题意; 北宋是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的。南宋是北宋灭亡后,皇族赵构建立的政权,不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而建立的,④不符合题意。所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不久在广东沿海兵败被俘;囚禁期间,他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和《正气歌》都是表达他抗击元朝的掠夺的决心和意志的,我们学习他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A项正确;南宋末年西方国家还没有侵略中国,排除B项;文天祥是南宋末年人,金朝早已灭亡,他是抗元英雄,排除C项;文天祥是维护南宋统治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7.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铁木真统一蒙古,并在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汗位,于1271年改年号为元。所以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是不符合历史的,D项符合题意;北宋的《资治通鉴》成吉思汗可以阅读,排除A项;突火枪和长城在成吉思汗统治时已经出现,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18.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34年蒙古灭金,南宋和蒙古政权直接对峙局面形成,C项正确;1227年西夏国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所灭,排除A项;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是在1204年,排除B项; 1271年,忽必烈即汗位,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9.(1)赵匡胤或宋太祖;金。
(2)澶渊之盟;宋辽之间保持很长的和平局面。
(3)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4)交子;商品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发达。(任意一点即可)
(5)③④②①;政权并立。
(6)元朝;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解析】
【分析】
(1)
由图中A处的“东京(开封)”可知,A政权是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由D处的“上京(会宁)”可知,D政权是金,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
(2)
由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至雄州交割”可知,材料二中大宋皇帝的承诺内容源于澶渊之盟。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3)
由材料“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矣”可知,“足见杭城繁盛矣”说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4)
由材料五“(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可知,宋代最早的“纸钞”是交子。“(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发达。
(5)
916年,辽建立;960年北宋建立;1038年西夏建立;1115年,金建立,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1227年,元灭金;1234年元灭西夏;1276年元灭南宋,因此示意图排列顺序是③④②①.示意图反映的宋元时期政治特点是政权并立。
(6)
由材料六“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拆除了宋、辽、西夏、吐蕃等各政权并立以来的此疆彼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可知,材料六中的“它”是元朝。由两宋到“它”的出现反映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点睛】
20.(1)唐宗为唐太宗,宋祖为宋太祖(写出李世民和赵匡胤也可);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2)隋炀帝;中心点为洛阳;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贞观之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4)忽必烈或元世祖;主要职责为负责监察事务。
【解析】
【分析】
(1)
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由所学知识可知,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
第二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时,我国北方蒙古高原上的游牧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又受到金朝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铁木真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他建立了以和林为都城的蒙古汗国,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故“一代天骄”的主要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河”指的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分为四段。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
根据材料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关系和睦,对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繁荣,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思想:以民为本,关爱人民,处理好少数民族关系,重用人才,虚心纳谏。故“朕”的统治称为贞观之治,反映治国思想: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4)
根据材料四“《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祖”指的是忽必烈或元世祖。元朝时期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故“世祖”指的是忽必烈或元世祖;“御史台”的主要职责为负责监察事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