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鱼我所欲也(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鱼我所欲也(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08:3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学习 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学习 难点 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学法 指导 诵读法;质疑法;鉴赏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这是董卿在《朗读者》第三期《选择》中的开场白。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2.背景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王纲解体,礼崩乐坏,辩士奔走,百家争鸣,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于是产生了九流十家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是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大师。 二、字词积累 1.听录音朗读,读准下列字音。 死亦我所恶(wù) 一箪食(dān) 一豆羹(gēng) 蹴尔(cù) 2.自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3.积累词语,疏通文意。。 (1)通假字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一词多义
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为(接受)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而: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3)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名词用作动词,感恩、感激) (4)古今异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科植物)
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益处,好处;今义:加上、增加)
则凡可以得生者 (古义:能够用来;今义:表许可,能够) 三、整体感知 1.请说说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舍生而取义者也。 3.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朗读文章,理解内容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3.“故患有所不辟”的“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舍生取义。 5.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6.“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愿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都接受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二、再读文章,深入探究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晰。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很多人都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了吗? 文章最后总结,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3.孟子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于后世,特别是当今社会来说,“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已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更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4.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前后意思相反,第(2)句前后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三、分析手法 ,品味语言 1.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2)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道理论证: 第1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4)举例论证: 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多处运用。排比句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辩力量。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3.归纳《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四、写作特点 1.逻辑严密,雄辩有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紧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连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恶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二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环节四 点 拨 归 纳 文 章 主 旨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了“生”“死”和“义”的关系,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一人都有的“本心”,那些不义之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教 学 板 书 鱼我所欲也 孟子 (
鱼我所欲也
) 提出论点 逻辑推理 舍生取义 举例论证
环节五 拓 展 延 伸 1.早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说说你的看法。 2.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仁”“义”思想,感受了孟子雄辩的文风,体验了孟子侃侃而谈的大家风度。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用对话的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互动。 2.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