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培优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6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核分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1 年广西河池) 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图所示这组图片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 对外开放政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片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 1953 年-1957 年,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取得的成就有: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建成, 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在华北、 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等。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A 符合题意。 BCD 与题意无关。 故选 A。
2.(2021 年北京) 漫画反映出( )
1954 年说:“你好啊, 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
1953 年说: “哈!我相信你”
《敬祝进步》(改绘)
A.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 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后的喜悦
C. 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 1953 年我国开始一五计划, 目标之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哈!我相信你”“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说明对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充满信心, 故选 C; 1949 年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在全国的胜利, 排除 A; 1950 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排除 B; 1978 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排除 D。
3.(2021 年青海) 如图呈现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哪些行业领域取得的建设成就( )
A.国防建设领域
B.农业和商业领域
C.工业和交通领域
D.教育和医药领域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片上工厂企业的名称以及位置可知, 如图呈现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和交通领域取得的建设成就。 1953 年底,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 年,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 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同时修建了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 工业基地的建设方面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华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C 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1 年黑龙江龙东) 2021 年是中国“十四五” 开局之年。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纺织业 D. 畜牧业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年,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故选 A。
5.(2021年重庆) 下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党史新中国史系列漫画”中的一幅, 画中我国某厂工人为所取得的成就欢欣鼓舞。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反映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B. 表明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C. 说明汽车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D. 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答案】 A
【解析】根据图片“1956 年 7 月 13 日是一个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日子, 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CA10 型解放牌卡车缓缓驶下了装配线”, 结合所学可知 1953 到 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等相继投产, 新中国工业面貌开始改变, 故 A 符合题意; 三大改造与图片内容不符, 排除 B; 材料中是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 C 说法明显错误, 排除; 改革开放是从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D 错误。 故选 A。
6.(2021年江苏扬州市) 下图是名为“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宣传画, 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体现农民渴望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
B. 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C. 反映工人参与城市改革的积极态度
D. 彰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答案】 B
【解析】依据题干“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和所学知识, 1953-1957 年, 我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此此宣传画旨在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B 正确; 土地改革时间是 1950-1952 年, 而且体现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与工业化建设并没有直接关系, A 排除;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C 排除; 1982 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排除。 故选 B。
7.(2021年四川达州市)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由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B. 新中国成立后,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C. 改革开放以来, 为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D. 国家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答案】 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改革开放以来, 20 世纪末, 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以来, 在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教育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 极大的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06 年,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而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是在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 年) 实现的,不是在改革开放后, 所以说法有误的是 C, C 项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ABD 三项均表述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排除。 故选 C。
8.(2020 年四川德阳) 这个国家在 1950~1957 年之间共给了中国 81 亿卢布(旧卢布), 用于工业建设援助,其中包括 211 个项目。 1958 年 8 月 增加了 47 个项目, 1959 年 2 月 又增加了 78 个项目。 “这个国家”应是( )
A.美国 B.法国 C.苏联 D.英国
【答案】 C
【解析】从 1953 年到 1957 年, 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一五计划, 着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故 C 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初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我国, 不可能援助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排除 ABD。故选 C。
9.(2020 年山东德州) 新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 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 70 年的发展, 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 ②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③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④大庆油田投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额知识,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鞍山钢铁公司新建的无缝钢管厂、 大型轧钢厂、 七号炼铁炉等三大工程举行开工生产典礼,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故①②③都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 符合题意; 大庆油田投产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0.(2020 年湖南湘潭) 审纪兰代表参加了建国以来全部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下列符合她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历的是( )
A.听到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B.参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C.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D.激动于习近平阐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4 年召开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因此申纪兰在第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可能参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B 项正确; 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应该是在开国大典上, 即在 1949 年 10 月 1 日, 与材料无关, A 项错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是 1978 年 12 月 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不符合题意, C 项错误;习近平阐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与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无关, D 项错误。
11.(2021 年湖北鄂州)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与该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制定了“一五” 计划
C. 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 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图示反映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 年, 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 A。
12.(2020 年山东菏泽)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 如表选项中, 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A
【解析】1954 年 9 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选项 A 符合题意; 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B 史实与结论对应错误, 排除; 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 1 标志着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78 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 史实与结论对应错误, 排除;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D 史实与结论对应错误, 排除。 故选 A。
13.(2020 年贵州遵义)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做主为宗旨, 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A 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排除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采取的改革措施, 排除 C; 政治协商制度与“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不符, 排除 D。 故选 A。
14.(2020 年河北) 下面两则老广告可共同佐证( )
A.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B.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实行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答案】 C
【解析】根据关键信息“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生产合作社”反映的是 1953 年—1956 年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公私合营”反映的是 1953 年—1956 年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由此可见, 它们共同佐证的是 1953 年—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实行, 故 C 符合题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帝国主义重新入侵, 民族工业衰落, 体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故 A 不符合题意; 抗美援朝是1950 到 1953 年, 故 B 不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是在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5.(2021 年广西百色) 20 世纪 50-80 年代,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 4 次调整, 其中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实现伟大变革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干“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实现伟大变革” 和所学知识可知, 这对应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 在 1953-1956 年三大改造中, 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组织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从而实现了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 正确; 1950-1952 年土地改革运动是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 但仍然属于私有制的范畴, A 排除; 1958 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片面追求农村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C 排除;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D 排除。 故选 B。
16.(2021 年山东临沂) “王老吉药厂” 在 1956 年实行公私合营, 改称“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 1968 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 。 这里的“广州中药九厂” 是( )
A. 资本主义企业 B. 公私共有企业 C. 社会主义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由“1968 年” 结合所学, 1968 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对所有的私有制经济一律排除, 国有所有企业都是社会主义企业, 可知,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17.(2021 年河北) 下面统计图中的“某时段” 应是( )
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
1911-1918 年
1949-1956 年
1958-1965 年
D. 1978-1985 年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但资本主义工业仍占主要地位, 超过社会主义工业, 到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资本主义工业逐渐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 故选B。
18.(2021 年吉林) 历史实践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1956 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 D。
19.(2020 年贵州黔东南) 2020 年“新冠肺炎、 宅在家、 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 1958 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 真理标准、 拨乱反正、 经济建设 B. 改革开放、 四个全面、 公私合营
C.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 D. 阶级斗争、 深圳特区、 和平发展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1958 年召开了八届二中全会, 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即“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所以 C 符合题意。
20.(2020 年湖北孝感)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 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 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到 1952 年底, 约 3 亿无地少地的农民, 分到了约 7 亿亩土地
C.1956 年,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史实是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 而结论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属于历史结论, 故 D 正确; ABC 都属于历史事实, 故排除 ABC 项。故选 D。
21.(2020 年黑龙江龙东) 文化大革命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文化大革命最大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刘少奇 D.贺龙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其中国家副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 内奸、工贼, 被永远开除出党、 被迫害致死,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C 正确; 朱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他曾遭到林彪、 江青集团的侮辱和打击, 但受到毛泽东的保护, A 错误; 彭德怀和贺龙都在文革时期受到了迫害, 不符合“最大冤案”要求, BD 错误。 综上故选 C。
22.(2020 年贵州黔西南) 从如图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关键是对两幅历史图表的解读。由材料中的时间“1966-1968 年”可知, 这一时期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都出现下降, 这主要是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23.(2021 年江苏南京)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 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艰苦奋斗, 克服了重重困难, 取得了巨大成就, 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 其中, 被誉为“铁人” 的是( )
A. 邱少云 B. 雷锋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王进喜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 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 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 被群众誉为“铁人” 。 C 正确; 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模范。 A 错误; 雷锋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 。 B 错误; 邓稼先是中国的两弹元勋。 D 错误。 故选 C。
24.(2020 年甘肃天水) 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 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邱少云
【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焦裕禄, 原兰考县委书记, 干部楷模, 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 1962 年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1964 年因肝癌病逝于郑州, 终年 42 岁。 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 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故 B 符合题意, 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5.(2021 年江苏苏州) 如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 艰苦奋斗、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 舍生忘死、 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 勇于改革、 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 王进喜是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一面旗帜, 群
众称他为铁人。 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 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 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 用“盆端桶提” 的办法运水保开钻, 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他常说: “宁肯少活 20 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 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 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 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 被群众誉为“铁人” 。 雷锋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 每年的 3 月 5 日被定为“学雷锋日” 。 王进喜、 雷锋、 邓稼先、 焦裕禄等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A 符合题意。 故选 A。
得 分 评卷人 二、史林释义 (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共35分)
2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 1956 年已经基本完成。 农业合作化已经健康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 手工业合作化也已基本上完成, 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
——《新年的展望》 (社论) 《人民日报》 1957 年 1 月 1 日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亨了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山东某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
(2)材料二中“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 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革。 这里的“划时代意义” 应该如何理解?(4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2分)材料四中的“新乐园”指什么?(1分)
(4)材料三、四涉及的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分)
【答案】(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三大改造,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
(4)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解析】(1)(2)本题考查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 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 依据材料进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本题以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为背景, 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大跃进”运动。由材料四中的“1958年”“吃喝穿用不花钱”并联系所学可知,“新乐园”指人民公社。(4)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三 1954年,在某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理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2分)
(2)请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4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分)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3分)
【答案】(1)实行“一五”计划。(2)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理想,党和政府实行了“一五”计划。(2)结合所学知识,任意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即可。(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8.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部法律?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消灭了哪一阶级?(3分)
(2)材料二出自1954年颁布的哪部法律?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在此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文件?(3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之前在什么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地主阶级。(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文化大革命”。(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通过这次改革我国消灭了地主阶级。(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出自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此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依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在十年“文革”中,我国的党政机关遭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全国陷入了严重内乱,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4)本问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得 分 评卷人 三、探究空间 (本题15分)
29.八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请你也参加进来。(15分)
【制度确立】
图1农民申请加入 2手工业者组织的 图3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农业生产合作社图 木器生产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1)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4分)
【探索失误】
(2)图4中的“总路线”提出于何时?“总路线”提出后不久,我国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4分)
(3)图5中的“文化大革命”是否“好”?请说出理由。(4分)
【成就瞩目】
(4)联系所学,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
【活动总结】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3分)
【答案】(1)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不好。“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巨大的损失。(4)武汉长江大桥。(5)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等。(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根据图片下方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幅图片反映了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考查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结合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巨大的损失。故“文化大革命”不好。(4)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据此分析回答即可。(3)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5)开放性问题,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 3 页 ( 共6页 )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 4 页 ( 共6页 )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八年级历史试卷 第 2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培优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6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核分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1 年广西河池) 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图所示这组图片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 对外开放政策
2.(2021 年北京) 漫画反映出( )
1954 年说:“你好啊, 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
1953 年说: “哈!我相信你”
《敬祝进步》(改绘)
A.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 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后的喜悦
C. 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2021 年青海) 如图呈现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哪些行业领域取得的建设成就( )
A.国防建设领域
B.农业和商业领域
C.工业和交通领域
D.教育和医药领域
4.(2021 年黑龙江龙东) 2021 年是中国“十四五” 开局之年。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纺织业 D. 畜牧业
5.(2021年重庆) 下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党史新中国史系列漫画”中的一幅, 画中我国某厂工人为所取得的成就欢欣鼓舞。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反映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B. 表明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C. 说明汽车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D. 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6.(2021年江苏扬州市) 下图是名为“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宣传画, 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体现农民渴望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
B. 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C. 反映工人参与城市改革的积极态度
D. 彰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7.(2021年四川达州市)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由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B. 新中国成立后,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C. 改革开放以来, 为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D. 国家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8.(2020 年四川德阳) 这个国家在 1950~1957 年之间共给了中国 81 亿卢布(旧卢布), 用于工业建设援助,其中包括 211 个项目。 1958 年 8 月 增加了 47 个项目, 1959 年 2 月 又增加了 78 个项目。 “这个国家”应是( )
A.美国 B.法国 C.苏联 D.英国
9.(2020 年山东德州) 新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 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 70 年的发展, 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 ②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③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④大庆油田投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2020 年湖南湘潭) 审纪兰代表参加了建国以来全部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下列符合她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历的是( )
A.听到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B.参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C.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D.激动于习近平阐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11.(2021 年湖北鄂州)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与该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制定了“一五” 计划
C. 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 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12.(2020 年山东菏泽)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 如表选项中, 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3.(2020 年贵州遵义)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
14.(2020 年河北) 下面两则老广告可共同佐证( )
A.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B.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实行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15.(2021 年广西百色) 20 世纪 50-80 年代,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 4 次调整, 其中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实现伟大变革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2021 年山东临沂) “王老吉药厂” 在 1956 年实行公私合营, 改称“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 1968 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 。 这里的“广州中药九厂” 是( )
A. 资本主义企业 B. 公私共有企业 C. 社会主义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17.(2021 年河北) 下面统计图中的“某时段” 应是( )
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
1911-1918 年
1949-1956 年
1958-1965 年
D. 1978-1985 年
18.(2021 年吉林) 历史实践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2020 年贵州黔东南) 2020 年“新冠肺炎、 宅在家、 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 1958 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 真理标准、 拨乱反正、 经济建设 B. 改革开放、 四个全面、 公私合营
C.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 D. 阶级斗争、 深圳特区、 和平发展
20.(2020 年湖北孝感)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 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 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到 1952 年底, 约 3 亿无地少地的农民, 分到了约 7 亿亩土地
C.1956 年,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1.(2020 年黑龙江龙东) 文化大革命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文化大革命最大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刘少奇 D.贺龙
22.(2020 年贵州黔西南) 从如图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23.(2021 年江苏南京)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 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艰苦奋斗, 克服了重重困难, 取得了巨大成就, 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 其中, 被誉为“铁人” 的是( )
A. 邱少云 B. 雷锋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24.(2020 年甘肃天水) 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 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邱少云
25.(2021 年江苏苏州) 如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 艰苦奋斗、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 舍生忘死、 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 勇于改革、 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得 分 评卷人 二、史林释义 (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共35分)
2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 1956 年已经基本完成。 农业合作化已经健康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 手工业合作化也已基本上完成, 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
——《新年的展望》 (社论) 《人民日报》 1957 年 1 月 1 日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亨了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山东某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
(2)材料二中“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 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革。 这里的“划时代意义” 应该如何理解?(4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2分)材料四中的“新乐园”指什么?(1分)
(4)材料三、四涉及的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三 1954年,在某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理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2分)
(2)请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4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分)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3分)
28.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部法律?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消灭了哪一阶级?(3分)
(2)材料二出自1954年颁布的哪部法律?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在此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文件?(3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之前在什么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探究空间 (本题15分)
29.八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请你也参加进来。(15分)
【制度确立】
图1农民申请加入 2手工业者组织的 图3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农业生产合作社图 木器生产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1)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4分)
【探索失误】
(2)图4中的“总路线”提出于何时?“总路线”提出后不久,我国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4分)
(3)图5中的“文化大革命”是否“好”?请说出理由。(4分)
【成就瞩目】
(4)联系所学,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
【活动总结】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3分)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 3 页 ( 共6页 )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 4 页 ( 共6页 )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八年级历史试卷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