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同步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同步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6 12: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同步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一瓶矿泉水所受的重力大小最接近( )
A.5.5N B.55N C.550N D.5500N
2、下列有关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间产生力必须相互接触
B.力是两个或多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用手敲击桌面,手施力在先,桌受力在后
D.用锤子钉钉子的过程中,锤子只可能是施力物体,不可能是受力物体
3、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应用市场,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直线轨道上匀速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餐盘相对于机器人是运动的
B.餐盘中食品受到平衡力作用
C.机器人对地面压力与地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4、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自行车轮子的半径约为1m
B.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0N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3m/s
5、下列数据与亊实相接近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kg
C.两个鸡蛋的重力大约是1N D.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30dm
6、西南大学附中(东区)初二年级举行了拔河比赛,以下对比赛获胜秘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获胜方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失败方对绳子的拉力
B.获胜方穿钉鞋背书包是为了减小对地的摩擦力
C.获胜方对地摩擦力与失败方对地摩擦力相等
D.获胜方对地的摩擦力大于失败方对地的摩擦力
7、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这是因为(  )
A.弹簧受到拉力会发生弹性形变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C.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下列数值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00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0N
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9、下列各物体中,所受重力约为1N的是(  )
A.一张作业纸 B.质量为100g的石块
C.一个小孩 D.一只羊
1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拉拖车时,汽车总是施力物体,而拖车总是受力物体
B.脚踢球时,脚先对球施力使球飞出,然后球对脚施力使脚疼痛
C.物体之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将一木块放于斜面上静止,木块对斜面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木块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2、如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均选填“(a)”、“(b)”或 “(c)”)
3、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如图(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1)他们应根据图___________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图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30s时它的示数均为_________牛,该小组同学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__________是相等的。
4、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使小树的______发生了改变,使落叶的______发生了改变。树叶最终落到了地面,是由于受到了______力的作用。
5、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中的伟大贡献,将他的名字命名为力的单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封闭在容积为200cm3的容器内的某种气体,密度为0.6kg/m3,假设该空器容积不会变化,取g=10N/kg,求:
(1)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是多少克;
(2)现用抽气机抽去质量的气体,剩余气体的重力;
(3)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
2、湖南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山地自行车比赛中,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小华参加了小组选拔赛,图中的山地自行车为比赛用车,其相关数据见下表;小华在某路段骑行了6km,耗时10min,骑行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g=10N/kg)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3 4 
(1)小华在该路段骑行的平均速度;
(2)这辆山地自行车所受的重力;
(3)小华骑行时受到的阻力。
3、鹰潭信江大桥全长3km,汽车行驶速度按80km/h 设计,则
(1)假设允许行人上桥,请你估算成人按正常速度走完该桥需要的时间;
(2)若桥头上有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请你通过计算说明重为4×105N的大货车是否超过此桥的限重标准。(g取10N/kg)
4、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代替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为3.6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15cm×10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求:
(1)该砖块的重力;
(2)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5、某单位门口摆放的一座石狮子质量为2t,为了知道它的体积,取一小块质量为10g,体积为4cm3的同种石料,求:
(1)石狮子受到重力;
(2)石料的密度;
(3)石狮子的体积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明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他在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________;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
实验序号 质量 重力
1 0.1 1
2 0.2
3 0.3 3
4 0.4 4
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必须沿______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甲实验中,若拉力增大为2N,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______N;
(2)比较甲、丙两图中的测力计示数,可得出结论: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
550g=0.55kg
受到的重力约为
G=mg=0.55kg×10N/kg=5.5N
故选A。
2、B
【详解】
A.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故B正确;
CD.受力的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的物体,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和受力同时产生,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C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餐盘相对于机器人来说,其相对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于餐盘中食品处于匀速直线的运动状态,所以是平衡状态,即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故B正确;
C.机器人匀速前行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行,与地面接触,且有一个运动的趋势,所以会受到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自行车轮子的半径约为0.5m,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0.2kg,为200g,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N,故C不符合题意;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瓶普通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cm3左右,质量约为
m=ρV=1.0g/cm3×500cm3=500g=0.5kg
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00g=0.1kg
受到的重力为
G=mg=0.1kg×10N/kg=1N
故C符合题意;
D.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3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
A.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时相互的,对于拔河的双方而言,获胜方和失败方之间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故A错误;
B.获胜方穿钉鞋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背书包是增大压力,都是为了增大对地的摩擦力,故B错误;
CD.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那边的摩擦力大,因此获胜方对地的摩擦力大于失败方对地的摩擦力,根据C错误,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ABCD.因为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俩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弹簧伸长的就越长,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对手的拉力也就越大,所以会感到越费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B不符合题意;
C.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为
500g=0.5kg
受到的重力为
G=mg=0.5kg×10N/kg=5N
故C不符合题意;
D.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
1斤=500g
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A.一张作业纸的重力约0.005N,故A不符合题意;
B.质量为100g的石块的重力为
故B符合题意;
C.一个小孩的重力约200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羊的重力约60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
AD.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主要看以哪个物体为研究对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A错误,D正确;
B.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与同时性,在踢球的同时脚就会疼痛,不会等球飞出去之后才痛,故B错误;
C.物体之间不接触时也会发生力的作用,如磁铁间的作用力,故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木块 地球
【详解】
[1]将一木块放于斜面上静止,木块对斜面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木块,受力物体是斜面。
[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因此,木块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a) (c)
【详解】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1]读图可知,(a)中力使撑杆变弯,主要表示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图(b)中,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倾,故主要表示了物体具有惯性;图(c)中,力使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主要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b 弹簧测力计 5 大小
【详解】
(1)[1]由图示知,(a)图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而是一对平衡力,而图(b)中,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应根据图(b)的方案进行实验。
(2)[2]实验中,要测量力的大小,测量力所用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3]由图(c)知,30s时,弹簧测力计的大小为5N。
[4]由图(c)可知,每个时刻,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对应相等,所以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4、形状 运动状态 重
【详解】
[1][2]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使小树形的状发生了改变;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使落叶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树叶最终落到了地面,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5、牛顿 作用点
【详解】
[1]由物理学常识可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中的伟大贡献,物理学中将牛顿的名字命名为力的单位。
[2]由力的三要素可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三、计算题
1、(1)0.12g;(2)8×10-4N;(3)0.4kg/m3
【详解】
解:(1)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
m=ρV=0.6kg/m3×200×10-6m3=1.2×10-4kg=0.12g
(2)用抽气机抽去质量的气体,则剩余气体的质量
m余=(1-)×1.2×10-4kg=8×10-5kg
剩余气体的重力
G余=m余g=8×10-5kg×10N/kg=8×10-4N
(3)剩余气体的密度
答:(1)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为0.12g;
(2)现用抽气机抽去质量的气体,剩余气体的重力是8×10-4N;
(3)剩余气体的密度是0.4kg/m3。
2、(1)10m/s;(2)100N;(3)14N
【详解】
解:(1)在某路段的路程
s=6km=6000m
小华在该路段骑行的平均速度
v==10m/s
(2)这辆山地自行车所受的重力
G车=m车g=10kg×10N/kg=100N
(3)小华骑行时受到的阻力
f=0.02G总=0.02(G车+m人g)=0.02×(100N+60kg×10N/kg)=14N
答:(1)小华在该路段骑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2)这辆山地自行车所受的重力是100N;
(3)小华骑行时受到的阻力是14N。
3、(1)3000s;(2)超过了此桥的限重标准
【详解】
解:(1)成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1m/s,走完该桥需要的时间
t==3000s
(2)由图示标志牌可知,最大载重m=30t,其重力
G=mg=3×104kg×10N/kg=3×105N
因为
4×105N>3×105N
所以大货车超过了此桥的限重标准。
答:(1)成人按正常速度走完该桥需要的时间是3000s;
(2)大货车超过了此桥的限重标准。
4、(1)36N;(2)2103kg/m3
【详解】
(1)由 知道,这块砖的重力
G=mg=3.6kg×10N/kg=36N
(2)这块砖的总体积
V=20cm×15cm×10cm=3000cm3
该砖块材料的体积
V′=V×60%=3000cm3×60%=1800cm3
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答:(1)该砖块的重力36N;
(2)该砖块材料的密度2103kg/m3。
5、(1);(2);(3)
【详解】
解:(1)由重力的公式可得石狮子受到重力为
(2)根据题意,由可得石料的密度为
(3)由可得石狮子的体积为
答:(1)石狮子受到重力为;
(2)石料的密度为;
(3)石狮子的体积为。
四、实验探究
1、0刻度线处 2
【详解】
(1)[1]为了读数更精确,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即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0刻度线处。
(2)[2]由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时0-5N,分度值为0.2N,此时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
(3)[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重力在数值上是质量的10倍,则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为
故重力和质量关系为:。
2、水平 1.5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所受滑动摩擦力越大
【详解】
(1)[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
[2]在甲实验中,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滑动摩擦力为1.5N,若拉力增大为2N,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没有改变,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还是1.5N。
(2)[3]比较甲、丙两图中的测力计示数,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丙表面粗糙程度较大,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以丙的滑动摩擦力更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