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若在电路中再并联一个电压表,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端移至a端,电压表的示数从12V变为0;当滑片P位于中点c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U=6V
B.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U>6V
C.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U>6V
D.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U<6V
2、将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按甲图所示电路连接,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示数为0.4A;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再将电阻R1、R2按乙图所示电路进行改接,闭合开关S后,关于电流表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大于1.6A B.一定小于0.4A
C.一定大于0.4A,但小于0.8A D.一定大于0.8A,但小于1.6A
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需要随时监测体温,小杰利用热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R0设计了一个“温度计”的模拟电路。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他把电表的刻度值都改为相应的温度值,温度升高时电表的示数变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4、力的单位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物理学家而命名的( )
A.牛顿 B.欧姆
C.帕斯卡 D.安培
5、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D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
A.A和C B.A和B C.B和D D.C和D
6、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B.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
C.一个人吸烟,满屋子都可以闻到烟味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
7、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温度为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D.温度降低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小
8、如图所示,我们应该从柘城武校失火事件中得到启示,电动自行车在楼道中充电时电源线短路能引发火灾。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电动车充电线绝缘皮破损后仍可继续使用
B.电线着火时应迅速泼水浇灭火焰
C.保险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临时代替
D.发生电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9、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各实验器材完好,开关由断开到闭合,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1与V的示数均不变 B.A和V的示数均变大
C.V的示数与A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D.V1与V的差变大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中点。用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替换R1,可能使电压表示数与替换R1前相等的方法是( )
A.电源电压不变,不移动滑片P B.电源电压不变,向左移动滑片P
C.减小电源电压,不移动滑片P D.增大电源电压,向左移动滑片P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小阳想利用两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它选择了电压恒定的电源和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设计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小阳的实验操作是: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U2.请你用U1、U2和R0表示出Rx,Rx=___________。
2、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V,常见家用电器是以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在电路中。
3、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与灯泡是______联的。某家庭电路中,只有电冰箱、电饭煲和两个节能灯在工作,通过电冰箱和电饭煲的电流分别为1A、4A,通过每个节能灯的电流均为100mA,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A。
4、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_____Ω。
5、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则电源电压为U=___________V,R1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张彬同学为了检测空气污染的指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R为气敏电阻,其电阻的倒数与空气污染指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12V保持不变,R0=5Ω,当电压表为4V时,求:
(1)通过R0的电流;
(2)此时电路总电阻的阻值;
(3)当电路中电流为1.2A时,空气污染指数是多少API?
2、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向M端,闭合开关S,电流表有示数为1.0A,电压表的示数为6V;滑片P移至N端,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
(1)电源的电压;
(2)电阻R0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小聪和小明一起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电阻的电路,如图所示,将电压不变的电源、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0串联起来(电源和电流表内阻均忽略不计)。当用导线直接将AB两点连接起来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当把R1=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AB两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请根据他们设计的电路完成下列问题:
(1)求定值电阻R0的阻值和电源电压U;
(2)若在AB两点间接入电阻R2=35Ω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
(2)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
5、如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灯泡上标有“6V,0.5A”字样,其U-I图像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量程均为0 0.6A,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灯正常发光,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R2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A1、A2示数均为0.4A,求:
(1)电源电压;
(2)开关怎样通断、滑动变阻器怎样调节,此电路的总电阻最小,请计算出总电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R2的最小值。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Ω。
(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如图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______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端(选填“A”或“B”)。
(3)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______。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画出了待测电阻Rx的I-U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Rx=______ Ω。
(5)小芳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Rx的阻值.电路如图所示,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测量步骤如下:①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I1;②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③待测电阻Rx=_______.(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下表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分别用A、B、C、D四个字母代表。
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A 0.6 0.4 镍铬合金
B 1.0 0.4 镍铬合金
C 0.6 0.6 镍铬合金
D 0.6 0.6 锰铜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接入电路中导体的电阻大小。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
(2)分别将A和C两导体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_______有关;
(3)若要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要分别将_______两导体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小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阻值大约为5Ω电阻Rx的阻值。图中电源电压未知,R0是滑动变阻器,R是电阻箱(可连续调节电阻值大小,且能读数的变阻器),其调节范围0999.9Ω,A是电流表(刻度有些模糊),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先断开S、S1将电阻箱R阻值调至最大;
②将S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_______(选填“R”或“R0”),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标记电流表指针的位置;
③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_(选填“R”或“R0”),使电流表指针在________,记下电阻箱R的阻值;
④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电阻箱R读数的___________,此即为被测电阻Rx的阻值。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C.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端移至a端,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的电压变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定值电阻的电压变大,故电压表只能并联在R2的两端;故AC错误;
BD.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端移至a端,电压表的示数从12V变为0,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此时电压表示数
①
①两边同乘以得到
②
同理,当滑片移动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
③
因③式右边的分母比②式左边分母小,故
U>6V
故选B。
2、A
【详解】
由图甲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电路的总电阻为
R串=R1+R2
电路中的电流
①
由图乙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可知,总电阻为
由于电源电压相同,干路中的电流
②
②和①之比为
即
则电流
进一步化简
因为
所以
I并>1.6A
电流表示数会大于1.6A。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A.图中热敏电阻R与R0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当温度升高时,R的阻值增大,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热敏电阻R与R0并联,电流表测R0支路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间互不影响,所以温度升高时,通过R0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热敏电阻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温度升高时,R的阻值增大,根据分压原理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符合题意;
D.图中热敏电阻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电压,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温度升高时,由分压原理可知,热敏电阻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压表示数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
力的单位是N,是为了纪念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
A.牛顿是力的单位,故A符合题意;
B.欧姆是电阻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安培是电流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
A.当A和C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将左半部分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向D端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变长,即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A符合题意;
B.当A和B接入电路时,将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定值电阻,并且滑片失去调节电阻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当B和D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将右半部分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向D端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变短,即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当C和D接入电路时,将上面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并且滑片失去调节电阻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6、D
【详解】
AC.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一个人吸烟,满屋子都可以闻到烟味,这两种现象是由于气体分子在空气中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AC不符合题意;
B.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这种现象是由于固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固体大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热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B.由图2可知,温度升高时R的阻值变小,如果电路中没有R0,当温度过高时,R的阻值过小,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可能会烧坏电流表和电源,所以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2可知,温度为40℃时,R=2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2可知,温度降低时,R的阻值变大,由串联分压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
A.电动车充电线绝缘皮破损后,不能继续使用,因为有可能会漏电,人接触会发生触电事故,甚至引发火灾,故A不符合题意;
B.水可以导电,电线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火焰,否则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题意;
C.保险丝一般是使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当电流很大的时候,它可以自动断开电源,铜这材料的熔点较高,不容易熔断,在电流过大时,不能自动断开电源,不能起到保险的效果,因此不可以使用铜丝临时代替,故C不符合题意;
D.发生电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那么可断开电,再去灭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
AB.开关断开时,电路中不能形成通路,电流表A示数为0,电压表V、V1都测电源电压;当S闭合后,电阻与小灯泡串联,电路形成通路,电路中有电流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故A、B错误;
CD.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所以V的示数与A的示数的比值发生变化;开关断开时,V1与V的差为0,闭合后,V1与V的差变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B.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中点。用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替换R1,根据串联分压可知,电阻变大,R1分得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为了使电压表示数与替换R1前相等,即减小电压表的示数,电源电压不变,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可以增大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串联分压可知,增大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向右移动滑片P,故AB不符合题意;
CD.为了使电压表示数与替换R1前相等,即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可以减小电源电压,不移动滑片,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
【详解】
由图可知Rx和R0串联,因此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可知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
由欧姆定律变形可得待测电阻
2、220 并联
【详解】
[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工厂的电压为380V。
[2]常见家用电器是以并联方式,因为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串 5.2
【详解】
[1]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与灯泡是串联的,才可控制灯泡的通断。
[2]家庭电路中,电冰箱、电饭煲和两个节能灯是并联工作,由于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
I总=I1+I2+2IL=1A+4A+2×0.1A=5.2A
4、1258
【详解】
由图得,电阻箱的示数为
5、3 5
【详解】
[1][2]由图1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
I1=0.6A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1=0.6A×R1①
当滑片于b端时,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
I2=0.2A,U2=2V
由欧姆定律,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U=I2R1+U2=0.2A×R1+2V ②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由①②可得
0.6A×R1=0.2A×R1+2V
解得
R1=5Ω
代入①得
U=0.6A×R1=0.6A×5Ω=3V
即电源的电压为3V,R1的阻值为5Ω。
三、计算题
1、(1)0.8A;(2)15Ω;(3)50API
【详解】
解:(1)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当电压表示数U0=4V时,通过电阻R0的电流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路电流
此时电路总电阻
(3)当电路中电流I'=1.2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知
则
由图乙可知,此时空气污染指数为50API。
答:(1)通过R0的电流为0.8A。
(2)此时电路总电阻的阻值为15Ω。
(3)当电路中电流为1.2A时,空气污染指数为50API。
2、(1)6V;(2)6Ω;(3)12Ω
【详解】
解:(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向M端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由电压表的示数可知,电源的电压;
(2)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0A,由可得,电阻R0的阻值
(3)滑片P移至N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R0串联,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通过电路的电流
解得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答:(1)电源的电压为6V;
(2)电阻R0的阻值为6Ω;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Ω。
3、(1)15Ω, 7.5V;(2)0.15 A
【详解】
解:(1)由题意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得R0=15Ω,U=7.5V。
(2)在AB两点间接入电阻R2=35Ω时,R0与R2串联,根据欧姆定律
答:(1)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5Ω,电源电压为7.5V;
(2)若在AB两点间接入电阻R2=3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 A。
4、(1)0~20Ω;(2)6V,10Ω
【详解】
解:(1)由电路图知道,滑片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此时电路电流最小;由U﹣I图象知道,此时电路电流IA=0.2 A,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4V,由知道,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当滑片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所以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是0~20Ω。
(2)当滑片在b端时只有R1接入电路,此时电路电流最大;由U﹣I图象知道,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6A,电源电压
U=0.6A×R1·····①
当滑片在a端时,电源电压
U=0.2A×(R1+20Ω)······②
联立①②可得
U=6V
R1=10Ω
答:(1)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是0~20Ω;
(2)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为10Ω。
5、(1)6V;(2)5.45Ω;(3)5Ω
【详解】
解:(1)当S、S1、S2闭合时,R2与灯泡L并联,L正常发光,并联电路各并联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电源电压
U=UL=6V
(2)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并联时总电阻最小,应闭合S、S1、S2,此时IL=0.5A,电流表量程均为0 0.6A,当I2大=0.6A时,变阻器的阻值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电路电流
I=IL+I2大=0.5A+0.6A=1.1A
总电阻
(3)当S、S2闭合时R2与L并联,再与R1串联,由图像知当IL′=0.4A时,UL′=2V,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则R1两端的电压
U1=U-UL′=6V-2V=4V
通过R1的电流
I1=IL′+I2=0.4A+0.4A=0.8A
R1的阻值
当只有S闭合时,R1、R2串联,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6A,R2的最小值
答:(1)电源电压为6V;
(2)闭合S、S1、S2时,总电阻最小为5.45Ω;
(3)R2最小值为5Ω。
四、实验探究
1、如下图所示:
B 滑动变阻器断路 4
【详解】
(1)[1] 未知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及电流表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实验电路的连接如图:
(2)[2]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B端。
(3)[3] 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电路出现断路故障。a、b之间和b、c之间有电压,说明开关、电流表、未知电阻都没有断路;a、c之间无电压,说明b、c之间有断路,因为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所以是滑动变阻器断路。
(4)[4]由图像可知:当电流I=0.5A时,电压U=2.0V,那么未知电阻的阻值为
(5)[5]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流表读数为I1,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电压
U=(R0+Rx)I1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Rx被短路,电流表读数为I2,电源电压
U=I2R0
所以
(R0+Rx)I1= I2R0
解之得
2、电流表示数 转换法 横截面积 C、D
【详解】
(1)[1][2]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判断导体的电阻的大小,电流表的示数越小,表示导体的电阻越大,运用了转换法。
(2)[3]选取A、C导体进行实验时,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3)[4]要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选择C、D两导体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R0 R 标记处 平均值
【详解】
②[1]将S拨向接点1,闭合S1时,R0和Rx串联,因为R0是可变电阻,所以调节R0,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标记电流表指针的位置。
③[2][3]将S拨向接点2时,R0和R串联,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在②标记处,记下电阻箱R的阻值。因为这样做两次电流大小相同,相当于用一个和Rx大小相同的电阻R替换了Rx,即从电阻箱读出的值就是Rx的值。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④[4]该实验是测量电阻的大小,为了减小误差,故必须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点睛】
利用等效法测电阻,必须在不同电阻接入电路时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相等,即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