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做香囊,迎端午》
一、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也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制作香囊;运用学生熟悉的废旧纸材以及绘制图文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绘画和手工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具有初步的造型能力和折纸、裁剪的能力,上一节《美丽的丝巾》的教学中学生们已经熟练掌握折的一些方法,香囊的制作采用折叠和绘制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轻松上手操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端午节,明确香囊设计、制作过程。
2.过程和方法:通过欣赏了解香囊的有关知识,掌握运用折叠和绘画法制作香囊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研究香囊作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了解民间美术,产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中体现的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民间风俗端午节,并设计制作一个有寓意的粽子香囊,赠予自己、亲人或朋友,表达自己的祝福。
教学难点:设计具有时代特征和个人情感的图案。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香囊实物、艾叶菖蒲实物、可以吃的粽子、范作等。
学具:记号笔或者水彩笔,一条用废旧纸材做的有折痕的长条纸、双面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计用时1分钟)
教师活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节日吗?有谁知道即将迎来的是什么节日呢?
学生活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马上要过端午节啦!
教师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设计意图】谈话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交流端午文化(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活动: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端午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可以简单概括地说一说。
学生活动: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报国无门而投江自尽的忠烈行为;端午节要包粽子吃粽子,挂艾草,孩子头上画王子,喝雄黄酒,挂香囊,赛龙舟……
教师活动:你们对端午节的了解真多,看来在家都做足了功课,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哦,听一本有关端午的绘本故事,回味端午。面对这个节日你又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学生活动:端午和过大年一样热闹;端午节活动真多啊;端午节的活动都是希望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远离疾病,远离灾难……
教师活动:人们用这么多的活动迎接端午,纳福祁神。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视频与实物了解端午的相关的风俗知识,感受古代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三)交流香囊文化(预计用时4分钟)
教师活动:端午节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的一天,天气变热,毒虫肆意滋生,所以人们要在那天除瘟避毒。古人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高手,今天的我们站在古人的肩膀之上,又是如何过端午呢?
学生活动:我们继续包粽子,吃粽子,挂艾草和菖蒲,还买香囊送香囊,爸爸妈妈还给朋友亲人发短信送祝福。
教师活动: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时代,祝福大家平平安安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今天的课堂,我们制作一个香囊,送于我最想送的人。出示课题《做香囊》
教师活动:欣赏礼盒中的香囊(同时PPT展示),看一看闻一闻想一想,古人为何要佩戴香囊呢?
学生活动:带着好看;可以驱蚊辟邪……
教师活动: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教师活动:老师最近收集了一些废旧纸材,看!就是你们手中的长条形纸,桌上还有一些中草药,我们如何把纸条变成可以放香料的盒子呢?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研究讨论。
教师活动:通过视频,利用身边废旧纸材,折叠一个粽子形的香囊外壳(教师讲解示范一种简单好操作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了解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了解佩戴香囊的特殊意义,并知道香囊的结构特征。探索利用废旧纸材,制作香囊外壳的方法。
(四)探讨香囊制作(预计用时6分钟)
教师活动:再次欣赏手中的香囊,看一看,摸一摸,发现香囊的图案各有不同吧,有哪些种类的图案,你最喜欢什么图案?在粽子外壳上如何绘制构图更有创意哪?通过学习单观察讨论研究。
种类 美好寓意 图案 构图方法 最喜欢的图案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记并记录。
种类 美好寓意 图案 构图步骤
五彩丝线 保平安、驱妖辟邪 每个小三角一个图案 两个小三角设计一个图案 以一长条为一个画面,设计一个图案。
端午美食 杀菌驱虫解五毒
五毒 避除秽恶
十二生肖 吉祥瑞康
端午传说 爱国怀人文关爱
教师总结: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要设计制作一个香囊,送给最需要的人,你想送给谁?又想设计什么图案?表达什么寓意呢?
学生活动:
(1)我想送给医院里工作的叔叔阿姨,希望他们佩戴我做的有保平安寓意的五彩丝线香囊,可以让他们远离病毒。
(2)我想送给弟弟,妈妈刚给我生了个小弟弟,我希望弟弟带上我做的生肖虎图案的香囊,可以辟邪,健康长大。
(3)做一个超人的图案,送给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教师活动: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用微课,示范香囊上的图案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表达内心情感;利用吉祥图案的内在寓意,抒发自己对亲人朋友的关爱,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的情怀;通过归纳总结,找到创作灵感。
(五)学生实践(预计用时20分钟)
本课实践:用彩笔绘制一个有温度的粽子香囊。
1.用废旧纸条折叠好粽子香包。
2.设计香囊的图案,设计时考虑纹样的寓意。
3.在折叠好的香囊上,简单构一个图形。
4.打开香囊,进一步完成绘制。
5.折叠香囊,装艾叶、放绳线,完成。
6.教师活动: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掌握做香囊的方法,体会设计的要领。
(六)作业展示(预计用时2分钟)
组织学生,挂好自己设计的香囊,感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使学生之间相互借鉴设计中纹样的创新变化。
(七)评价(预计用时2分钟)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自评互评。
香包外形是否美观 图案是否有寓意 构图是否巧妙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否有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八)拓展(预计用时2分钟)
课堂拓展一:欣赏古人的画《龙舟夺标图卷》、《观竞渡》……进一步了解古人用绘画
形式记录端午节活动的场景。从古至今端午节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我们要继承传统,并在创新的路上弘扬民族文化。
课后拓展二:第13课是《美丽的丝巾》,利用好看的丝巾图案,运用线缝制的方法,制作一个香包。
小结:最后用一首儿歌结束今天的课,我们一起大声朗诵:
五月五,是端阳;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荷包香,香衣裳;
菖蒲插在门框上,龙舟下水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