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 19.奇妙的昆虫 教案(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 19.奇妙的昆虫 教案(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4-07 00:0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奇妙的昆虫》
一、教材分析
《奇妙的昆虫》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内容的课程。昆虫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分布范围广,种类和数量多,昆虫的数量约占动物总数的80%,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材中有大量的昆虫图片,为学生观察、分析、感受各种昆虫的形状、形态和色彩的特点提供视觉素材。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虫,自主观察发现昆虫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图案美。简单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昆虫的特点和种类)。本课共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注重培养学生能够自主观察、分析、汇总昆虫特征的习性,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贴得更近,并且能够抓住昆虫形态、色彩、花纹、结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昆虫。第二课时,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昆虫表现方式,包括观察画家笔下的昆虫,工笔画的精细笔触和写意画的传神。分析昆虫和人类工业设计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昆虫是低年级学生常常注意的动物,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一类动物,他们对小虫的活动充满很强的好奇心。教师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点,通过观看有关昆虫的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小虫的外形、色彩等特征,了解常见昆虫的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对比、观察、讨论等方法发现不同类型的昆虫在形态、结构、花纹图案、色彩等方面的特征,在奇妙的昆虫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掌握昆虫的造型结构和外形装饰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喜欢的绘制方式完成昆虫画,在欣赏画家和艺术家创造昆虫艺术品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创新作品。
3.通过了解昆虫世界的过程,感受主动学习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热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了解不同的昆虫,能准确抓住昆虫的特征,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难点:在认识昆虫的基础上,抓住昆虫的特点和美感,用不同的表现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昆虫。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昆虫视频、图片等。
学具:平板学习,收集昆虫知识、绘画卡纸、铅笔、勾线笔、马克笔、炫彩棒等。
第二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高仿《写生珍禽图》、放大镜、衣夹、卡纸、彩笔等。
学具:平板学习,勾线笔、绘画纸、卡纸、固体胶、彩色卡纸、剪刀、废弃材料等。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预计用时4分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蝴蝶的一生》。“我们生活的地球由许许多多的生命组成,这些生物它们大小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长相更加千奇百怪,唯一相同是,所有的生物都热爱生命,不虚度时光,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昆虫,它的生命非常短暂,平均寿命只有两个星期,其中寿命最长的可达11个月,而寿命短的只有2-3星期,只维持到雌蝶产完卵。”
提问:老师想对视频中的蝴蝶说一句鼓励的话:“经历风雨终见彩虹!”你想对蝴蝶说一句什么?
学生活动:夸夸蝴蝶。
【设计意图】视频中脆弱却美丽、短暂却绚丽的生命孕育激起学生的同情共鸣,蝴蝶的变化也演示了昆虫成长时期的形态变化,蝴蝶的生活等都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 合作讨论、认识昆虫(预计用时8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课前已经收集了很多昆虫资料。(昆虫图片、昆虫小知识已分别放入小组平板)
教师活动:请学生在组内汇总小组收集的图片和资料,请小组长从昆虫的外形、颜色、花纹等方面分享资料。
学生活动:小组长介绍收集的昆虫,并简单说明昆虫的特征,将昆虫的照片投屏到屏幕,汇报完毕后其他小组可补充说明。
教师活动:展示昆虫图片,指导学生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小组收集的资料比个人收集的要全面丰富,小组合作探讨第一次对昆虫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汇报和其他小组提出的建议,能更加立体直观地认识昆虫。
教师活动:“换位课堂”活动,请学生做小老师,用收集的昆虫图片举例来解决问题。(1)为什么蜘蛛不是昆虫?请用图片说明理由。
(2)昆虫都有翅膀吗?请用图片说明。
(3)蝴蝶是对称的,那么昆虫都是对称的吗?请用图片说明。
【设计意图】把昆虫的特征分解,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在众多的资料里寻找答案,第一次认识到昆虫的结构问题。
教师活动:播放动画视频《朋友》,请学生仔细观察三位昆虫朋友的身体结构,找出共同点,教师边看剧情边介绍昆虫成虫的身体(头、胸、腹)组成部分。
学生活动:用线条在学习任务单上划分昆虫身体结构部分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师生活动:展示学生任务单,出示昆虫成虫结构图,师生一起标出昆虫的身体结构图和中轴线。复述昆虫的概念。
【设计意图】用图片和视频反复分析昆虫的结构,小结出昆虫成虫的共同特征:头、胸、腹组成,左右对称。
(三)深入探究、分析昆虫(预计用时10分钟)
教师活动:视频和图片欣赏比较,深入分析昆虫的局部形态特征。
(1)局部欣赏,观察螳螂等昆虫的眼睛,有什么新发现?
(2)对比欣赏,观察螳螂和蝈蝈等昆虫的腿部对比,有什么发现?
(3)观察欣赏,猜一猜这是什么昆虫的翅膀?理由?
【设计意图】在已经理解昆虫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图片欣赏、比较学习深入理解昆虫的局部特征。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组织小组讨论
(1)找一找,昆虫的花纹,哪些美术语言组成?(点、线、面)
(2)赏一赏,昆虫组成的色彩盛宴。
(3)猜一猜,是树叶还是昆虫,说说昆虫为什么这么做?(保护色)
教师活动:小结归纳昆虫的花纹、色彩组成及其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视频欣赏认识不同种类的昆虫在色彩、花纹形态等方面的特征及自我保护作用。
(四)作品欣赏、创作昆虫(预计用时15分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欣赏不同表现手法的昆虫作品,说说他们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品有没有体现昆虫的特征?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教师活动:请学生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昆虫,制作昆虫标本。
(1)选择一只喜欢的昆虫。抓住你昆虫的体态特征,独立完成昆虫作品,可以是儿童画,线描画等。
(2)作品要求抓住昆虫的特征,美观大方,灵活运用本课中学习的昆虫细节特征和花纹色彩装饰昆虫,并将其做成昆虫标本。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重点在于学生能掌握昆虫的结构形态及其装饰,让学生根据能力自主选择作业表现形式,更利于学生创作的动力。
(五)标本展示、师生交流(预计用时3分钟)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绘制的昆虫标本,说说自己喜欢的昆虫特征,在作品中是运用什么美术材料表现的。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作品,小结。
第二课时
(一)名画欣赏(预计用时8分钟)
教师活动:视频导入,每个学习小组一幅高仿《写生珍禽图》,找找画中有几只昆虫?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细节,指导学生从黄筌绘画的用笔、线条、墨色欣赏这幅画。
学生活动:观察、讨论、发表看法。
【设计意图】欣赏古画,观察了解画中鸟雀昆虫都是黄筌先用细劲的线条描绘出轮廓,再用淡墨和石色层层渲染,刻画精确、细微,从透视角度观之也无懈可击,栩栩如生,这样的直观浸润,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活动:
(1)介绍齐白石的草虫画。
齐白石的草虫画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和大写意花草树木相结合,工笔细写的草虫和墨色酣畅的大写意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画风,他的工笔草虫虽极写实,却不是死的标本,充满生机与活力,虽细致入微,却又高度概括,精练而不失之琐碎。只要是他见过的草虫,几乎都被他绘于笔下。据统计,他一生共画了30余种草虫。齐白石笔下的草虫栩栩如生,毫不亚于真实世界,甚至,你可以透过草虫的翅膀看到它肚子上的花纹,这是齐白石的一绝。
(2)图片展示齐白石《设色花卉草虫》和清代蒋廷锡的《柳蝉图轴》
比一比,两位画家笔下昆虫的区别;画家笔下昆虫和现实昆虫的相似之处。
议一议,昆虫在两幅画面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技法的两幅中国画,引导学生注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对于昆虫的描绘都是精细而充满活力的,是中国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设计欣赏(预计用时12分钟)
教师活动:图片欣赏昆虫装饰品,请学生猜一猜,设计师的灵感源于什么昆虫的哪些特征?如果让你设计昆虫装饰品,你会巧妙运用哪些相关元素(造型、色彩、花纹、装饰等)进行设计?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归纳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装饰品设计,学生能意识到对设计素材进行设计元素的提炼,并且能灵活运用。
教师活动:饰品借鉴了昆虫的外在元素,而大自然中昆虫最神奇的是为了生存不断进化出各种能力,因为这些能力昆虫也在慢慢地进化出适合能力发挥的外形,所以很多设计师的灵感除了关注昆虫外形,更看重设计的实用性,运用这些设计能帮助人类做很多事情。
教师活动:图片展示昆虫仿生设计带来的艺术品。(直升飞机、汽车、椅子……)
学生活动:说一说从这些设计中得到的启发。
【设计意图】欣赏现代设计师的仿生设计,从中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师活动:欣赏平面设计中的昆虫外形元素的运用。
(1)想一想,服装设计上如何运用昆虫元素?
(2)想一想,标志设计上如何运用昆虫元素?
(3)想一想,包装设计上如何运用昆虫元素?
【设计意图】平面设计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对昆虫元素的处理从色彩到造型到纹样的设计会有更大的需求,因此,能让学生自主地从不同角度欣赏昆虫作为设计元素在生活中的运用,发散学生的创作思维。
(三)创作表现(预计用时15分钟)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能力布置分层作业。
(1)作业一:设计一款有创意的带有昆虫元素的立体造型作品。请你选择一类昆虫元素进行立体设计,例如泥塑、纸艺、布艺、蔬果拼接、石头画等等。
(2)作业二:欣赏有昆虫元素的服装设计、箱包设计等平面设计,选择喜欢的昆虫元素,设计一件喜欢的昆虫服装。
学生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开始创作,并根据作业重新分组。
教师活动:挑选立体造型主题播放创作视频。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作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能兼顾到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乐趣。
(四)展示评价(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活动:自评、小组互评,交流创作意图,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师活动:评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