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背诵清单】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对中国政策: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和禁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间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印度、缅甸两国总理积极倡导。
意义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2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日内瓦会议】
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
目的: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召开: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作用: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同”历史遭遇相同: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面临问题相同: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 “异” 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总结: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日内瓦会议③万隆会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练习题
一、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这里“中国的声音”主要指()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 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以下集中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外交思想”的是( )
A.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乒乓外交 一边倒
C. 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亲诚惠容 合作共赢
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 和平共处 B. 互不干涉内政
C.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D. 互不结盟
“周恩来同志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卓有成效领导了党和国家外事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 独立自主原则 B. 共同发展原则
C. 互不侵犯原则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有人指出,“……不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国与国关系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是()
A. 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四项基本原则 D. 合作共赢原则
习近平主席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历史上,新中国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是提出(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方针
C.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 “一国两制”构想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 )
A.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大国关系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亚非独立国家的一次盛会。下列对该会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会议主要讨论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C. 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D. 会址在印度尼西亚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发表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新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 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 D.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期间,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的讲话:“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他这样说的原因是()
A.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B.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 会议讨论了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
D. 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 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 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特点?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再到李克强,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总理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来到最危险、最困难、人民最需要的地方。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周恩来总理在地震的当天深夜就到达灾区。2010年的玉树大地震,温家宝总理亲临地震现场,深切慰问灾区人民。2013年4月20日,李克强总理抵达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地震伤员并指挥抢险救援。“中国式”总理让人民感动。
请回答:
(1)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现在这一原则还有用吗?请说出理由。
(2)材料二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的哪次国际会议?在会议上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为缅怀周恩来总理,请你为材料一、二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
(4)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总理以怎样的可贵品质“让人民感动”?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十六亿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与旧中国外交相比,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当时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是一帆风顺的 请用所学知识来说明。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哪一次会议 周恩来促成“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
(3)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应如何应对 (写出两条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解析】注意时间限制“20世纪5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③④都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C.根据题干“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可知,集中体现周恩来博大精深外交思想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C正确。
AB.毛泽东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形象地比喻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乒乓外交”指的是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与题干不符,故AB错误。
D.当前中国提倡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合作共赢,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D
【解析】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互不结盟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链接所学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选D。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成为国与国关系的指导原则”,链接所学可知,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双方一致同意接受这一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B正确。
故选B。
6.【答案】A
【解析】习近平主席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历史上,新中国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吴努)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7.【答案】A
【解析】A.根据题干“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可知,邓小平阐述的是中国在外交方面,既不亲美,也不亲苏,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正确。
B.题干反映的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是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故B错误。
C.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错误。
D.“没有任何障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可知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反映了独立自主,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正确。B项题干未涉及,C项题干未体现。“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表明D项表述与题干材料不符。
故选A。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A、C、D三项符合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主要讨论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的会议是雅尔塔会议。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人格魅力不是决定国际会议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A项排除,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不强,B项排除。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与会国家的赞同,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C项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D项排除。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针对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罗慕洛评价周恩来的讲话是“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直接推动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故选B。
13.【答案】(1)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会议: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方针:“求同存异”方针。
14.【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用,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远。事实证明,在相互依存而又多元化的世界中,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周恩来的外交生涯等。(言之有理即可)
(4)热爱人民或“亲民、爱民”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言之有理即可)
15.【答案】(1)根本特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一帆风顺的。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 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的方针。
(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