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同步提优训练:9.1认识浮力(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同步提优训练:9.1认识浮力(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6 17: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认识浮力
1 浮力       
1、在一个盛有水的容器中,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水 B.乒乓球 C.空气 D.盛水容器
2、 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  )
A. 在水中下沉的铁块 B. 在水中的桥墩
C. 浮在水面上的轮船 D. 空中上升的气球
3、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枚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
A.F1 B.F2 C.F3 D.F4
4、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在空气中不受浮力
B.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也受浮力作用
C.只有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
D.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2 称重法测浮力       
5、如图所示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如图甲所示,物重G=    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乙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2=    N。
(3)当物体浸入水中后,如图丙所示。将图丙实验与图甲、乙实验对照,说明水对物体也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水对该物体的浮力F浮=    N。
6、如图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实验,则小石块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N,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
7、如图所示,某小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如图甲所示)
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住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水不再流出时,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乙所示);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如图丙所示)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2(如图丁所示)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用G排=G1-G2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用F浮=______得出。(用上述测得量的字母表示)
(2)小组成员发现算出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相差较大,请你指出本实验误差较大的原因和改进方法(不能添加实验器材):误差较大的原因:______。改进方法:______。
(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 浮力产生的原因       
8、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根本原因是( )
A.在水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B.浮力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产生的
C.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物体上、下表面有压力差
D.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重力
9、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但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10、某天,晓琳用细线绑住一个近似于长方体的小石块,并将它竖直悬置于一桶水中,当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她发现手受到的绳子拉力变小了,这是因为( )
A.小石块的质量变小了
B.小石块所受到的重力消失了
C.小石块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D.小石块的前、后、左、右都受水的压力
11、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g取10N/k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 两侧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
C. 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D. 正方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竖直向上的
12、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是10 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15 N,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    N。
13、王老师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不会浮起来(如图所示),为了让乒乓球浮起来,王老师应该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
14、有一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距水面10 cm,如图所示,则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 N/kg)
第一节 认识浮力
(答案)
1 浮力       
1、在一个盛有水的容器中,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水 B.乒乓球 C.空气 D.盛水容器
1、【答案】A
【解析】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排开了一定体积的水,水对乒乓球施加了竖直向上的浮力。
2、 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  )
A. 在水中下沉的铁块 B. 在水中的桥墩
C. 浮在水面上的轮船 D. 空中上升的气球
2、【答案】B
【解析】ACD、在水中下沉的铁块、浮在水面上的轮船、空中上升的气球,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压力,由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它们都受到浮力作用,故ACD不符合题意; B、桥墩由于底面埋在地下,其底面不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则桥墩不受浮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故选:B。
3、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枚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
A.F1 B.F2 C.F3 D.F4
3、【答案】C
【解析】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题图中F3方向正确。
4、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在空气中不受浮力
B.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也受浮力作用
C.只有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
D.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4、【答案】B
【解析】A、人在空气中要受到空气的浮力,故A是错误的;BC、物体在水中无论是漂浮、悬浮、上浮、下沉,都要受到水的浮力,故B是正确的,C是错误的;D、在水中的物体,如果下底面跟容器的底面紧密接触时,就不受到水的浮力,故D是错误的。所以应该选B。
2 称重法测浮力       
5、如图所示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如图甲所示,物重G=    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乙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2=    N。
(3)当物体浸入水中后,如图丙所示。将图丙实验与图甲、乙实验对照,说明水对物体也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水对该物体的浮力F浮=    N。
5、【答案】 (1)4.4 (2)2.4 (3)2.4
【解析】(1)由图甲可知,物重G=4.4 N。(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N,则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为F=4.4 N-2 N=2.4 N。(3)对照图甲、乙,说明水对物体产生了浮力,在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G-F'=4.4 N-2 N=2.4 N。
6、如图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实验,则小石块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N,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
6、【答案】8.8 1.6
【解析】根据题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可知小石块的重力为8.8N。根据题图乙知小石块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2N,小石块所受浮力F浮=G-F示=8.8N-7.2N=1.6N。
7、如图所示,某小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如图甲所示)
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住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水不再流出时,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乙所示);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如图丙所示)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2(如图丁所示)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用G排=G1-G2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用F浮=______得出。(用上述测得量的字母表示)
(2)小组成员发现算出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相差较大,请你指出本实验误差较大的原因和改进方法(不能添加实验器材):误差较大的原因:______。改进方法:______。
(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7、【答案】(1)G-F; (2)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测量小桶的重力偏大;将步骤④调整到步骤①或②之前;(3)能。
【解析】(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G-F; (2)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测量小桶的重力偏大,需要将步骤④调整到步骤①或②之前,即先测量出小桶的重力; (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按照上面的方法,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 浮力产生的原因       
8、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根本原因是( )
A.在水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B.浮力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产生的
C.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物体上、下表面有压力差
D.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重力
8、【答案】C
【解析】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故选C。
9、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但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9、【答案】C 
【解析】水堵头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但水堵头的下表面没有水,所以没有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故水堵头不受浮力。
10、某天,晓琳用细线绑住一个近似于长方体的小石块,并将它竖直悬置于一桶水中,当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她发现手受到的绳子拉力变小了,这是因为( )
A.小石块的质量变小了
B.小石块所受到的重力消失了
C.小石块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D.小石块的前、后、左、右都受水的压力
10、【答案】C
【解析】当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小石块的质量不会变小,重力也不会消失,由于小石块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即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所以手受到绳子的拉力变小了,而不是因为小石块的前、后、左、右都受水的压力,故只有C正确,A、B、D错误。
11、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g取10N/k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 两侧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
C. 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D. 正方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竖直向上的
11、【答案】C
【解析】A.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F2-F1=13N-5N=8N,故A正确; B.根据相同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的特点可知,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等;故B正确;.物体悬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则V排=V=L3=(10cm)3=1000cm3=1×10-3m3,由F浮=ρ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kg/m3,正方体上、下表面积S=L2=(10cm)2=100cm2=1×10-2m2,正方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p1==500Pa,由p=ρgh可得,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1==0.0625m=6.25cm,故C错误; D.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正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则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竖直向上,故D正确。
故选:C。
12、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是10 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15 N,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    N。
12、【答案】 5 
【解析】F浮=10 N,F下表面=15 N,
根据F浮=F下表面-F上表面
可知,F上表面=F下表面-F浮=15 N-10 N=5 N。
13、王老师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不会浮起来(如图所示),为了让乒乓球浮起来,王老师应该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
13、【答案】堵住瓶口 液体对乒乓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解析】图中乒乓球静止时,虽然有少量水从瓶口向下流出,但乒乓球的下表面没有受到水向上的压力,而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则乒乓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即乒乓球不受浮力的作用,乒乓球不能上浮;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受到水对其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浮力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乒乓球上浮,最终乒乓球漂浮在水中。
14、有一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距水面10 cm,如图所示,则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 N/kg)
14、【答案】1000 10 2000 20 10 
【解析】正方体上表面所处的深度:h上=10 cm=0.1 m,
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上=ρ水gh上=1.0×103 kg/m3×10 N/kg×0.1 m=1000 Pa。
正方体各个面的面积S=0.1 m×0.1 m=0.01 m2,
由p=可得,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F上=p上S=1000 Pa×0.01 m2=10 N。
正方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下=h上+L=10 cm+10 cm=20 cm=0.2 m,
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下=ρ水gh下=1.0×103 kg/m3×10 N/kg×0.2 m=2000 Pa。
由p=可得,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F下=p下S=2000 Pa×0.01 m2=20 N。
正方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
ΔF=F下-F上=20 N-10 N=10 N,
浮力大小等于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即F浮=ΔF=10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