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 ( )
A、翘首(qiáo) 谛听(dì) 匀称(chèn) 脍炙人口(zhì)
B、狼籍(jí) 潋滟(liàn) 猬集(wèi) 无遐顾及(xiá)
C、栖息(xī) 龟裂(jūn ) 山岚(nán) 重峦叠嶂(zhàng)
D、波斓(lán) 女红(gōng) 红桧(guì) 习以为长(cháng)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12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B.香港个别社会组织自出心裁,针对香港未来政制发展问题蓄意推动所谓“五区公投运动”,公然挑战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注定是要失败的。
C.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D.在气势汹汹的甲流面前,尽管还有人对新疫苗有所疑虑,但已经没有太多选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B.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指出: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C.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每年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的不同层次活动。
D.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彭城人,南朝梁文学家。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这是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课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念之情。
D.《幽径悲剧》的作者是季羡林,北大教授,学者,作家。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① 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 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
6、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文后的方格内。(4分)
扬州的古巷充满了诗情画意:杨槐花宛若漫漫飞雪般撒落农家小院;青石砌成的古井里,铁桶在井壁碰出清幽的回响;春雨意浓的小巷中袅袅chēng 起的油纸伞;闲xiá 时槐树下纳鞋底的农妇露出的chún 朴笑容,这些我们熟悉又亲切的,不也是温 xīn 吗?
(《时文选粹》)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②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⑤ ,今日又南冠。(夏完淳 《别云间》)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⑦ “ , , 。”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句中没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附加题:(3分)
⑴王笑曰:“ ,寡人反取病焉。”⑵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⑶ ,一览众山小。
8、综合实践。(10分)
⑴登长城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幅对联提到了
和 两个有关长城的故事,有关长城的诗句有:“ ”。(3分)
⑵读名著 我终于看到了,你那钢铁般的身躯;又一次领悟了,你那钢铁般的精神;你用你顽强的生命奏响了,一曲无悔的生命赞歌。
上面的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请你从“钢铁的身躯”、“钢铁般的精神”、“无悔的生命赞歌”这几个短语中任选一个,结合有关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⑶品汉字
活动一:《说文解字》里说“悔,恨也。”人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你积累了哪些含“悔”的成语,请任写出一条。(1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右面这幅漫画的题目叫《悔》。
A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的内容。(2分)
B说说这幅漫画的含义。(1分)
二、阅读与理解 (5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5分)
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赏析“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4题(16分)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①,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②为不好③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④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⑤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⑥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⑦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列御寇:即列子。②无乃:恐怕。③好:赏识,喜爱。④拊心:手抚着心口,表示悲伤的样子。⑤命:这里指命苦。⑥自知我:凭自己的了解知道我是什么人。⑦且:将会。
1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 (1)居君之国而穷( )???? (2)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 ? )???????
(3)使者去( )? ?? (4)子列子笑谓之曰 ( )
12、下面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 A. 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B. 居君之国而穷??????? 好逸而恶劳 (《治水必躬亲》)
C. 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晏子使楚》)
D.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 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
13、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此吾所以不受也????????????? ?????????????? 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
1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列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酸甜苦辣之揭秘》回答15-18题(15分)
酸甜苦辣之揭秘
①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构成了各种食品的口味。
②人的味觉一般是物质刺激舌头上的味蕾而产生的感觉。味蕾的细胞很敏感,连接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当物质刺激味蕾细胞产生兴奋,这种兴奋就会由味觉神经传递到大脑味觉区域,从而产生了某种味觉,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只有1/1000秒。
③当吃酸的食品时,我们往往感觉口腔内两腮部位都发酸,而吃到苦的东西时,则苦得舌根都苦。这种现象的本质竟然不是由物质酸的程度或苦的程度决定的,而是由舌头上的味蕾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舌尖部位对咸味最敏感,对酸味最敏感的部位则是靠腮两边的舌头边缘,而对苦味最敏感的部位则正是舌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同部位的味蕾的结构有些不同。
④还有些味道竟然不是味蕾产生的味觉。辣味一般是辣椒素等物质刺激口腔粘膜、鼻腔粘膜、舌头、甚至皮肤表面而引起的热、痛的感觉,是痛觉神经产生的感觉。
⑤酸、甜、苦、咸是味蕾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物质让味蕾感受到酸、甜、苦、咸呢?
⑥物质具有酸味的原因很简单。一般是物质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可以引起味蕾产生酸的味觉,酸味的大小也与氢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
⑦甜味物质的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很多个氢氧基或胺基,并且能够在分子内部形成氢键的东西。例如葡萄糖、蔗糖、木糖醇等。一般情况下,物质分子内形成的氢键越多,氢键的强度越强,物质的甜度就越大。
⑧产生苦味的物质比较丰富。通常生物碱具有苦味,钙盐、含氮的有机物等也具有苦味。
⑩咸味是中性盐的味道。一般的中性盐都有咸味,只是氯化钠的咸味最纯正,钾盐、钙盐会有点苦涩味。盐之所以会产生咸味,主要是盐中的阳离子被味感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吸附而呈现的,阳离子则会影响咸味的强弱,阳离子越大,舌头对咸味的感受越小。
⑾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味道的物质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导致某一种味感更突出,混合的滋味有时妙不可言。
⑿在蔗糖溶液中加入一点食盐,会让糖水感觉更甜。吃水果时在水果上撒上椒盐;在油烹食物中洒上些许食盐,也会让人感到特香;一些食物中有少许苦味,也会衬托出食物的风味。
⒀两种相同味道的物质混合时,也会出现特殊的增加作用。例如一种核苷酸类的鲜味物质与味精混合使用,可以使鲜味大大增强,用量只需原来的2%,就可以达到足够的鲜味。两种甜味的物质混合也经常出现甜味倍增的效果。
⒁当然,生活中也有味道抵消的现象。例如苦药中加入糖,可以大大削弱苦味;菜做咸了,加些醋,可以让菜感觉上没有那么咸等等。这些现象与各味道的分子物质相互竞争味蕾的原因有关。
⒂另外,舌头适应了刺激大的味道后,再吃一些清淡的东西时,却会感觉食物变味了。例如刚吃过中药或酸菜,接着喝白开水,会感到水有些甜味;先吃甜食接着饮水或酒,会感到酒水有苦味,难喝。所以,宴席在安排菜肴的顺序上,总是先清淡,再味道稍重,最后安排甜食,这样可使人能充分感到佳肴的美味。
⒃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食品的味道还与温度有关。根据食品味道与温度的关系,把食品分为喜凉类和喜热类。例如凉开水在12-15℃时,既解渴,又爽口;西瓜则在8℃时会感到又凉又甜。喜热类食品一般在60-65℃之间,味道最好。热牛奶在65℃时,既卫生又鲜美。辣椒等热辣味的食品受温度的影响最大,较高的温度会让辣味的菜显得更辣。
15、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6分)
16、请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A.酸、甜、苦、辣、咸是不同部位的味蕾的结构有些不同的原因。
B.物质分子内形成的氢键越多,氢键的强度越强,物质的甜度就越大。
C.在油烹的食物中,盐洒得越多,食物的香味就会变得越浓烈。
D.热辣味的食品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温度越高会让辣菜显得越辣。
17、第②段“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只有1/1000秒”一句中的“只有”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8、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说明在举行宴会时,一般总是先清淡,再味道稍重,最后安排甜食的原因。(4分)
(四)阅读《寻梦瘦西湖》,回答19-22题(18分)
寻梦瘦西湖
曹丽琴
你是美的,似梦一样,长久来,以一个女子的形象披着轻纱,笼着薄雾,入驻在我心里。
古人乘一叶小舟,烟花三月,独下扬州。严冬时节,我从一座古城穿行到另一座古城,似乎只为你而来。烟雨迷蒙,你的衣袂不知何时就悄悄挽住了我的视线。
你弹奏一曲悠扬的轻歌,飘舞着柔柳的发丝,别一枚枚花朵的发簪装扮着四季的姿容,将湖中的鹭岛、凫庄点缀成一枚枚玲珑的玉佩镶嵌在绿萝衣上,裙裾飘飘,说不尽的妩媚。最是那古朴而明艳的五亭桥了,细腰上轻轻一挽,朵朵出水的莲花灿烂如靥。不论这座古城经受岁月流年如何的洗礼和变化,你始终不为之所动,静静地穿过唐诗宋词,走过明清小说……芳步婷婷,不染征尘,像你的名字诠释着中国文人一种清瘦、怡然的品性,飘逸于历史和尘世之外。
漫步于徐园水光盈盈的小径上,一片片落叶不知何时抖落下时光的霜染,随意地飘零路上。有淡淡的清香在烟雨中缭绕、散逸,原是路旁一株株怒放的腊梅,正绽着花容对我微笑,是那扬州八怪里的金农先生泼墨挥毫、遗留下来的吧。
走过凌波而卧的小虹桥,身畔即是小金山,仿佛舞蹈中的一波高潮。沿着山路迤逦而上,倚立于心念已久的风亭,环顾四下,烟水迷蒙,那飘逸的裙裾,飞扬的舞袖,似乎就缠绕在我的臂膊,更别说那婉丽的容颜了。一只只静泊的画舫,这些美人衣裳上散落的红的黄的绣花也欲飞舞起来。凝神久矣,眼前的湖水便一波一波漫来,仿佛自己是一滴飘悠的细雨,渐渐融入瘦西湖的清波,只是不知这如湖水般幽深的韶光到底有多深?融入了多少历史文化的音符?
暮色阑珊时,湖风冷峭起来,不由得打了个寒噤,但是寻你,如觅前世的夙愿,欲语还休,欲走还留,便租一只小船,探幽那梦里传说中的二十四桥。碧水阴阴,桨摆水动,仿佛一只停飞的水鸟,一片洁白的翎羽乘着月光的翅膀,将灵动的思绪和情感在欸乃的橹声,神性的目光里放飞。
船儿驶近五亭桥,虽不是满月,半轮明月笑在天宇却也颇为动人,一缕银亮的月光柔柔地泻在湖面,湖光竟也潋滟了,说不清是月光还是水色,两相缠绕着。小舟似剪,沿着时放时收的湖道渐行,水揉的丝绸便剪开又愈合。两岸星星点点的灯火夜色里轻轻颤悠、摇曳。如此行进,汩汩的桨声伴着不远处的梵音流淌成瘦西湖一曲恬谧的和声。
船儿悠悠,向着梦的深处漂去。当船娘指着不远处一座如带的拱桥,告诉我这就是二十四桥了。一颗渴慕、期盼的心灵如盛开的水莲花,月色里散发出喜悦和激动的芳香。梦里盼呵念呵,“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那诗那画那歌隔着长长的梦幻,此刻就在眼前,就在那片清冷的月光里了。
船娘说,二十四桥其实也是一种传说,到底是指那座桥,至今众说纷纭,不可得知。船娘亲切得像诉说着自家的故事,最后连这声音也如片片湖波渐渐息了水花,同我一样痴痴地望着那弯柔曼的玉带,九曲的桥。沿着湖风,有清冽、渺茫的箫声随着月光夜蔼袅娜而来,缥缈成如水般潺缓的小夜曲。是吹箫亭里的玉女么?佳人是否在水一方?杜牧是否找寻到了那位正教玉人吹箫的友人呢?同样不可得知,只是一切如醇酒般酽酽的在我心里流香了。
当船娘欲将船儿划近时,我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就这样泊在湖中,静静地望着,还是保留一份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吧。为造访刻录古人萍踪的胜迹,倾听诗人千年前的那番月夜心境,一路追寻。可是近了,却又生怕破坏了浸润在心田太久的那份梦幻和诗情。还是暂且幻化为一株垂柳,一习湖风,一缕轻烟,一道流水,细细感受这时空的浩渺与悠远。就这样,让流淌千年的历史文化,透着灵气融着月光轻轻化入心底。让这贯穿历史和现实的艺术之链,轻轻撩拨心弦,拾得几声音律,悄然归去。
?????(选自《散文百家》2009年第5期,有删改)
19、梳理作者游踪,概括景致特点,完成下列填空。(4分)
景 致
徐 园
风 亭
________
特 点
水光盈盈__________
_________
飘逸婉丽
水天一色
恬淡静谧
如梦如幻
如诗如画
20、本文第3段和第7段都写到五亭桥,作用有何不同?(4分)
21、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6分)
(1)句中加点字“笑”好在哪里?“虽不是满月,半轮明月笑在天宇却也颇为动人。”
(2)赏析句子:小舟似剪,沿着时放时收的湖道渐行,水揉的丝绸便剪开又愈合。
22、落日黄昏需要欣赏,敲窗冷雨也需要欣赏。欣赏高山,自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叹到强悍与凝重。欣赏大海,自会在大海的澎湃里,感悟到大气与磅礴。瘦西湖因为作者的欣赏更平添几分情味。联系实际经历,描述你的一段赏景故事,抒写你有什么收获。(80-100字,4分)
三、作文(60+3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目送孟浩然之广陵,“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诗人岑参目送武判官归京。人生中有很多的悲欢离合,子女展翅远行,父母目送子女离开自己的羽翼;父母日益衰老,子女目送父母渐行渐远……目送时,人们的心情复杂。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请你以"目送"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⑴写出真情实感;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抄袭或套用。
(3)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答题纸
一、积累运用(33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6、(4分)
7、默写(9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附加题:(3分)
⑴ ⑵ ⑶
8、综合实践。(10分)
(1)
(2)
(3)活动一:
活动二:A
B
二、阅读理解(54分)
9、
(2分)
10、
(3分)
11、(4分)
? (1) (2) (3) (4)
12、( )(3分)
13(6分)⑴
⑵
⑶
14、(3分)
15 (6分)① ② ③
16、(3分)( )
17、(2分)
18、(4分)
19、(4分)
景致
徐园
风亭
特点
水光盈盈
飘逸婉丽
水天一色
恬淡静谧
如梦如幻
如诗如画
20、(4分)
21、(4分) ⑴
⑵
22、(4分)
三、写作(60 +3分)(写在作文纸上)
目 送
400字
600字
800字
初二语文上半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5 ADBBB
6、撑 暇 淳 馨(一个字1分)
7、略 (一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不给分)
8、(1)秦始皇修长城(1分) 孟姜女寻夫(1分) 只要与长城有关就给分。(1分)
(2)保尔·柯察金(1分);
“钢铁般的身躯”:保尔历经残酷的战争、艰难的筑路等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他虽然伤病累累,但是从未倒下,即便卧病在床,也坚持用笔继续战斗,这是一个拥有钢铁般的身躯的坚强的人。
“钢铁般的精神”: 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操守,这是保尔精神的核心。
“无悔的生命赞歌”:保尔认为一个人应该将他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一个崇高的生命,他以他的一生去实践着这个伟大的理想,高奏了一曲生命的凯歌。(结合情节1分,理解1分,意对即可)
(3)活动一:成语:追悔莫及,悔过自新,悔不当初;(写对就给1分)活动二:A示例:近处,洪水涛涛,有两个人爬到了一个大斧把上逃生,其中一个人说:“这棵树如果晚砍几天该多好。”这块巨大的斧头斜砍在一个大树墩上。在滔滔的洪水、排排巨浪中,远处隐约可见的一个个被水淹没的屋脊。(2分,得分要点:1、写清楚发生的事1分,2、将对话写出来1分)B示例:树被砍光了,生态发生变化,现在轮到人类遭殃了,这时已“悔”之晚矣。(1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甲诗表达了作者渴望统一愿意为国献身的精神。(1分)乙诗表达了作者盼望宋朝能收复中原让北方人民回到祖国怀抱。(1分)
10、河,指黄河;岳,指巍巍高山,上接青冥;两句北方中原半个中国苍莽无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或:两句运用夸张、对偶的手法(1分)突出了山河的壮丽(或奇伟壮丽的山河),(1分)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不愿意屈服敌人的统治。(1分)
11、(4分)居住 给予、赠给 离开? 对……说
12、(3分)C
13、(各2分)(1)这就是我不接受(送来的食物)的原因啊。(“此”“所以”为关键词)??
(2)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词“徒”“其实”)
(3)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络着、摇动着、连接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蒙络摇缀”要字字落实)
14、(3分)从他拒绝接受郑子阳送来的食物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贪眼前小利、睿智(冷静、明智等)、有远见的人。(简单分析1分,结论2分,意对即可。结论如答安贫乐道、不慕荣利之类只得1分)
参考译文: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常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米粟。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方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他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了我。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他赠与的原因。”
15、①甜味的原因 ②产生苦味的物质比较丰富 ③混合味道妙不可言(意对即可)(各2分)
16、D
17、不能删去,“只有”强调味蕾产生味觉的时间之短,体现语言的准确科学。(2分)
18、(1)先吃味道重的后,舌头适应了刺激大的味道,再吃一些清淡的东西,却会感觉食物变味了,所以,先吃清淡的食物,再说味道重的,这样味道重的会不变味(2分)。
(2)先吃甜食接着饮水或酒,会感到酒水有苦味,难喝。所以,要把甜食放到最后。这样可使人能充分感到佳肴的美味。(2分)(意对即可)
19、(4分)(每空1分,特点只要写对其中之一即可得1分,意对即可)
景致
徐园
风亭
五亭桥
二十四桥
特点
水光盈盈
花香缭绕
烟水迷蒙
飘逸婉丽
水天一色
恬淡静谧
如梦如幻
柔美如画
20、(4分)第③段是写五亭桥是为了表现瘦西湖的清瘦、飘逸美(或者:整体美)。而第⑦段交代游踪,具体表现月下瘦西湖水的恬淡静谧之美。
21、(6分,各3分)(说出修辞手法1分,结合语境说效果及作者感情各1分,意对即可。)(1)“笑”,即微笑,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半轮明月挂在天宇也一样美妙动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陶醉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小舟比作剪刀,非常形象地写出小舟在水中行驶,船头将水分开,船尾湖水又愈合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瘦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或:将湖水比作丝绸,形象地写出了湖水的静谧、安逸、柔和的特点。
22、必须要写出观景的感受(2分),使语言生动优美的程度酌情给1-2分。
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