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检测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检测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11:45:01

文档简介

九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DDB CBDDB CDCBB
二、填空题
16.(1)D ;(2)反射;(3) AD
17.(1)123;(2)抗体;(3) 病毒
18.(1)热传递;(2) 做功;
19.(1)B;(2) 3;非特异性免疫;(3)B
20.(1)碳酸钡,硫酸钡;(2)Na+,Cl-,SO 2-4
21.20欧; 不变
22.(1)CO2 ;
(2)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23. 0.02 ;0.25
三、实验探究题
24.(1)作对照 ;(2)节菱孢霉菌;(3)B
25.(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尽;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2)不能,因为 CO也能还原氧化铜;
(3)氢氧化钠。
26.(1) ;(2)0.5 ;
(3)保持滑片 P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 S、S2,断开 S1 ;U额(I2-I1)
27.(1)不持续下降; 控制外界的温度相同;探究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大小
(2)
28.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碗豆苗平均分为三组命名为甲、乙、丙。将一定且相同体积的生长素、
赤霉素分别加入至甲乙培养皿并加入等量蒸馏水。
在用上述相同浓一半体积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及等量蒸馏水均匀混合加入丙培养四,放
入碗豆幼苗并保证其生长条件相同,几天后观察。
若丙组豌豆苗长势好于甲、乙两组,则说明生长素、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反之则不具
有协同作用。
四、分析与计算题
29.(1) 有机物 (2) 2:1
30.(1)黄色 ;(2) ①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 4.5A

31.(1) ;(2)13N
32.(1) 16 (2) 64.78 (3) 35.3% (4) 0.8g
33.(1)3.63×105;(2)R1=40欧、R2=160欧;(3)理论上力的值应与 70°C相等,即 x=70,因为
当温度为 x时,Ra=Rb,说明弹性街铁没有摆动,此为加热模式,当温度<70°C时 Ra街铁右摆,此时也为加热状态,当温度>70°C时 Ra>Rb弹性衔铁左摆进入保温状态,故 x的
值与 70°C相等
34.(1)群落; (2)水生植物一沙鱼一白鹭; (3)自动调节
35.在极寒地区的冬夜,当空气湿度较大时,水蒸气凝华成大量冰晶,光源发出的光经水
平冰晶反射形成的虚像与光源的连线与水平冰晶垂直,不同高度的冰晶成的像高度不同,人
眼所见的这些虚像排列成竖直向上拉长的光柱。台州市九年级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Zn-65 Cu-64 Fe-56 C-12
3.本卷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1年11月25日上午,椒江区全域推行垃圾分类“两定四分”工作新闻发布举行。经街道、社区等多方努力,对小区、村居的垃圾分类收集亭设置点位进行了选定,全区共拟建智慧化垃圾分类亭1143个,涉及192个居住小区和235个行政村。带过的口罩属于( )
2.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能光亮如初。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
为原料生产Ti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C)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
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和TiCl4反应得到Ti和
Mg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为CO2 B.①中生成的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②中生成的Ti在常温下易与O2反应
3. 下列关于正常成年人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体积约为0.5立方米 B.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帕
C.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3千米/小时 D.正常步行上楼功率约为100W
4.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两手掌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浸入水中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固定在药品的下部加热
5.疫情期间无人机快递业务激增。如图所示,无人机与货物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
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关于货物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6.2021年1月19日,浙江省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该物种幼体和成体呼吸器官不同。下列动物分类检索表中表示百山祖角蟾的是( )
A.P B.Q C.R D.S
7.下列对如图曲线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若y表示肺泡内的压强,则ac曲线表示呼气过程
B. 若y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bd段表示的是血液流过肺泡处毛细血管
C. 若y表示某温室二氧化碳浓度,则b点表示凌晨时分
D. 若y表示某一封闭草原系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则可以用abc段表示在最初一段时间内免的数量变化
8.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50N,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此时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
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为550N;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90N的物体C后,同时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上升的速度大小为5cm/s。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75N B.B的重力为500N
C.F做功的功率为42W D.F的大小为530N
9.学校的同步课堂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 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B.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C.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能透过透视玻璃
D.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
10.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
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所得的结论与事实相符的是( )
A.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B.三种金属的失去电子总数量:Mg>Fe>Zn
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Fe=Zn
D.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
11.图甲表示某一植株一天内不同时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强度。山在不同时刻从该植物上取 下大小相同的一片叶圆片烘干称其质量,如图乙。则测得质量 最大的取片时刻为( )
A.8 点 B.11点 C.17点 D.19点
12.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天问一号”携带“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我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
是( )
A. 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C. 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 2021 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是电阻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变阻器(压力不超过最大值),压力传感器、电流表、定值电阻和电源组成一电路如图甲所示;压力传感器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是I0; 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电流表示数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不正确的是( )
A.t2时刻,小球动能为零
B.t1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C.t2~t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14.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6%NaCl溶液50g 称取3g氯化钾固体溶于47mL水中
B 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 取NaOH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后再滴入稀盐酸到溶液变为无色
C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盐酸 加入适量的铁粉
D 除去CO2中含有的CO 点燃
15.将密度为0.9g/cm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冰块,放入盛有水的柱状容器中,静止时冰块有2cm露出在水面以上,如图所示。对容器缓慢加热,直至冰块完全熔化。在冰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与事实不符的是( )
冰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水面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C.冰块漂浮之后,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多增大1.0N
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在杭州拉开序幕。组委通过云启动向全球发布杭州2022
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莲莲、琮琮、宸宸,称之为“江南忆”组合(如图甲),向世界发出杭州之约。
(1)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
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地球在2022年9月10日的位置最接近图乙中的 ▲ 位置。(填字母)
“宸宸”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如图丙是杭州古桥中最长的拱宸桥,在大运河的映衬下,形成上下连体桥,这是因为光的 ▲ 形成的孔洞美景。
(3)莲莲的名字源于杭州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杭州西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杭州西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杭州西湖中的睡莲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生活在杭州西湖中的所有睡莲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杭州西湖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景区内的游客
D.杭州西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17.2022年初,“新冠”疫情在国内又再一次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肺炎。
根据你对“新冠”知识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在预防“新冠”这类传染病中,以下措施有效的是 ▲ (填序号)。
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2)已经康复的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 ▲ (选填“抗体”或“抗原”),不会再患该病。
(3)病毒与细菌相比除了个体大小不同外,从结构上看 ▲ 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8.如图是小科制作的简易“蒸汽船”模型。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会向右喷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驶。
(1)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导致容器内水温升高,这是通过 ▲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铜管向右喷蒸汽,“船体”向左行驶,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 冲程相同。
19.小凡和小金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细胞和血涂片,分别获得了如上图像:
(1)小凡同学想将视野中如图甲所示的像转化成如图乙所示的像,则应将载玻片 ▲ 。
A.顺时针转动90° B.逆时针转动90° C.向左上角移动 D.向右下角移动
(2)图丙中的①、②、 ③是小金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其中能保护身体,抵抗细菌等侵袭的是 ▲ (填图中的序号),参与 ▲ (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3)人的ABO血型由红细胞上凝集原的种类决定,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相同,将上述四人的血分别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结果只有丙、丁的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又知在紧急情况下,丙只能接受少量乙的血。则甲的血型是 ▲ 。
20.如图1所示,小瑾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
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
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  ▲ 。
(2)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为 ▲  (写离子符号)。
2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分别位于最右端a和某处b(图中未标出),记录两电表数据并标于图2中M、N两点处。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 Ω,将滑片P从b点再移至某处c(图中未标出)的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将 ▲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反应原理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I
(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2NaHCO3Na2CO3+CO2↑+H2O)。
(1)循环中物质X的化学式 ▲ 。
(2)将所得滤液(NH4CI与NaCl的混合溶液)浓缩后降温,NH4CI晶体大量析出,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主要原因是 ▲ 。
23.如图甲为某品牌具有反向充电技术的手机,其手机电池参数如图,对外充电时最大输出功率40W,最多能输出总电能的50%。甲手机电池充满电储存的电能为 ▲ kW h,如图甲手机正对乙手机充电,按最大输出功率最多能对乙手机输电 ▲ h。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24.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
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
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
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mL。
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
③将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
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 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
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
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无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 不同 - - -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 ▲ 。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 。
(3)[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素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 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25.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CO2三种气体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C、F装的都是澄清石灰水,但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装置F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
(2)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H2?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
(3)图1方案中B装置可用来吸收CO2但没有现象。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丁重新设计了图2所示的方案。则图2方案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 ▲ 和BaCl2的混合溶液。
26.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3V)、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灯泡、滑动变阻器(20Ω、1A)、导线若干。
(1)以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问题解决后,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得到了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W;
(3)第二小组的同学在准备进行实验时,发现电压表坏了,他们找到了一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顺利的完成了实验:
①先闭合开关S、S1,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0.25A);
② ▲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 。(用U额、I1、I2表示)
27.金属与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其反应速率除受反应物的性质影响外,还受温度、酸的质量分数、固体表面积大小等因素影响。现探究酸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室提供如图中器材和颗粒均匀的锌粒、铁片、2%稀盐酸、4%稀盐酸、6%稀盐酸、碎冰、水等药品。
(1)实验过程:探究小组的同学选择了合适器材(如图甲)和药品,并完成了以下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试管和广口瓶,往漏斗中加水,液面 ▲ (选填“持续下降”或“不持续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②装药品:在烧杯中加入碎冰和一定量的水。在试管中装入锌粒,把试管放入烧杯内的冰水中。之后的重复实验,也都在冰水混合物中进行,是因为 ▲ 。而后用铁架台把试管固定,再连接好其他装置;
③开始反应和测量:打开止水夹,往漏斗中倒入一定量的2%稀盐酸,量筒中的水量不再变化时,记录水的量,这个量就是反应得到的气体的量,此处使用了转化法的科学方法;
④取等量的锌粒与4%和6%稀盐酸进行反应,重复上述实验;
⑤取铁片代替锌粒进行反应,重复上述实验。重复实验的目的 ▲ ;
(2)实验结论:其他条件都相同时,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请你在乙图中画出铁与2%稀硫酸(保持恒温状态)反应生成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图像。
赤霉素与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它们对植物茎的伸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小明想知道两者同时作用于植物体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他利用豌豆幼苗,培养皿若干,一定浓度生长素及赤霉素溶液,适量蒸馏水等进行实验。老师提示:出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各实际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请结合老师的建议,写出该实验的步骤。
四、分析与计算题(本大题共7小题,第29题7分,第30题9分,第31题7分,第32题11分,第33题9分,第34题6分,第35题6分,共55分)
29.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
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
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
(1)纤维素是一种 ▲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30.音乐喷泉是集声光电技术于一体的装置,一方面通过电脑采集音乐的声音频率特征,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控制水泵喷出水柱,形成喷泉;另一方面,让红、绿、蓝三种色灯照射到水柱上,通过电脑控制三种色灯亮暗让水柱变换颜色,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
(1)图甲为光的三原色示意图,某段时间喷泉一组色灯的红、绿、蓝色灯亮暗变化规律如图乙,图中第10~15秒喷泉的颜色是 ▲ 。
(2)如图丙为控制喷泉工作的模拟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a呈周期性变化( 如图丁所示),定值电阻R1=2欧,E为具有特殊功能的电子元件,当Ua<6伏时,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当Ua≥6伏时,E两端电压恒为6伏。当线圈中通过的电流I≥2安时,电磁继电器衔铁被吸下,水泵启动喷水。(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
①t=3秒时,求线圈中通过的电流大小。(写出计算过程)
②已知水泵每秒可喷出水5×103米3,在图戊中画出0~12秒水泵喷水的总质量m变化曲线。
(ρ水=1×103千克/米3)
31.因为防疫的需要,很多地方常用如图甲所示的伸缩隔离柱分流人群。圆盘形底座质量分布均匀,直径32cm,正中有一立柱杆身,顶端伸缩头中有可收缩的布带,内部有弹性装置固定,松手后布带会自动收回伸缩头中。其模型结构如图乙,A为伸缩头固定装置,B为杆身和底座连接处(杆身直径、布带宽度、底座厚度均不计,除底座外其余部件的质量都不计),AB长80cm,底座标配质量为6.5kg。
①图甲中布带向右拉出时,可将隔离柱整体看作一根杠杆,在图乙中画出隔离柱受到拉力的力臂L。
②在使用“标配底座”时,布带可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少?
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g溶液。然后缓慢滴入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6次 第16次 第21次 第26次
滴加的盐酸总质量/g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g 50 55 m 69.78 74.78
溶液pH 12.4 12.1 7.0 2.2 2.1
请分析计算:
(1)第 ▲ 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表中m= ▲ 。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33.图甲是某型号厨宝,它能将装置内的水加热到70℃,随后自动进入保温状态,加热时电功率
为1210瓦,保温时电功率为242瓦。小明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厨宝模拟电路图(如图
乙),注满水后,闭合开关S2,开始加热,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进入保温状态。工作电路中的R1
和R2是电热丝,控制电路中的La和L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磁铁(假设电磁铁的吸引力不随距
离变化而变化),两个电磁铁中间有一个弹性衔铁,设定两个电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差值达到一定
值时才能吸引弹性衔铁左右摆动,带动“动触点”与不同的“静触点”连接。
(1)若将厨宝注满水,闭合开关,用了5分钟加热到最高温度,厨宝消耗的电能为 ▲ 焦。
(2)小明设计的模拟电路图中电热丝R1和R2的阻值为多大时才能做到加热时电功率为1210瓦,保温时电功率为242瓦,请通过计算说明。
(3)Ra和Rb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温度为x时,Ra和Rb的曲线相交,那上一的值与70℃的大小关系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34.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某湖泊水清岸绿,鱼虾回归,白鹭点点。生
态治理的成效与河道增氧曝气机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增氧曝气机通过向水体
中充入空气,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
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1)该湖泊岸边和水里生活着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这里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 ;
(2)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等动物为食,小鱼以水生植物等生物为食。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 ▲ ;
(3)通过河道曝气增氧,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能够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该生态系统的 ▲ 能力。
35.在极寒地区的冬夜,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偶尔会出现绚烂的“寒夜光柱”现象,人们可以看到大气中出现一根根竖直向上拉长的光柱,如图甲所示;但在上述地区干燥的冬夜或者夏季,往往难以看到该现象。图乙为“寒夜光柱”的形成示意图,请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寒夜光柱”现象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