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考】中考化学 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15讲 计算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赢在中考】中考化学 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15讲 计算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11:50:21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
第 15 讲 计算题
1.与化学式相关的计算: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的质量分数;
2.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计算:根据一种已知量求另一种未知量的简单计算;
3.有关溶液的简单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稀释的计算、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4.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综合计算: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溶质质量分数以表格或图像等的
形式呈现数据或信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综合计算。
必考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含杂质的反应物的质量分数。
常考考点:酸、碱的主要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元素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突破点 1 与化学式相关的计算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式的意义,不管题目给出的化学式是否熟悉,只要从化学式中找出计量关
系,确定数量关系,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以化合物 AmBn 为例,常用的计算公式有:
1.相对分子质量=A 的相对原子质量×m + B 的相对分子质量×n
2.元素的质量比=(A 的相对原子质量×m)∶(B 的相对分子质量×n)
A的相对原子质量×m
3.A 的质量分数= ×100%
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
4.A 元素的质量=AmBn 的质量×A 的质量分数
例 1.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可将水中的三
氯乙烯(C2HCl3)除去 8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2FeO4 是氧化物
B.C2HCl3 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1∶3
C.K2FeO4 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三氯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18.25%
例 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现有一包 CaCO3和 CaO 的固体混合物,已知 Ca 元素与 C 元素
的质量比是 5∶1,则此混合物在 Ca 元素与 O 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5∶16 B.15∶14 C.5∶4 D.15∶8
143
初三化学春季课程
例 3.“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物态。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
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如表
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 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化学式 C2H4O2 C3H6O2 C3H6O2 X
(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 X 额定化学式为 。
突破点 2
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计算
1.字母方程式的计算
计算依据:微观相对量之比=宏观实际量之比
2.图表数据形式的计算
以图表数据的形式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质量不变。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
(1)先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一定是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一定是反应物;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是。
(2)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出待测的物质是反应物、生成物还是可能作催化剂。
(3)最后进行相关的计算。
例 1.在反应 A+3B2═2C+2D 中,若参加反应的 A 的质量为 7g,B2的质量为 24g,生成 D 的质量为 9g,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则 B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6 B.20 C.32 D.36
例 2.某纯净物 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有 C、H 元素,不含 O 元素
B.该反应中 O2和 CO2 的质量比为 14∶11
C.该反应中 O2和 H2O 的分子数之比为 7∶6
D.该纯净物中 C、H 原子的个数比为 1∶4
例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 )
阶段/物质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40 40 0 0
反应中 M1 M2 M3 10.8
反应后 23 M4 30 27
A.M1=30.8 B.M2=24 C.M3=13.6 D.M4=34
144
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
突破点 3 有关溶液的简单计算
有关溶液的计算,主要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
分数之间的换算,溶液稀释(或混合)的计算。计算的重点与难点是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综合计算。
例 1.现有 1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硝酸钠溶液,若要把它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可采用的方法有( )
A.蒸发掉溶剂质量的一半 B.蒸发掉 50 g 溶剂
C.加入 10 g 硝酸钠 D.加入 20 g 硝酸钠
例 2.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溶解度/g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在 20℃时,将 30g 碳酸钠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
精确到 0.1%)。
(3)10℃时,分别取等质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配制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氯化钠 (填“>”、“=”
或“<”)碳酸钠。
突破点 4 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综合计算
1.文字叙述型
此类题型常常会考有关不纯物质的计算,解答时需排除杂质干扰,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不纯物质的
质量不能直接带入化学方程式中。
2.表格数据型
关于表格类计算,应重点掌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反应:
生成气体(沉淀)的质量=反应前溶液质量之和-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
3.坐标图像型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将反应中“量”的变化以曲线图的形式呈现,如: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pH 的变
化等,解此类题型需学会在图像中找准一个可以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
(1)曲线拐点对应的横坐标(大多为溶液质量,乘以溶质质量分数后再带入计算);
(2)曲线拐点对应的纵坐标(多为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可直接带入计算);
(3)起点与拐点对应的坐标差。
145
初三化学春季课程
例 1.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 5 g 样品于烧杯中,加入 30 g
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 1.97 g。
求:(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例 2.将 25.6 gNaCl 和 MgCl2 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 126 g 水中配成溶液,再将 200 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不断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如: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 NaOH 溶液质量/g 40 40 40 40 40
共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m 11.6 11.6
求:(1)上表中 m 的值为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扫码答疑解惑
例 3.现有 Ca(OH)2、CaCO3和一些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组成的混合物共 15g,取某浓度的稀盐酸,逐
滴滴加到混合物中,充分反应,测得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 CO2的质量是 g。
(2)计算混合物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3)所取稀盐酸的浓度是 ,欲配制 100g 该浓度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
量分数为 36.5%的盐酸 g。
146
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
例 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杰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
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 时,
停止滴液。反应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
(2)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点拨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需注意:
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2.设未知数 x 时,不能在 x 后面带上单位。
3.只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
4.计算过程中已知量一定要带上单位。
5.一定要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才能进行化学计算。
6.计算出的结果一定要带上单位。
7.不纯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真题
1.(2017·天津)已知 A+3B=2C+3D 中,已知 2.3gA 跟 4.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4gC。又知 D 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 18,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92 D.96
147
初三化学春季课程
2.(2018·江苏)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 2.2gCO2和 1.8gH2O,另取 3.2g 该有机化合物
在 O2 中完全燃烧,消耗 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H4 B.CH4O C.C2H4 D.C2H4O
3.(2018·云南)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 C10H14N2),下列有关尼古丁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尼古丁由 26 个原子构成
B.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0∶14∶2
4.(2018·深圳)
(1)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在下图中填写不同类别的物
质(填化学式)实现 Ca(OH)2 一步转化为 CaCO3。
(2)某 Ca(OH)2 样品部分变质为 CaCO3(假设其成分均匀)。化学兴趣
小组按以下步骤测定该样品中 Ca(OH)2的质量分数。
①配制盐酸:配制 500g 质量分数为 6%的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 30%的盐酸 g。
②实验测定:
称取 10.0g 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烧杯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烧杯总质量/g 280.0 278.9 277.8 277.8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 CO2气体的质量为 g。
③数据处理:计算该样品中 Ca(OH)2 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5.(2018·东莞)用煤直接做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 SO2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1)现有南方产的一种煤含硫 8%。某火力发电厂燃烧 100t 这种煤,假设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 SO2,
则产生 SO2 的质量是多少?
148
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
(2)如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则燃烧产生的 SO2会与 CaCO3 反应生成 CaSO3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
污染。取 50g 此炉渣(含 24%CaSO3)逐滴加入 20%的盐酸,请在如图坐标中画出相应

曲线图(纵坐标为盐的质量,请设定具体物质;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已知】①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②CaSO3 和盐酸反应类似于 CaCO3。
(3)向燃烧后的烟气喷洒石灰浆也可吸收 SO2 生成 CaSO3。现用一万元分别购买两种原料来除去 SO2,相
关数据如表:
方法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纯度 价格(元/t) 除 SO2 的量(t)
A 石灰石 100 90% 200 14.4
B 熟石灰 74 94% 500 14.6
方法 B 比方法 A 除 SO2的量略大,而且工业上多数采用方法 B。其原因分别是:

模拟题
1.小明同学将 13.9g 含杂质氯化钠的纯碱样品与 140.5g 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
质量(m)与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 2 所示:
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49
初三化学春季课程
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不纯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锌粒样品,并取稀硫酸 800g,平均
分成 4 份,将四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加入到四份稀硫酸中,进行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是质量/g 6.5 13 19.5 26
生成 H2的质量/g 0.16 0.32 0.40 m
(1)上表中 m 的数值是 。
(2)试计算这种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为测定某补钙药剂中的含钙量。现将 100g 盐酸逐次加到盛有用 40g 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的烧杯中
(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图像如下。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
(2)反应完全时产生 CO2 。
(3)计算用于实验的稀盐酸的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4)恰好反应完全时所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 ,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50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
点燃
2.(1)CH4+2O2=====CO2+2H2O. (2)太阳能,沸点.
(3)蒸发溶剂,①MgCl2+Ca(OH)2═Mg(OH)2↓+CaCl2.②除去滤液中的 Na2CO3 和 NaOH.③精盐水中还
含有 CaCl2.
(4)①Mg(OH)2+2HCl=MgCl2+2H2O,复分解反应.②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低.③转化为化学能.
第 15 讲 计算题
突破点 1 与化学式相关的计算
例 1.D 例 2.B
例 3.(1)6:1:8; (2)48.6%; (3)C4H8O2.
突破点 2 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计算
例 1.A 例 2.D 例 3.B
突破点 3 有关溶液的简单计算
例 1.B
例 2.(1)36.6; (2)17.9%; (3)<.
突破点 4
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综合计算
例 1.解:(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Na2CO3+Ba(OH)2===BaCO3↓+2NaOH
106 197 80
x 1.97 g y
106 x 197 1.97 g
= x=1.06 g = y=0.8 g
197 1.97g 80 y
1.06 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100%=21.2%
5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5 g-1.06 g+0.8 g=4.74 g
例 2.解:(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第 4 次恰好完全反应。
设混合物中 MgCl2 的质量为 x,生成 NaCl 的质量为 y。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58 117
x 11.6 g y
22
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
95 x 117 y
= x=19 g = y=23.4 g
58 11.6 g 58 11.6 g
则原混合物中 NaCl 质量为:25.6 g-19 g=6.6 g
6.6 g+23.4 g
所以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
25.6 g+126 g+40 g×4-11.6 g
例 3.解:(1)根据图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2g;故填:2.2;
(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需要氯化氢的质量为 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100 73 44 = =
x y 2.2g
x y 2.2g x=5g,y=3.65g
5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33.3%;
15g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3.3%;
3.65g
(3)所取稀盐酸的浓度是 ×100%=18.25%,
60g-40g
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36.5%的盐酸 z,则 36.5%×z=100g×18.25% z=50g
答:所取稀盐酸的浓度是 18.25%,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36.5%的盐酸 50g.
例 4.解:烧碱溶液的质量=60 g-20 g=40 g,盐酸溶液的质量=110 g-60 g=50 g,
50 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50 g×7.3%=3.65 g,
设烧碱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为 x。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3.65 g
40 x
= x=4 g
36.5 3.65 g
4g
烧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0%
40g
真题
. 1 B 2.B 3.B
4.(1)如右图 (2)①100。 ②2.2。
③设该样品中 Ca(OH)2的质量分数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0.0g×(1-x)
100 44 =
44 2.2g
10.0g×(1﹣x) 2.2g x=50%
23
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
5.(1)设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x
点燃
S+O2=====SO2
32 64
32 100t×8%
100t×8% x = 解得 x=16t
64 x
(2)设 50g 此炉渣(含 24%CaSO3)逐滴加入 20%的盐酸的质量为 x
CaSO3+2HCl═CaCl2+H2O+SO2↑
120 73
120 50g×24%
50g×24% 20%x = x=36.5g
73 20%x
而恰好完全反应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50g×(1﹣24%)=38g
剩余盐固体与加入盐酸的关系图如右图:
(3)由于熟石灰是粉末状的,而生石灰是颗粒状的,这样熟石灰与二氧化硫
接触充分,反应快,所以一般更多使用此方法。
模拟题
1.解:(1)由图可知,完全反应时生成 4.4g 二氧化碳气体;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的 NaCl 的质量为 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g
106 117 44
= = x=10.6g,y=11.7g
x y 4.4g
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76.3%
13.9g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3.9g﹣10.6g=3.3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3.9g+140.5g﹣4.4g=150g
11.7g+3.3g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50g ×100%=10%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76.3%;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2.解:(1)根据实验结果数据表,6.5g 不纯锌粒完全反应可以生成氢气 0.16g,若 19.5g 不纯锌粒完全反
应生成氢气质量=0.16g×3=0.48g,而实验中仅放出 0.40g 氢气,说明此时锌粒没有完全反应,没有完全反应
是由于稀硫酸不足,所以第四次实验稀硫酸不足,m 为 0.40;
(2)设第 1 次实验中样品中的锌的质量为 x
Zn+H2SO4═ZnSO4+H2↑
65 2
65 2 5.2g
x 0.16g = x=5.2g 样品中锌质量分数 ×100%=80%
x 0.16g 6.5g
24
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
故答案为:(1)0.40;(2)样品中锌质量分数 80%.
40
3.解:(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40%; 100
(2)由图像可知,反应完全时产生 CO2 的质量是 8.8g;
(3)设:恰好完全时消耗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 x,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y;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73 44
y x 8.8g
44 8.8g 44 8.8g
= x=14.6g = y=20g
73 x 100 y
14.6g
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8.25%;
80g
20g×40%
(4)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20%。
40g
答:(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2)反应完全时产生 CO2的质量为 8.8g。
(3)计算用于实验的稀盐酸的浓度为 18.25%。
(4)恰好反应完全时所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20g,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
2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