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上一单元四小节 米和厘米的运用
小猫萌萌和小猪灰灰穿过森林,来到美丽的数学宝塔。美丽的宝塔在阳光底下闪闪发光,他们此次来为的是目睹传说中美丽的神钟。
小猪灰灰:咦,为什么没有门呢?那我们怎么进去呢?
河马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好呀,我是河马老师。如果你们想要进去塔里的话,那么就必须先回答我的问题,门才会显现,答对了方可进入。你们能估算这只小狗多高吗?
小猫萌萌:灰灰,你还记得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小猪灰灰:“米”和“厘米”,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和距离。
小猫萌萌:河马老师,您的身高是多少呢?
河马老师:我的身高大约是2米。
小猪灰灰: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1米等于100厘米,所以2米等于200厘米。
小猫萌萌:那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借助河马老师的身高来估算一下小狗有多高。
小猪灰灰:这个难不倒我。如果单位用“厘米”的话。河马老师,大约有两个我这么高,我大约有两只小狗这么高,就可以估算出小狗的身高了,我说的对吧,河马老师。
河马老师:说的好。看来你已经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估测的技能技巧。当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就应该这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做比较,进行判断,区分。才能选出合适的答案,那么接下来再考考你们。请量一量这里用来宣传的黑板有多长?你觉得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使测量的结果比较准确呢?
小猪灰灰:根据前几节课所学知识,我可以借助米尺来测量,这是一把1米的米尺。首先,我们把尺子和黑板紧挨在一起。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零刻度。还有,一定要记得做好标记,我们可以用粉笔做上标记。哎呀,剩下的长度不够1米了。
小猫萌萌:不够1米的话,我们可以用“厘米”做单位,看看是多少厘米。
小猪灰灰:剩下的长度是50厘米,所以黑板的长度是2米50厘米。
河马老师:你们真棒。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结合实际生活,当我们测量剩下的长度不足整米时。可以用“米”和“厘米”一起来表示其长度。“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的填空。请同学们估一估老师的这张课桌有多高?看谁猜的对,老师估计他70米高,对不对呢?
小猪灰灰:河马老师,你说错了哟,他应该是7厘米或者是7米。
小猫萌萌:不对不对,你们都估算错了。黑板的长度才2米50厘米,这张课桌高度明显小于黑板长度。而且,灰灰你忘了吗?我们刚学过,1米=100厘米,所以7米=700厘米。不是7米。还有也不可能是7厘米。因为我的尺子是10厘米,课桌呀,明显比我的尺子大得多呢。所以我估计它应该是70厘米。
小猪灰灰:对啊,我都差点给忘了。1米=100厘米,下次得注意了。
河马老师:萌萌真棒,估对了。那请你们再量一下我的手杖是多长?
小猫萌萌:我借用直尺来测量,首先,我们把直尺和手杖的一端紧挨在一起。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零刻度。还有,一定要记得做好标记,我们可以用粉笔在手杖1米处做上标记。手杖比米尺长,后面这段不足1米,是20厘米,所以手杖长为1米20厘米。
河马老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呀,现在你们可以进去宝塔里参观了。
宝塔的门慢慢的显现出来了。
小猪灰灰:今天的收获可真多,又学到的新知识,又看到了神钟。
河马老师: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总结讲给我听听。看看你说的怎么样。
小猪灰灰:通过这节课,巩固了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学会估算的技能技巧。当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就应该这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做比较进行判断,区分。当我们测量剩下的长度不足整米时,可以用“米”和“厘米”一起来表示其长度。
小猫萌萌: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啦,小朋友们,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