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15:1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一、单选题
1.小明家种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据此,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NH4H2PO4 B.K2SO4 C.CO(NH2)2 D.Ca3(PO4)2
2.日前,国家食品监督部门检出一种由“返青棕叶”包装的粽子。这种“返青棕叶”多以硫酸铜为添加物,含砷、铅、汞等重金属元素,长期食用有害健康。硫酸铜是一种(  )
A.有机物 B.酸
C.碱 D.盐
3.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
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属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冰箱的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B.不锈钢制作餐具利用了它的抗腐蚀性
C.铜制作导线利用了它的导热性
D.活性炭用于净化水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倡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
B.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钾元素
C.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碳酸氢铵等
6.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
7.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8.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要虚”是说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旺
B.“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指清香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沙里淘金”与“百炼成钢”蕴含的化学原理不同
9.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
A.CuCl2 B.AgCl C.ZnCl2 D.FeCl3
10.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铜丝常用做导线,是因为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
B.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因此可以燃烧磷用于布置舞台上的烟雾背景
C.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用稀有气体作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
11.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
A.MgSO4溶液 B.KCl溶液
C.稀盐酸 D.CuCl2溶液
二、简答题
12.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2)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为什么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13.学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各种现象,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氯化铵和熟石灰不能混合施用,这是因为_______;
(2)不同的钢铁制品所采取的防锈方法不同,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防锈方法是_______.
(3)流感发生时可用醋对室内进行消毒,若将醋加热可迅速增加空气中醋酸含量,从分子的观点看,这是因为_______.
(4)用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
14.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进行火法炼铜的工艺,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造出“后母戊鼎”等许多精美的青铜器.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Cu2(OH)2CO32CuO+H2O+CO2↑;②C+2CuO2Cu+CO2↑.
在西汉时期就开始湿法炼铜的应用,当时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①属于________ 反应(选填“分解”、“化合”或“置换”).
(2)青铜属于________ (填“氧化物”、“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3)写出湿法炼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以“绿色化学”的观点,对照火法炼铜,谈谈湿法炼铜的优点:________ .
三、推断题
15.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C、D为单质,C为钢铁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请写出C→B和C+D→E的化学方程式:
C→B_____ C+D→E_____。
16.A—F均为常见物质。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向A中加入黑色固体C,A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生成B;固体D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与B混合后即可生成固体E,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向E的水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F,将F加热后,能生成黑色固体C和液体B.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A、B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_,在A反应生成B的过程中,黑色固体C的作用是______。
(3)D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______(填“吸收”或“释放”)热量。
(4)E的水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在农业上的实际运用是______。
四、实验题
1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铁钉和铁粉放在潮湿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银白色的铁钉表面出现了一层黄色的物质。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是铁锈。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___________(写化学式),铁锈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此过程中,铁粉温度明显升高,___________能变成___________能。
(2)小明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表面的铁锈很快消失,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变成黄色。铁离子___________(写出符号)使溶液显黄色。铁钉放在黄色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又变成了浅绿色: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小芳发现:等质量的铁钉和铁粉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都有气泡产生,但铁粉与稀盐酸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更快,由此现象可得出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有关。
(4)铁元素是人体必须的___________(填“微量”或“常量”)元素。如果缺少铁元素,会导致___________。
18.为了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实验②有气泡产生,实验③无明显现象,实验②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五、计算题
19.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里用3.25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得多少g氢气?
20.化学兴趣小组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生成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计算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市售的食用纯碱往往含有少量氯化钠,探究小组以某品牌食用纯碱为样品测定其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图:
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目的是______。
(3)若取用样品的质量为2.2g,且实验过程中无质量损失,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g。则2.2g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______克,该品牌食用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2.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李强同学测定某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他将100.0g洁厕灵倒入锥形瓶中,逐次加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9 137.8 M 175.6 195.6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3)该洁厕灵中HC1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C
6.B
7.C
8.A
9.C
10.B
11.B
12.(1)沙漠地区干燥,缺少水,故铁制品不宜锈蚀
(2)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防止水分被覆盖在油层下面导致铁生锈
13. 铵态氮肥能和熟石灰等碱性物 质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涂油 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14. 分解 混合物 Fe+CuSO4=FeSO4+Cu 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
15. H2O Fe+H2SO4=FeSO4+H2↑ 3Fe+2O2Fe3O4
16.(1)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或它们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2) CuO 催化作用(或加快反应速度)
(3) CaO+H2O=Ca(OH)2 释放
(4) Ca(OH)2+CuSO4=Cu(OH)2↓+CaSO4 配制波尔多液
17.(1) Fe2O3 混合物 化学 热
(2) Fe3+ 化合反应
(3)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4) 微量 贫血##缺铁性贫血
18. 铜比银活泼(意思对即可)
19.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
答:生成氢气质量为0.1g。
20.(1)0.2
(2)由曲线可得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0.2g,消耗稀硫酸质量为100g。
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9.8%
答: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8%。
21.(1)
(2)碳酸钠完全反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2.2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21.2g。该品牌食用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22.(1)156.7;(2)10.6g;(3)7.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