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中学生物的变异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肇庆中学生物的变异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1-28 22:1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的变异部分补充习题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2.下列细胞或生物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②洋葱表皮细胞 ③硝化细菌 ④烟草花叶病毒 ⑤人的神经细胞 ⑥人骨髓细胞 ⑦蓝藻 ⑧人的精原细胞
A.①②③⑤⑥⑦ B. ①③④⑥⑦⑧ C. ①③④⑤⑥⑧ D. ①②④⑤⑧
3.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A.黄色―?→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子西瓜
4.下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5. 下列均属于单倍体的一组是
①蜜蜂中的雄蜂 ②香蕉 ③无子西瓜 ④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普通小麦 ⑤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玉米 ⑥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马铃薯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⑥
6.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样品的碱基情况是
A.含胸腺嘧啶32%  B.含腺嘌呤17%   C.含腺嘌呤30% D.含胞嘧啶15%
二、双项选择
1.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重组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突变 D.可能是男性
2.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正确的描述是
A.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染色 B.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C.视野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 D.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
三、非选择题
1、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和 。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
(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
(6)某些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遗传中心法则的形式表达):
① ;
② 。
(7)如图所示给以以下适宜条件各试管均有产物生成,则试管a—e分别模拟上图哪个过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据此完成相关问题:
(1)一 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的组成的是图___________。
(2)A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不育的,如何处理才能使其变得可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若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中含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基因型分别为AAaBbb、AaBB、AaaaBBbb及Ab的体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应依次对应图
A至D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 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 的分开而分离。F 自交所得F 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 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4)让(2)中F 与(3)中F 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4、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 。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 ??? 的个体作母体,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 ????? 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 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 ;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 ? ?? 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 ?? ,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答案:
1、(1)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2)c
(3)间(S) (4)细胞核 (5)tRNA(转运RNA) 氨基酸
(6)① ②RNA→DNA→RNA→蛋白质
(7) DNA复制 转录 RNA复制 逆转录 翻译
2、(1)D (2)4 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诱导使之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
(3)8 (4)C B A D
3、(1)结构 生物进化
(2)同源染色体 9 2
(3)20 4 22     (4)3/16
4、(21分) (1)AaBB、Aabb、AABb、aaBb。
(2)抗寒晚熟;F2(或子二)。
(3)数目。
原因: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
(4)①42?? ②二? 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