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反馈练习卷2012.10
注意事项: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音形互注。(8分)
①nà( )凉 ②挑剔( ) ③涟yī( ) ④( )来攘往
⑤chà( )异 ⑥腼腆( ) ⑦瑕 cī( ) ⑧眼花( )乱
2.解释加点的词语。(6分)
①以土砾凸者为邱( ) ②不亦惑乎( )
③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④明察秋毫( )
⑤捉蛤蟆,鞭数十( ) ⑥项为之强( )
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①潮平两岸阔, 。
② ,江春入旧年。
③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⑤山下兰芽短浸溪, , 。
⑥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⑧成功的花, !
⑨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A.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B.坐:同“座”,座位。
C.之:到……去。 D.及:到,等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对我的谆谆教诲,说长道短,我一辈子都会铭记在心。
B.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节目。
C.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
D.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很有威信。
6. 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森林能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7.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5分)
他突然有了个主意。附近有些支道。与其闲着承受时间的沉重压力,还不如去这些支道探探路。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放风筝的线,把它系在一个突出的地方,他和蓓姬就此出发,他领头,边摸索着走边放着线。走完二十步,这条通道就止在一个“断崖边”。他跪下来往下摸,然后用手就便尽量往角落四周远处摸过去……
这段文字出自美国作家 (填作者)的
(填作品)。选文突出了“他” 的品质。
“他”和蓓姬洞中历险后,第二次去探险时,“他”是和 (填人名)一起去的,他们这回探险的目的是 。
二、阅读与赏析(共25分)
(一)(3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8.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的?(1分)
答:
9.“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
(二)(8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同“谬”,错误,荒谬。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①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 ) ②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
③大骇曰( ) ④而悔谢曰( )
11.下列句子中的“之”与“遂与之绝”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不试之以足 B.观之正浓
C.吾固疑之 D.是吾剑之所从坠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答:
(三)(5分)
⑴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 (雕刻 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⑵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⑶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⑷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⑸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⑹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⑺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⑻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⑼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 (凝结 凝注)在眼睛里。⑽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⑾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⑿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⒀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3. 请在文中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14. 选文条理清晰,请用“//”做标注为选文划分段落层次。(1分)
答: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15. 老师的讲课入情入理,具体表现在哪里?请找出相应的两处描写。(2分)
答:
(四)(9分)
田野上的白发
⑴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⑵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⑶四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⑷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⑸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能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⑹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⑺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⑻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⑼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⑽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⑾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6.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分)
答:(1)
(2)
17.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分)
答:
18.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2分)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答:
19.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答:
三、作文(共40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有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字数为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如需出现一律用“X X X”代替。
七年级语文反馈练习参考答案2012.10
1—3(略)
4.A
5.B
6.D
7.(略)
8.梅子 芭蕉 柳花 (答对2个给0.5分,3个1分)
9.“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1分,答出“喜爱之情”或“呼应诗题”即可得分)
10.从前 市(买) 骇(害怕,吃惊) 谢(道歉)
11.D
12.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子。
13.雕镂 凝注
14.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15.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 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16.母亲深夜敲盆赶鼠,母亲跪在田里插秧。(2分)
17.母亲是一个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的人。(共2分,答出2点得1分,答出3点得2分。)
18.句中“跪”、“艰难”这两个词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2分)
19.“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3分,意思对即可)
20. 作文(切入分30分)
七年级语文反馈练习答卷2012.10
注意事项: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上。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音形互注。(8分)
①( ) ②( ) ③( ) ④( )⑤( ) ⑥( ) ⑦( ) ⑧( )
2.解释加点的词语。(6分)
①( ) ②( ) ③( ) ④( )⑤( ) ⑥( )
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6.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7.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5分)
(填作者)的 (填作品)。选文突出了“他”
的品质。 “他”是和 (填人名)一起去的,
这回探险的目的是 。
二、阅读与赏析(共25分)
(一)(3分)
8.答: (1分)
9.答: (2分)
(二)(8分)
10.(4分)
①( ) ②( )
③( ) ④( )
11.( )(2分)
12.答: (2分)
(三)(5分)
13.答: (2分)
14.答: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1分)
15.(2分)
答:
(四)(9分)
16.(2分)
答:(1)
(2)
17.(2分)
答:
18.(2分)
答:
19.(3分)?
答:
三、作文(共40分)
20. 作文(40分)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