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2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6 12:5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黑棋输了(白胜)
2、冬去春来(时迁)
3、古往今来(史进)
4、宋朝大将军(宋江)
5、春秋半部,日月同辉(秦明)
6、替爷爷站岗(孙立)
7、元前明后(宋清)
8、后生可畏(童威)
9、万紫千红(花荣)
10、单刀赴会(关胜)
猜谜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学习目标】
1.把握情节,理解林冲思想性格转变过程;
2.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4.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5.学习鉴赏古典文学名著,诱发读名著的兴趣;
1.林冲的故事,主要集中在《水浒》7—12回。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一、了解林冲的故事
2.林冲故事简介
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
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
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3.林冲上梁山原因。
从林冲上梁山的经过来看,林冲一直在遭受逼迫,所以人们说林冲是“逼上梁山”的,这个“逼”字可谓十分的贴切。总结起来,让林冲上梁山的有“四逼”。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从林冲上梁山的经历可以看出来,林冲的思想、性格有个发展变化过程,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
1、第一部分(引子,第1节):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2、第二部分(开端,2-5 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3、第三部分(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4、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二、自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1.本段中主要插叙回顾了林冲的哪两件事?分别表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1)资助李小二——正义感,侠义精神。
(2)得罪高太尉,高俅生事陷害,刺配沧州——忍受屈辱、善良安分、不愿反抗、软弱动摇。
2.当你面对着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的时候你会怎么称呼他?就算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而是一个你十分厌恶的人,你会怎么叫?
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我们看到林冲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性格软弱的一面。
(鲁智深骂郑关西——腌泼才、直娘贼、破落户。鲁智深骂高衙内——那撮鸟)
三、赏析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第1节)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指使人密谋陷害。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得知情况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什么性格?
(1)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
——怒火中烧,性格也有刚烈的一面。
(2)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
——当迫害在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3)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第二部分(2-5 节)
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阴谋,欲置林冲于死地,但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
(1)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心有疑虑
(2)他听从了管营的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临头,却想安稳过冬,放松警惕,随遇而安、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3)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星期,回家团聚,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第三部分( 6-9 节)
1.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这个部分有何作用?
①照应前文。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②表现人物。这部分是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③突出主题。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2.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第四部分( 10-12段)
3.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①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②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小结】
1.林冲的性格特点归集起来为:①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②正直善良,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刚猛激烈,嫉恶如仇。③细心、谨慎。
2.回看林冲走过的道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大原因使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杀人反抗的路?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逼”。高俅一步一步逼,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杀;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林冲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1.请大家把课文中直接描写风雪的句子全部找出来,说一说这些句子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大家看一下这个“卷”字,为什么用卷,卷说明了什么?风大;“纷纷扬扬”说明雪大;“彤云密布”之后马上来了一场大风雪,这又暗示了什么?是不是也在告诉我们马上也会有大事儿发生啊,就好像重要人物出场前都会有点什么预兆对吧-----渲染气氛,暗示有大事要发生。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碎琼乱玉是比喻,说明雪厚天寒,当时的环境是白茫茫的一片,大雪覆盖了天地万物一切事物。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林冲一个人“迤逦”前行,很有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感觉,这是在用天地之大,写人的孤寂。-----烘托人物形象
四.赏析课文:分析环境描写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所以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吹得摇摇欲坠,所以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因为要挡风雪,所以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因为为了避风雪,所以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因为推不开门,所以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可以说是风雪把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小说中还有间接(侧面)描写风雪的文字,有哪些?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小结】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气氛;
②烘托人物形象;
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而具体的描写的一种手法。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快速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其作用。
①陆虞候和富安“闪”进李小二的酒店,行动鬼鬼祟祟,引起李小二怀疑,偷听及报信。
作用:引出林冲满街寻仇人的情节。
②林冲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反拽”好门上“锁”了,等回来一见草厅被压倒,便“探”半身去“摸”。
作用:一方面表现了林冲的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说明草料场起火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这就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
五、赏析课文: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
③林冲躲进山神庙后,“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作用:为下文的“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了伏笔,使陆虞候三人只好站在庙外说话,也使得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这才促使林冲起来反抗,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④林冲有刀枪不离身的特点。他同差拨取路投草料场时“带了尖刀,拿出条花枪”,去山神庙安身时也是用“花枪挑着酒葫芦”,这才有最后“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
作用: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顺理成章地进行。
⑤有关方向位置的细节,看似随意,实际上对情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的行动却是由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看似随意,却至关重要。
……
1.小说刻画人物形象,时常要运用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请你任选一种,描写一下你自己所熟悉的一位人物。
要求:形象明确;感情真挚;300字以内。
六、拓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赔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
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来不及清楚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
片刻间,风雨大作。……
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虽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
父亲是合格的父亲。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
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
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做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
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问题: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为小说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或:渲染了悲剧的气氛。)
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因为黑夜,儿子看不清来人的面容;因为黑夜,父亲不能发现玉米地里藏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