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随堂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盐随堂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15:5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盐-随堂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A.纯碱 B.小苏打 C.熟石灰 D.烧碱
2.下列物质在分类上属于碱的是(  )
A.HNO3 B.KClO3 C.Ba(OH)2 D.CH3COOH
3.同学们夏季郊游时,发现稻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都认为应该向稻田中施用的复合肥是(  )
A.NH4NO3 B.KNO3 C.K3PO4 D.KCl
4.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A.NaOH和NH4NO3
B.CuSO4和Na2SO4
C.Na2CO3和CaCO3
D.NaCl和KCl
5.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CO(NH2)2 B.KNO3 C.K2SO4 D.Ca(H2PO4)2
6.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化合物 B.可用作复合肥料
C.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D.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氦气填充飞艇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步就能实现的是
A.CaCO3→Na2CO3 B. C.CO2→O2 D.H2O2→H2
9.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10.去除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样品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食盐样品溶于水,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X,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搅拌、煮沸,得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X中有三种成分
B.“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目的只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aOH
C.除杂过程中有Na2CO3参加的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将氯化钠溶液用题35图装置加热蒸发,至水分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11.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 )
A.酚酞 B.Cu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二、简答题
12.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碘单质(I2)而泛黄变质。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碘化钾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3.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1)请写出A物质的名称 ___________ (或化学式)
(2)请从①②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举出其中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在一只大烧杯里盛有10%的CuSO4水溶液,插入两个电极,同时在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若在这时接通电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灯泡是否会发亮?为什么?
(2)往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灯泡亮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3)当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4)继续加入Ba(OH)2溶液,灯泡亮度又将如何变化?
三、推断题
15.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
(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
(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1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_____.
(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6.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C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
17.化学反应的条件多种多样,“撞击”也是其中一种。如:NaN3、Fe2O3、KClO4、NaHCO3组成的混合物受撞击时会产生大量气体,因而曾用作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其原理如下:
①NaN3(叠氯化钠)受撞击分解产生金属钠和氮气;
②金属钠将Fe2O3中的铁置换出来,同时钠与KClO4反应生成KCl及Na2O;
③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及两种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介绍的产气药剂中金属元素共有______种;写出KClO4(高氯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
(2)写出NaN3受撞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NaHCO3受热分解说明NaHCO3与碳酸钠中更稳定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若取100g上述产气药剂进行撞击反应实验(假设各物质均反应完全);
资料1:碱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资料2: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质量有如下关系:
22.4L气体 水蒸气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相应的质量(克) 18 28 32 44
①产气药剂撞击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有氮气、______及水蒸气。
②将以上气体全部通过足量的碱石灰后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则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由此可知NaClO4属于______(选填“易溶”或“微溶”或“难溶”)物质。
②实验室称取一定质量的KCl、NaClO4溶解后加热反应、降温结晶、蒸馏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KClO4晶体。检验洗涤是否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______,若观察到______证明还未洗净。
18.患有胃酸过多症的人可服用碳酸氢钠片或铝碳酸镁片[主要成分为Al2Mg6(OH)16CO3]进行治疗,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这两种药物开展了如下探究。
(1)写出碳酸氢钠片与人体中的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如图是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装置分别模拟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与胃酸的反应(碳酸氢钠片与铝碳酸镁片规格相同,“胃酸”体积相同),探究两种药物中和酸的能力强弱的曲线图。分析图像可知,服用铝碳酸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______。
19.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夹持仪器省略)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B装置中生石灰作___________剂。
③D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束后,取少量锥形瓶中的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现象是否能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某化学学习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和有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过滤后获得的固体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质量是__________g。
(2)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运算过程)
(3)请在图上作出往生理盐水滴加 AgNO3溶液, 产生 AgCl 沉淀的质量与参与反应的 AgNO3 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
(4)已知硝酸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据此估算判断该实验获得的 161.13g 溶液在常温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硝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73 80 87 98 103 113 124 137 150 163 180
2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
(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2.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B
6.D
7.C
8.C
9.A
10.C
11.C
12. Ca(OH)2+ CO2 =CaCO3↓ + H2O 4KI+2CO2+O2=2K2CO3+2I2
13. 氢氧化钙(或熟石灰或Ca(OH)2) CaCO3 CaO + CO2↑ 作灭火剂(或制干冰:在温室里作肥料等)
14.(1)在CuSO4水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和,当接通电源时,自由离子定向移动而导电,所以灯泡会发亮;(2)当向烧杯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时,灯泡逐渐变暗。原因是随着Ba(OH)2溶液加入,生成Cu(OH)2和BaSO4沉淀,致使溶液中的离子逐渐减少,灯泡变暗。反应原理为;(3)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灯泡熄灭。因为此时溶液中的离子几乎全部沉淀了;(4)继续加入Ba(OH)2溶液,灯泡由暗变明,此时,溶液中存在Ba(OH)2电离产生的离子,故溶液又能导电了
15. NH4HCO3 FeCl3、CaCO3 Na2CO3 Na2SO4
BaCl2 + CO2+2NaOH=BaCO3 ↓ +2NaCl+ H2O
16. Mg(OH)2 CaCO3、Na2SO4、MgCl2 CuSO4
17. 三 K+ Na2CO3 二氧化碳 65% 易溶 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
18.(1)
(2)相同时间内铝碳酸镁片使pH增大的程度更大
19.
干燥 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否,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ZnSO4也能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1)氯化银;2.87g;(2)0.9%;(3);
(4)不饱和
21.(1)由图象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8.8g﹣170.0g=8.8g;
(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解得:x=21.2g,y=23.4g,
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2.8g﹣21.2g=1.6g
(3)完全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7%
故答为:(1)8.8;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6g;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
22.40% 0.56k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