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16: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
B.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
C.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
D.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
2.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3.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4.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5.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6.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曝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B.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7.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A.H+ B.OH- C.H2O D.H
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9.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A. B.
C. D.
10.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1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12.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CO
D.H+、SO、CO
二、简答题
13.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_____________剂。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用化学原理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
(3)图中,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写出一组即可)
14.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请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
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5.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 ,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 - 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种。
16.A~F和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其中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A、B、C的物质类别不同,D、E、F的物质类别相同。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前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后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物质是_____,乙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写一种)。
(2)①B→A的反应有多个,请写出其中一个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甲﹣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7.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E是一种碱,它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C→F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A不可能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
四、实验题
18.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 取图2中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 通过图3中f→g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的热量变化。
(5)通过图3可知,中和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如果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19.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与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与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______(填字母)。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图2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中现象为______,B中现象为______,C中现象为______。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______(填字母)。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与溶液中的反应,消耗了,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______。
五、计算题
20.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Fe-56。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1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g。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1.取NaOH和NaCl的混合物3.63克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配制成70克溶液。向该溶液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测得溶液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克时,溶液的pH_____7(填“>”、“<”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当pH=7时,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C 7.B 8.D 9.A 10.C 11.B 12.B
13. 干燥 石灰浆中含有Ca(OH)2,干燥过程中与CO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 石蕊溶液和浓盐酸。(或酚酞溶液和浓氨水)
14.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硝酸钾溶液中挥发出的水分,使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减少,溶质析出; 相等
15. 生石灰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NaOH、NaOH和Ca(OH)2 7
16. Fe2O3 NaOH或 Ca(OH)2 3CO+Fe2O32Fe+3CO2
CaO+H2SO4=CaSO4+H2O或CaO+2HCl=CaCl2+H2O
17. NaOH 化合

18. NaOH+HCl=NaCl+H2O HCl 12 CD 放热 不合理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19.(1)C
(2) 软塑料瓶变瘪 鸡蛋被吸入瓶内 气球膨胀 AC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0.(1)2
(2)10.95%
解:设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95%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95%。
21.(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所以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g时,溶液pH<7,溶液呈酸性,此时盐酸过量,所含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
(2)设: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x,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x=1.17g;
y=0.8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3.63g﹣0.8g)+1.17g=4g;
所得溶液的质量=70g+10g=8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