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背诵清单+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背诵清单+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23:06:1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背诵清单】
背诵清单: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了更大作用。
2.中美建交
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2)国际形势的变化。如中苏关系恶化,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3)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过程:(1)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2)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意义:(1)结束了长期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2)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出现了世界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3)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全方位外交
外交政策: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理念: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外交成果:(1)推进与大国的关系:中美、中日、中苏、中国与欧盟。(2)加强与联合国合作: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3)推进新型交流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4)举办国际重大会议: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
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5)发展友好睦邻关系。
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5.“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的时代需求及提出的深远意义。[2018.17(3)]
时代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和共同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等。
深远意义:避免重走对抗、冲突的老路;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练习题
一、单选题
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在某项决议通过后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提出
B.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下图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新闻照片。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副部长开心大笑是因为(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香港回归祖国
毛泽东曾说过,“今年我们有两大喜事:一是林彪垮台;二是联大恢复我国席位”。“今年”指的是()
A. 1971年 B. 1972年 C. 1976年 D. 1979年
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
A. 中印建交 B. 中国出席万隆会议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中美建交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B.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高度评价1972年9月访华的田中角荣首相,他说:“田中先生……是了不起的,值得称赞,他比尼克松勇敢。”田中角荣“比尼克松勇敢”是指()
A. 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新中国建交 B. 在尼克松之前访问新中国
C. 日本早于美国与新中国联合抗苏 D. 日本早于美国与新中国建交
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两国建交。这些都体现了()
A. 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B. 中国重返联合国
C. 中国同欧美国家正式建交 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批准“四三方案”(因计划用外汇43亿美元),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引进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兴建了二十多个大型工业项目,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材料主要表明()
A. 对外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 B. 拉开中国与西方往来序幕
C. 外交环境影响经济的发展 D. “左”倾错误得到彻底纠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事业上举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外交成就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重返联合国
C.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中国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下表信息反映了()
1949—201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年份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19年9月
国家数量(个) 19 37 55 124 140 180
A. 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B.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 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 D.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进步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这说明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外交布局()
A.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C.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合作
D. 注重同美、日等大国的外交活动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中国()
A. 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B. 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C. 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
二、材料解析题
中国外交政策与成就
材料一
材料二 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个时期,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而且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前提,打下了基础。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898页
材料三 中国坚定捍卫多边主义,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习近平主席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启示录》《人民日报》2020年1月5日
请回答:
(1) 补全材料一中②处空缺的内容。仿照材料一中①②所提供的示例,将③处内容填写完整。
(2) 据材料二,概括70年代上半期中国外交出现“突破性大发展”的原因,并列举两项外交成果。据材料说明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历史意义。
(3) 据材料三,结合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的“实际行动”,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既需要正确的外交政策,也需要综合国力作为后盾。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摘编自《筑梦中国》解说词
(1)材料一中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请列举两个历史事例证明该说法的正确性。
材料二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作出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将推动建立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观察漫画《梅开三度》,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漫画写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2) 迄今为止,你所了解的中国重大外交成就还有哪些?(列举两例即可)
(3) 中国外交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成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71年10月25日”及“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故C项正确;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错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B项错误;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事件发生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故选A。
3.【答案】A
【解析】结合教材可知,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故选择A项。
4.【答案】C
【解析】此题解题关键是“进去”二字,链接相关知识可知,“请我们进去”是指中国重返联合国。由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择C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所给提示信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并联系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D叙述不正确,故选D。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人物,链接所学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因此产生了题干中的评价,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略
8.【答案】C
【解析】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开启正常进程,中日建交;据此依据材料“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引进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兴建了二十多个大型工业项目,至1982年全部投产”可知C正确。
A.本项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B.1964年中国已经与法国建交,排除B。
D.本项是无关项,而且说法绝对,排除。
故选C。
9.【答案】D
【解析】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001年中国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故D正确。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4年提出来的。故A错误。
B.中国重返联合国是1971年。故B错误
C.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C错误。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表格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逐渐增多,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急剧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所以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急剧增加,B正确。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积极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加强国际合作。A、B、C三项与题于主旨不符,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小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小题2】原因:国际形势发生变动;党和国家领导人调整外交政策。成果: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等。意义: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的外交舞台;为改革开放和外交事业打下基础。
【小题3】例如: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推动世界合作与发展。
14.【答案】(1)事例: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贡献: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至今给沿线各国带来了很多实惠;等等。
(3)关系: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以伙伴关系代替盟友关系或敌对关系,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15.【答案】【小题1】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
【小题2】2001年在上海、2014年在北京分别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6年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2018年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写出两例即可)
【小题3】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②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③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