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件)(共33张PPT)+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件)(共33张PPT)+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6 16:05:57

文档简介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句,理解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
2.体会这篇演讲稿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
3.学习王选先生抉择的智慧,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主旨,明白作者把大力扶植年轻人作为重大正确抉择的重要意义。
2.体会作者的演讲特色,感受作者对年轻人寄予厚望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么?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作者简介
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他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又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写作背景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预示着一个人未来要走的路,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本文作者王选的每次抉择,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四、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抉择( jué ) 奠基人( diàn )
开辟( pì ) 崭新( zhǎn )
堕落( duò ) 署名( shǔ )
剥削( bō xuē ) 头衔( xián )
逸事( yì ) 狡辩( jiǎo )
狗皮膏药( gāo ) 荧屏( yíng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出类拔萃:指才干、实力、能力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
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
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五、层次结构
本文可分几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概述自己的一生,是过时的科学家,是快落山的太阳。
第二部分(2-7):大力扶植年轻人。
第三部分(8):送大家一个公式,把自己溶在集体中,去体现自我价值。
六、研读课文
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细读第1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
明确: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2.作者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来比喻不同的人群,好在哪里?
明确:比喻贴切形象,语言幽默,引出演讲的中心话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即景设喻,拉近了作者与听众的距离,又给青年人以极大的鼓舞。
3.第2段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多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确:充分论证了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4.细读第2-7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明确: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如何看待权威;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分析名人和凡人的特点。
5.作者在结尾为什么称自己的演讲为“狗皮膏药”式的?
明确: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脱离第一线,创造的高峰已过去,并非站在行业的最前沿。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的体会,而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对大家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这是作者自谦而诙谐的说法,显得幽默风趣。
6.这篇演讲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展开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大力扶植年轻人。因为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作者面对的是北大的学生们。演讲的目的是鼓励最富创造力的年轻人努力奋斗,早出成果。
7.研读课文,说说作者做出第六个抉择的原因或条件、影响或结果以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原因或条件:是历史规律
影响或结果: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意义: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向未知的领域探索进取,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积极做贡献。
8.你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所提到的“I+WE=Full I”这个公式?
明确:我们每个人需要把自己溶在“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
9.重点朗读有关语段,体会演讲语言通俗易懂、真挚感人的特点。结合下列句子说说下面加点文字在句子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1)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明确: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2)微软的董事长比尔 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明确:“不可设想”意思是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这里指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3)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明确:“马马虎虎”意思是勉强,凑合。表现作者的谦虚,幽默。
七、论证方法
1.这篇演讲词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篇议论文,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1)比喻论证:
①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以不同阶段时期的太阳来比喻不同学位和不同身份人的精气神特点,说明自己高峰已过,而在场的年轻人却处在最好的状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实为“上电视演讲”)
③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一个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用不同时态比喻不同年龄段所起的作用)
④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实为“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
(2)举例论证:
①第1自然段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的例子。(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②第2段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多个事例。(充分阐述了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③第5自然段的5个例子。(告诉大家年轻人是可以挑大梁的,做出成绩的,从而阐述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性。)
(3)对比论证:
①第3段将自己年轻时做出成绩却遭人忽视与年老时精力下降却受人重视进行对比,告诉人们要正确看待权威。
②第7段将舆论对名人的拔高与对凡人的贬低进行对比,说明名人和凡人在很多方面其实差不多,只是舆论的不同对待造成了身份的差别,从而提醒自己成名了要有良好的心态。
八、合作探究
1.从王选的这篇演讲稿中,你能看出王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明确:课文节选主要介绍了王选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即是——扶植年轻人,并且介绍了自己做出这一重要抉择的原因、目的、态度、方式方法及建议,表现了他甘做人梯、扶植新秀、心胸开阔、敢说真话、真诚善良的精神品质。
九、本文主旨
本文讲述了王选一生八次抉择中的第六次抉择,具体写了他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人逐步取代他的作用,表现了王选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不迷信权威、不计较个人名利、认真负责的精神。
十、语言特色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通过“引出话题——论述话题——结束话题”的结构形式来构建全篇。先通过作者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引出重要抉择的话题,然后讲述了作者第六次抉择,详细写出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权威,并积极践行自己的抉择,最后以一个公式结束话题,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期待。
课后作业
本文作者王选在演讲中用幽默的语言道出了“名人”和“凡人”不同这种真实的社会现象,令人回味无穷。其实,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时时刻刻都在出现。比如:
中外的文学家都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荣,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全国各地掀起了“莫言热”。这使莫言平静的家乡高密也不再“平静”了,当地拟投6.7亿弘扬红高粱文化,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2007年一位工程师随意注册的白酒商标——“莫言醉”也可能以税后1000万元的价格成交,身价较当年的注册费1000元跃升万倍。莫言的各类书籍被抢购一空,书商一日销量为上月的两倍,书城一天能卖4000册,于是市面上各类出版社乃至盗版商的加印图书纷纷出笼。
请你探究这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畅,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做事不能一哄而上,文化乱象该停止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是一件好事,文学界应该借此契机,推动我国文学事业的大发展。但现在一切都和莫言挂上了钩,大家都争相和莫言连上关系,家乡投巨资搞红高粱文化,这种投资是否明智?竟然还让一位注册者得了“大奖”!盗版书也乘虚而入,大发“莫言财”!这些都该停止了,我们应该看重莫言文学的价值本身,引导国民多看书,提升国民素养,而不是搞投机,只想着经济和发财。
解析:就所给的材料,提出明确的观点,明确自己反对什么,支持什么,理由充分,符合字数要求即可。(共33张PPT)
第四单元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选
学习目标
抓住关键句,理解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
体会这篇演讲稿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
学习王选先生抉择的智慧,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么?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新课导入
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他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又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作者简介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预示着一个人未来要走的路,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本文作者王选的每次抉择,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写作背景
抉择( ) 奠基人( )
开辟( ) 崭新( )
堕落( ) 署名( )
剥削( ) 头衔( )
逸事( ) 狡辩( )
狗皮膏药( ) 荧屏( )
diàn

zhǎn
duò
shǔ
bō xuē

gāo
xián
jiǎo
yíng
jué
读清字音
出类拔萃:指才干、实力、能力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
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
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解释词义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梳理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7)
概述自己的一生,是过时的科学家,是快落山的太阳。
大力扶植年轻人。
第三部分(8)
送大家一个公式,把自己溶在集体中,去体现自我价值。
1.细读第1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
研读课文
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2.作者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来比喻不同的人群,好在哪里?
比喻贴切形象,语言幽默,引出演讲的中心话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即景设喻,拉近了作者与听众的距离,又给青年人以极大的鼓舞。
3.第2段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多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研读课文
充分论证了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4.细读第2-7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如何看待权威;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分析名人和凡人的特点。
5.作者在结尾为什么称自己的演讲为“狗皮膏药”式的?
研读课文
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脱离第一线,创造的高峰已过去,并非站在行业的最前沿。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的体会,而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对大家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这是作者自谦而诙谐的说法,显得幽默风趣。
6.这篇演讲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展开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大力扶植年轻人。因为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作者面对的是北大的学生们。演讲的目的是鼓励最富创造力的年轻人努力奋斗,早出成果。
7.研读课文,说说作者做出第六个抉择的原因或条件、影响或结果以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研读课文
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原因或条件:是历史规律
影响或结果: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意义: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向未知的领域探索进取,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积极做贡献。
8.你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所提到的“I+WE=Full I”这个公式?
研读课文
我们每个人需要把自己溶在“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
说说下面加线文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语句品析
1、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语句品析
2、微软的董事长比尔 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不可设想”意思是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这里指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语句品析
3、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马马虎虎”意思是勉强,凑合。表现作者的谦虚,幽默。
语句品析
这篇演讲词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篇议论文,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论证方法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
以不同阶段时期的太阳来比喻不同学位和不同身份人的精气神特点,说明自己高峰已过,而在场的年轻人却处在最好的状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比喻论证
论证方法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论证?试找出。
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实为“上电视演讲”)
论证方法
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一个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用不同时态比喻不同年龄段所起的作用)
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实为“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
第1自然段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的例子。
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举例论证
论证方法
第2段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多个事例。
充分阐述了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举例论证
论证方法
第5自然段的5个例子。
告诉大家年轻人是可以挑大梁的,做出成绩的,从而阐述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性。
举例论证
论证方法
第3段将自己年轻时做出成绩却遭人忽视与年老时精力下降却受人重视进行对比,告诉人们要正确看待权威。
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
第7段将舆论对名人的拔高与对凡人的贬低进行对比,说明名人和凡人在很多方面其实差不多,只是舆论的不同对待造成了身份的差别,从而提醒自己成名了要有良好的心态。
1.从王选的这篇演讲稿中,你能看出王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课文节选主要介绍了王选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即是——扶植年轻人,并且介绍了自己做出这一重要抉择的原因、目的、态度、方式方法及建议,表现了他甘做人梯、扶植新秀、心胸开阔、敢说真话、真诚善良的精神品质。
合作探究
本文讲述了王选一生八次抉择中的第六次抉择,具体写了他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人逐步取代他的作用,表现了王选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不迷信权威、不计较个人名利、认真负责的精神。
文章主旨
课文通过“引出话题——论述话题——结束话题”的结构形式来构建全篇。先通过作者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引出重要抉择的话题,然后讲述了作者第六次抉择,详细写出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权威,并积极践行自己的抉择,最后以一个公式结束话题,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期待。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文本特色
本文作者王选在演讲中用幽默的语言道出了“名人”和“凡人”不同这种真实的社会现象,令人回味无穷。其实,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时时刻刻都在出现。比如:
中外的文学家都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荣,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全国各地掀起了“莫言热”。这使莫言平静的家乡高密也不再“平静”了,当地拟投6.7亿弘扬红高粱文化,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2007年一位工程师随意注册的白酒商标——“莫言醉”也可能以税后1000万元的价格成交,身价较当年的注册费1000元跃升万倍。莫言的各类书籍被抢购一空,书商一日销量为上月的两倍,书城一天能卖4000册,于是市面上各类出版社乃至盗版商的加印图书纷纷出笼。
请你探究这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畅,不少于100字。
课后作业
做事不能一哄而上,文化乱象该停止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是一件好事,文学界应该借此契机,推动我国文学事业的大发展。但现在一切都和莫言挂上了钩,大家都争相和莫言连上关系,家乡投巨资搞红高粱文化,这种投资是否明智?竟然还让一位注册者得了“大奖”!盗版书也乘虚而入,大发“莫言财”!这些都该停止了,我们应该看重莫言文学的价值本身,引导国民多看书,提升国民素养,而不是搞投机,只想着经济和发财。
课后作业——示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学案
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句,理解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
2.体会这篇演讲稿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
3.学习王选先生抉择的智慧,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文章主旨,明白作者把大力扶植年轻人作为重大正确抉择的重要意义。
2.体会作者的演讲特色,感受作者对年轻人寄予厚望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么?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他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又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写作背景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预示着一个人未来要走的路,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本文作者王选的每次抉择,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三、导读理解
1.细读第1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
明确: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2.作者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来比喻不同的人群,好在哪里?
明确:比喻贴切形象,语言幽默,引出演讲的中心话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即景设喻,拉近了作者与听众的距离,又给青年人以极大的鼓舞。
3.第2段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多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确:充分论证了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4.细读第2-7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明确: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如何看待权威;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分析名人和凡人的特点。
5.作者在结尾为什么称自己的演讲为“狗皮膏药”式的?
明确: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脱离第一线,创造的高峰已过去,并非站在行业的最前沿。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的体会,而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对大家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这是作者自谦而诙谐的说法,显得幽默风趣。
6.这篇演讲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展开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大力扶植年轻人。因为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作者面对的是北大的学生们。演讲的目的是鼓励最富创造力的年轻人努力奋斗,早出成果。
7.研读课文,说说作者做出第六个抉择的原因或条件、影响或结果以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原因或条件:是历史规律
影响或结果: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意义: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向未知的领域探索进取,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积极做贡献。
8.你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所提到的“I+WE=Full I”这个公式?
明确:我们每个人需要把自己溶在“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
9.重点朗读有关语段,体会演讲语言通俗易懂、真挚感人的特点。结合下列句子说说下面加点文字在句子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1)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明确: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2)微软的董事长比尔 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明确:“不可设想”意思是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这里指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3)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明确:“马马虎虎”意思是勉强,凑合。表现作者的谦虚,幽默。
自我检测
1.选出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这个构思天衣无缝,简直无懈可击。
B.一个小孩突然横穿马路,52路公交车戛然而止,避免了一场车祸。
C.近来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小明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强词夺理,贏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2.下列句中,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本名闻家骅,著有诗集《红烛》《死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B.演讲词又叫演说词、讲话词,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C.《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王阳明,文章号召中国青年一代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D.王选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
3.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抉择(____)
领域(____)
逸事(____)
强词夺理(____)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枯zào(_______)
丰shuò(_______)
duò(_______)落
狡biàn(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___________”。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他被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称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三年把苹果公司变成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1)选文第一段开头写“我”提的建议,表现了“我”是个怎样的人?
(2)选文第一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一句中的“这种风气”指什么?
(4)王选先生能一心一意地扶植年轻人,这表现了老一代科学家怎样的精神?
(5)文中画线的语句与后文中哪个句子相照应?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符合语境。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不符合语境。C.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不符合语境。D.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不符合语境。故选A。
2.答案:C
解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
3.答案:jué yù yì qiǎng
4.答案:燥 硕 堕 辩
5.答案:王选 当代毕昇
6.答案:(1)一心为公,不计较个人的名誉与利益。
(2)举例论证。更具体地证明了“创业者都是年轻人”的观点。
(3)论资排辈,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
(4)甘当绿叶的无私奉献精神。
(5)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